□高 源,李 瑾,李 濤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教育教學研究】
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
□高 源,李 瑾,李 濤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規(guī)范制作現場勘查記錄是合格勘查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犯罪現場勘查》課程設置的主要實訓教學目標和內容之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犯罪現場勘查》課程組根據“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針對過去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存在的問題,提出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該訓練方法依托刑事案件電子卷宗系統(tǒng),按照五個前后相繼、互相作用的步驟或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技能?,F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相比較于傳統(tǒng)訓練方法特點和優(yōu)勢都是明顯的。但該訓練方法在實施中還有相關事項需引起注意。
教、學、練、戰(zhàn);現場勘查記錄制作;刑事案件電子卷宗
現場勘查記錄是指偵查人員運用文字、繪圖、照相、錄像等方法對案件現場和勘驗活動情況所做的客觀記錄。現場勘查記錄包括現場勘驗筆錄、現場圖、現場照片、現場錄像和現場錄音等。規(guī)范制作現場勘查記錄是合格勘查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犯罪現場勘查》課程設置的主要實訓教學目標和內容之一。近幾年,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犯罪現場勘查》課程組根據“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對課程訓練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發(fā)現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第一,在訓練目標上,未能將培養(yǎng)學生實戰(zhàn)能力至于教、學、練的核心地位,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專業(yè)技能不強,只有部分學生能夠獨立規(guī)范制作現場勘查記錄;第二,在訓練內容上,通常圍繞教材內容進行理論教學,實際工作中勘查記錄制作的難點、重點和技巧等在教學內容方面得不到充分體現;第三,在訓練方法上,主要以“模擬演練”為主,相關訓練因仿真程度低、練習強度小,不能實現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技能的動力定型;第四,在訓練評價上,教師對學生現場勘查記錄制作完成情況評價、反饋有限,缺乏師生共同討論提高的環(huán)節(jié)保障。
針對這些問題,課程組在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方面積極探索和改革。2014年春學期以來,課程組基于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偵查系初步建成的刑事案件電子卷宗系統(tǒng),推行了一套新的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方法。此訓練方法經過偵查學專業(yè)2012級三個區(qū)隊、刑事技術專業(yè)2012級六個區(qū)隊、公安情報學專業(yè)2012級兩個區(qū)隊等學生的試用,效果顯著,受到學生好評。在此基礎上,課程組又對參加綜合實習的102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結果進一步顯示學生對課程組新采用的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方法評價良好。為此,課程組認為有必要研究總結、探討此訓練方法的運用規(guī)律。此種訓練方法,課程組暫時將其命名為“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
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中,“五步”指的是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的五個步驟或環(huán)節(jié)。保障“五步訓練法”持續(xù)推進和訓練效果好壞的硬件支持主要是刑事案件電子卷宗系統(tǒng)。目前,偵查系已經建成的刑事案件電子卷宗系統(tǒng),將地方公安和森林公安辦理的已結案的典型刑事案件卷宗掃描后,按照原卷順序錄入電子系統(tǒng),師生可以借助電子系統(tǒng)閱覽、評點刑事案件卷宗。電子卷宗系統(tǒng)對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五個步驟的實施起支撐作用,這是此訓練方法區(qū)別于傳統(tǒng)訓練方法的基本標志。
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中的五個前后銜接、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具體來說,包括:
第一步,學生閱覽刑事案件電子卷宗,教師同步講解知識。之前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學生普遍對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難度認識不夠,盡管教師在講授時反復強調勘查記錄的重要性以及記錄制作的基本方法等,但往往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學生在制作記錄時不會的依然不會,會的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強調過的問題仍會大面積、反復地出現。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對現場勘查記錄缺乏感性認識,不能實現角度理解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意義。因此,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現場勘查記錄,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規(guī)范制作現場勘查記錄的意義和難點,讓學生從“讓我知道”變?yōu)椤拔蚁胫馈?。為此,在初步講授理論知識之后,我們安排學生直接上機閱覽刑事案件電子卷宗。這一過程也暴露了不少問題:一是部分學生對案情的關注遠高于對現場勘查記錄的關注;二是部分學生不能從偵查破案和訴訟辦案雙重角度來理解現場勘查,對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規(guī)范性重視不夠;三是部分學生閱覽電子卷宗走馬觀花,不能領會教師布置這項教學任務的意圖。針對上述問題,教師應當在學生閱覽電子卷宗之前,首先提出問題,并以課程結束之前隨機提問評分的方法促進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第二步,學生制作現場勘查記錄,教師點評發(fā)現問題。在掌握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基本知識后,必須開始將意識上的知識轉化為實踐上的能力。因此,第二步由教師安排學生模擬現場勘查記錄制作。這一步的訓練主要有幾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向學生公布基本案情,在強調現場勘查記錄制作基本要求后,讓學生通過電子卷宗系統(tǒng)閱覽典型刑事案件現場勘查期間制作的現場錄像;其次,由學生各自根據現場錄像制作其他現場勘查記錄材料,教師應針對學生制作中的不明事項,進一步補充相關情況和所需信息;再次,在學生提交現場勘查記錄后,教師逐一批改,對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最后,對發(fā)現的普遍問題集中進行點評,啟發(fā)學生對不同記錄材料的優(yōu)缺點進行比較,同時要求學生對照原始卷宗進一步查找自身現場勘查記錄制作存在的問題,教師負責解疑答惑。通過這一步的訓練,可以深化學生對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方法的認識,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制作現場勘查記錄的技能。
第三步,學生剖析典型現場勘查記錄,師生討論共同提高。在初步具備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技能后,應當繼續(xù)進行思維訓練,即從思維方式上固定規(guī)范制作現場勘查記錄的訴訟辦案意識。因此,這一步我們安排學生再次閱覽不同類型的現場勘查記錄,要求學生從規(guī)范性上對相關現場勘查記錄材料進行點評。這一步的訓練主要有幾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將區(qū)隊學生進行分組,一般以四人為一組,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閱覽電子卷宗,對卷宗中現場勘查記錄部分材料進行評析,查找問題、發(fā)現亮點,總結勘查記錄制作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其次,從不同小組中抽派學生代表輪流發(fā)言,由被抽到的學生對各自小組閱卷情況進行匯報,區(qū)隊學生可對匯報中的不同觀點集中討論;最后,教師點評各小組匯報情況,再次解答學生勘查記錄制作中的疑問。這一步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學生探討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中易錯、易忽視的問題,總結記錄中常用的方法、技巧,進一步縮小教、學、練與實戰(zhàn)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前期自身制作現場勘查記錄暴露的問題加深認識。
第四步,學生與實戰(zhàn)部門專家交流,全面樹立實戰(zhàn)意識。實踐表明,校局合作平臺,即公安院校與各級公安基層機關的合作機制,是培養(yǎng)公安院校學生實戰(zhàn)能力的有效途徑[1]。因此,這一步我們安排學生與公安部“雙千計劃”教官、南京市公安局、蘇州市公安局、南京市檢察院等實戰(zhàn)部門專家就現場勘查記錄制作進行專題交流。這一步的訓練主要有幾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制作的現場勘查記錄材料隨機編號后抽取送實戰(zhàn)部門專家(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專家、公安機關法制部門專家和刑事技術專家等),由實戰(zhàn)部門專家按照目前公訴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等進行評判。然后,由相關專家就勘查記錄制作當中暴露的問題和目前實務中面對的難題,開設專題講座。這一步主要目的是,利用學校與實戰(zhàn)部門搭建的溝通平臺,實現與實戰(zhàn)部門的無縫對接,促使學生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從課堂走向實戰(zhàn),全面樹立學生的實戰(zhàn)意識。
第五步,學生進行現場勘查綜合實訓,教師考評檢驗效果。為了檢驗和鞏固學生在現場勘查記錄制作單項實訓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實現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技能的動力定型,課程組在現場勘查所有單項訓練項目完成后,還設計了綜合模擬訓練環(huán)節(jié)。實訓內容包括殺人案件現場勘查、盜竊案件現場勘查和盜伐、濫伐林木案件現場勘查。其中,我們將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作為重點考核內容,要求學生訓練結束后提交完整的現場勘查記錄材料,在教師評分后計入期末總評成績。同時,在電子卷宗系統(tǒng)內,我們已開放權限,學生可閱覽往界學生根據同一模擬場景制作的優(yōu)秀現場勘查記錄材料。這一步結束時,學生基本能夠掌握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要領和方法,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技能基本上可達到實戰(zhàn)要求。
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相比較于傳統(tǒng)訓練方法優(yōu)勢是明顯的,是培養(yǎng)現場勘查記錄制作技能的有效途徑,其主要特點在于:
其一,案例的真實性。過去的訓練中,仿真和模擬程度不高是影響實訓效果的重要原因,部分學生因此喪失訓練的熱情。在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中,我們引入了刑事案件電子卷宗,從實戰(zhàn)中選取典型案件中的現場勘查記錄材料,以此支撐實訓教學的開展。這比過去單純依靠布置案件現場,再由學生進行模擬的訓練方法更貼近實戰(zhàn),增強了情境的真實性,讓學生置身于實戰(zhàn)環(huán)境中總結和思考,可以最大程度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是其他任何訓練方法不能達到的。
其二,訓練的深度性。過去的訓練中,現場勘查記錄制作訓練主要以動態(tài)訓練為主,即主要讓學生模擬操作來學習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基本要領。目前,新的訓練方法依托于刑事案件電子卷宗系統(tǒng),能夠有效將動態(tài)訓練和靜態(tài)訓練結合起來。在靜態(tài)訓練方面,學生可以通過閱覽電子卷宗,感性地加強對現場勘查記錄制作基本知識的理解。同時,后續(xù)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對典型現場勘查記錄材料的剖析和點評等,能夠從正反兩方面促進學生掌握規(guī)范制作現場勘查記錄的技能,極大拓展了傳統(tǒng)訓練方法的深度。
其三,互動的有效性。過去的訓練中,訓練方法主要表現為“教師主導型”,但“我說你聽”、“我說你做”的教學方式不能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教學效果往往事與愿違?,F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重視互動在學習中的功能,通過全面強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實戰(zhàn)部門專家的互動,促使學生以帶著興趣主動參與的方式來實現訓練目的。另外,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剖析案件現場勘查記錄材料,與同學、教師和實務部門專家互相討論和辯論,使學生對現場勘查記錄制作的重點和難點認識逐漸清晰、理解愈發(fā)深刻,從而加強學生對實戰(zhàn)要求的理解。
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向學生詳細展示現場勘查記錄實踐操作的成果,具有直觀性和真實性。該訓練方法中,刑事案件電子卷宗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是實現訓練方法的保障因素。目前,該訓練方法在實施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包括:
其一,保障電子卷宗質量。本訓練方法依托于刑事案件電子卷宗,電子卷宗質量好壞,是影響訓練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電子卷宗是對紙質卷宗掃描后錄入處理相關系統(tǒng)生成的。因此,在掃描卷宗之前,電子卷宗系統(tǒng)建設負責人需要對卷宗的完整性進行檢查,在確定無缺頁、跳頁、特殊頁等后,方能拆卷掃描。掃描時,盡量采用彩色掃描,特別是對現場照片等,盡量避免相關材料出現失真、位移、模糊不清等狀況,以免影響教學中電子卷宗閱覽的效果。
其二,精心選擇典型卷宗。本訓練方法的運用除了需要保證硬件條件外,還必須挑選一批不同類型的刑事案件卷宗作訓練中的基本素材。由于目前現場勘查記錄尚未有完全統(tǒng)一的標準,各地區(qū)在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上往往各行其是,案例類型不同,形成的勘查記錄材料通常繁簡不一。同時,訓練的不同階段電子卷宗應當發(fā)揮的功能有所差異。因此,訓練中卷宗的選擇應當慎重、理性。目前,我們在訓練時,一般會根據案發(fā)數量、典型意義、制作水平、存在問題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相應的案件卷宗。訓練結束后,我們會根據學生反饋情況,適時調整訓練中使用的卷宗。
其三,重視卷宗保密工作。刑事卷宗是公安機關對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形成的法律文書和證據材料,電子卷宗中自然也會涉及證人、被害人姓名、出生日期、工作單位、聯(lián)系電話等個人信息以及商業(yè)秘密、偵查秘密等,訓練中應當保證信息安全,防止泄露機密。為此,我們在建設電子卷宗系統(tǒng)時也采取相關措施隱去了部分信息內容。同時,我們在訓練期間會向學生開展保密教育,禁止學生攜帶手機。
隨著公安教育水平的發(fā)展,單純的案例教學訓練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發(fā)展需要,因為案例教學只能對知識進行演繹,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基本知識[2]。由于案卷是公安機關執(zhí)法辦案水平和質量的重要體現,采用卷宗訓練的方法能夠更加貼近辦案實戰(zhàn),讓學生在訓練中保持主動性,在教學中提高動手能力、鍛煉實戰(zhàn)思維。目前,結合電子卷宗系統(tǒng)我們已經研發(fā)了現場勘查記錄制作“五步訓練法”,但電子卷宗在公安教學訓練的運用并不僅限于此。我們繼續(xù)根據相關目標改進、完善此訓練方法,同時也會不斷促進電子案卷教學訓練方法在其他項目上的推廣運用。
[1]韋志兆.論“教、學、練、戰(zhàn)、研”一體化[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104-108.
[2]雷新明.案卷教學訓練法在執(zhí)法規(guī)范化教學訓練中的應用[J].公安教育,2012(10):27-28.
(責任編輯:黃美珍)
Five-step Training Method in the Production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Record
GAO Yuan, LI Jin, LI Tao
(NanjingForestPoliceCollege,Nanjing210023,China)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record is the basis ability that qualified investigators must possess and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train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setting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of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put forward “five-step train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with “teaching, learning, practice and combat” in it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evious production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record. This training method bases on the electronic file system of criminal cases and cultivates the skills of students in production of scene investigation record with five steps or links that are successive and interactiv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ining method, “five-step training method” is obvious in characters and advantages. However, the relevant issues in the training method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learning; practicing and combating; production of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record; electronic files of criminal cases
2016-10-09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一般項目“現場勘查記錄制作“5+1”訓練法”(YB2016101)。
高 源(1987-),男,湖北宜昌人,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偵查系講師,偵查學碩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偵查理論與實務。
G642.4
A
1671-685X(2017)01-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