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紅 祝 英
(臺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TEM 4改革視角下的基礎英語教學
陳麗紅 祝 英
(臺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2015年高校外語測試委員會通過了TEM 4題型調整方案,2016年采用了新題型?;A英語是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核心課程,與TEM 4的題型調整密切相關。分析2016年TEM 4試題的調整變化和改革趨勢,提出基礎英語教學相應的改革策略,使其與TEM 4有效融合,提高學生的句法意識、語篇意識、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TEM 4;基礎英語;教學改革
基礎英語課程是英語專業(yè)學生基礎階段的一門核心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2015年8月,高校外語專業(yè)測試辦公室發(fā)布了《關于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TEM 4)題型調整的說明》,并于2016年采用了新題型。改革后的TEM 4不僅考查受試者單項技能,更側重于考查受試者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思辨能力。由此可見,改革后的TEM 4和基礎英語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的目標是一致的,兩者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TEM 4的改革必然會對基礎英語教學帶來影響。本文通過分析TEM 4的題型變化,探討其對基礎英語教學的啟示,并提出相應的基礎英語教學改革措施,將新的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要求融合到基礎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既有利于學生的專四考試,又有利于提高基礎英語的教學質量。
TEM 4旨在考核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綜合運用各項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學生對語音、詞匯、語法、語篇等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TEM 4題型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聽力、語言詞匯、完型填空、閱讀理解和作文。2016年專四新考綱在題量、考試時長、測試內容、分值、考核能力偏重等方面對各個題型做了部分調整。
第一部分聽力,段落聽寫由原來的150個單詞縮減到80~90個單詞,考試時長由15分鐘縮減到10分鐘,分值由15%降為10%。聽力理解采用填空題和選擇題形式, 取消了新聞聽力, 減少了原來的客觀單選題比重,由原來的20題降為10題。增加了以講座形式出現(xiàn)的主觀填空題。聽力題型的調整,對語言輸入理解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對語音、詞匯、句法、篇章的綜合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部分語言詞匯,與以往一樣,語法和詞匯各占50%,但題量由30題減至20題,分值由15%升至20%,考試時長由15分鐘縮至10分鐘。語法部分重在測試學生對句法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詞匯部分重在測試固定搭配、詞性使用、詞匯量等,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法意識和語法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部分完型填空,改變了測試形式,調整幅度最大。取消了原來20個單選題形式的完型填空,取而代之的是從15個備選項中選10個的選擇題形式,時間比原來縮短了5分鐘。這種新的測試形式更注重考核學生的句法意識和整體語篇理解能力,對于學生而言,難度提升了。
第四部分閱讀理解,測試內容由原來單一的選擇題調整為選擇和簡答相結合的形式。主觀簡答題部分要求學生找到答案,概括總結,限在10個單詞以內回答問題,側重考核學生的理解概括和語言規(guī)范能力。
第五部分作文,取消了原來的便條寫作,作文測試形式從原來的命題作文調整為根據(jù)所給材料寫作文,不僅考查學生語言語法知識,而且側重考查學生概括總結、表達思想、發(fā)表見解和思辨等方面的能力??v觀TEM 4題型調整,不難看出,測試更側重于學生的句法語篇意識和概括思辨能力,即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基礎英語“是在基礎階段各門課程中學時最多、教師和學生期望值最高、對學生的語言技能提高最為關鍵的課程”[1]。把握TEM 4題型調整的改革方向,把測試內容與基礎英語的日常教學相融合,這對于專四通過率和基礎英語教學都大有裨益。
(一)聽力題型調整對基礎英語教學的啟示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表現(xiàn)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聽力題型的調整對學生的整體語篇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個個單詞上,否則只能抓住零星的單詞或個別句子,這對于短文聽寫而言非常不利。同時,標準語音是做好聽力試題的關鍵,若語音知識不夠且語音訓練不過關,則無法辨識聽到的單詞,無疑會給聽力理解增加難度。除了語音,掌握語法知識也很重要??紶栒J為,“句法對外語輸入十分重要。不熟悉句法規(guī)則而試圖聽懂外語材料,無異于試圖回憶那些隨機安排的外語單詞”[2]。因此,在日常的基礎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語音、句法結構和篇章理解能力的訓練,減少學生的聽力障礙。
(二)語言詞匯題型調整對基礎英語教學的啟示
雖然TEM 4語言詞匯類的題量減少了,但分值增加,因此不可小覷。語法部分已從原來的語法術語、句子成分等考查轉變?yōu)榫浞▽嶋H應用的考查,包括句子對錯判斷、語法規(guī)則和話語功能分析等。因此語法教學不應獨立于語言的理解和應用,而是應當在英語綜合技能課程中進行,在英語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中,使學習者接觸大量的真實語料,即語法教學應當在具體的語篇中進行。[3]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語篇材料教授句法、結構等知識,使學生掌握并會運用語法知識。
(三)完型填空題型調整對基礎英語教學的啟示
TEM 4完型填空由原來的選擇式題型改為在15個備選項中選擇10個的測試形式??疾榈闹攸c已不是詞匯、語法的具體知識點,而是句法、語境和語篇的綜合閱讀能力。因此,基礎英語教學不能停留在單詞、句子層面,而應該重視對語篇的理解,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境意識、銜接連貫意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閱讀理解題型調整對基礎英語教學的啟示
閱讀理解測試篇數(shù)比原來減少了一篇,但增加了簡答題模式,要求考生用不超過10個單詞回答問題且要符合語法規(guī)范。很明顯,簡答題要求考生概括總結題干內容,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表述。此題型難度增加了,因此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概括總結能力和語言輸出技能,使學生具備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五)寫作題型調整對基礎英語教學的啟示
綜上所述,從TEM 4的聽力、語法詞匯、完型填空、閱讀和寫作題型的調整趨勢看,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重心已從單一的詞匯和語法知識轉向句法概念、語篇意識、閱讀理解和思辨能力等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的要求相一致。作為英語基礎階段的核心課程,基礎英語教學應該根據(jù)專四題型的調整革新教學模式,把測試內容融入基礎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以保證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的有效實施。
在TEM 4題型調整導向下,如何提高學生的句法意識、語篇意識、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即如何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是基礎英語教學努力的方向。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支架作用,開展各種技能訓練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語法知識融入語篇教學,增強學生的句法意識
改變以往在基礎英語課堂中單獨講解語法知識的教學方式,將語法知識融入語篇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文章的各種豐富句式,分析句子結構、句子成分、話語功能等,使學生在篇章語境中理解句子,既熟悉了課文內容,又有助于學生掌握語法概念和增強句法意識。除此之外,利用翻轉課堂銜接課內課外學習過程,使學生在課外可以反復學習鞏固。教師把需要講解句法結構的句子收集起來,做成PPT,制作成5至10分鐘的小視頻,供學生課外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視頻,直到掌握為止。這種翻轉課堂的模式,視頻短小,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復收看的自由性可以照顧到語法比較薄弱的學生,減少他們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可以在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法概念和增強句法意識。
(二)培養(yǎng)目的語思維方式,增強學生的語篇意識
對于語言學習者而言,不僅需要掌握單詞、句型等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目的語思維方式,才能在更深層次上理解語言。語篇模式是語篇語義內容的組織方式,是語篇的宏觀結構,反映了作者的思維模式。[4]因此,在基礎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使學生熟悉并掌握英語語篇中常見的篇章模式,例如,原因-結果模式、問題-解決模式、主張-反主張模式等,并結合教材語篇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具體語料中掌握語篇模式。此外,鼓勵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在嘗試角色轉換的實踐中培養(yǎng)語篇意識。具體做法如下: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對應一個本學期要學習單元的學習任務,即負責該單元課文若干段落的講解,包括詞匯、句型、修辭、段落銜接模式、主旨及作者的謀篇布局等。學生和教師可以互相任意提問相關段落的內容,教師設置一些關于語篇的問題提問,既能檢測學生的備課狀況,又能引起其他學生對語篇的關注。
(三)語篇分析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學生必備的重要技能,在TEM 4中占重要地位。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平時的閱讀積累,與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高效的閱讀技巧密不可分。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和課外時間,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基礎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教材中的篇章,講解閱讀技巧,包括猜詞、尋找主題句、提取句子主干信息、分析主題、理解作者態(tài)度等等,同時講解詞匯、句子含義。通過課堂上點面結合的方式,傳授閱讀技巧,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課外采用伍君儀提出的透析閱讀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時間閱讀英文原版讀物積累閱讀量。學生可用手機下載一部符合自身水平的英文小說及一個電子詞典,每天利用碎片時間閱讀10至15屏,每屏限制查生詞的數(shù)量,其余生詞依據(jù)上下文語境及教師傳授的閱讀技巧猜詞義。閱讀后撰寫讀書報告,介紹該小說的主要內容與寫作風格,體會作者的行文思路和用語目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和總結能力,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四)課前陳述與課外微信語音相結合,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可遷移能力”,應該成為大學全部教學活動的核心目標[5]。反思目前的基礎英語教學,技能訓練大多停留在記憶和理解層面,學生的分析、推斷等能力明顯缺乏,且在寫作方面所表現(xiàn)的弊端尤為明顯:文章條理不清、邏輯混亂、論證不充分等問題非常嚴重。因此,改革基礎英語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是必要且重要的,應該把思辨能力培養(yǎng)納入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每周可為學生提供一個作文起始部分的模板,要求學生另選主題,寫出起始部分、主體論述部分的主題句和結尾。學生在課堂上在全班同學面前脫稿演講,每人5到8分鐘。演講后,設計幾個問題提問。全班同學討論他的主題論證是否充分合理,并補充說明。通過課堂陳述的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陳述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論證能力。除此之外,課外可以開展微信語音討論活動,每周學習小組輪流自擬一個主題,圍繞主題以語音的方式闡述各自論證觀點;學生在分析、綜合自己和組員的論證觀點后,自擬題目撰寫作文遞交老師評閱。這種微信語音模式既能打破地點的局限性,又能鍛煉寫作能力和分析、論證等思辨能力。
TEM 4的測試目的是考查學生是否達到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的各項要求,而基礎英語教學是為了保證教學大綱的順利實施。因此,TEM 4試題調整必然需要基礎英語教學做出相應改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句法意識、篇章意識、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基礎英語教學質量。
[1]何兆熊.我們的一些教學理念在《綜合教程》中的體現(xiàn)[J].外語界,2005(3):15-18.
[2]王初明.應用心理語言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42.
[3]鄒明潔.TEM 4語法試題提問方式改革對綜合技能課語法教學的反撥作用[J].考試研究,2013(5):53-57.
[4]趙啟君.英語閱讀教學中講解英語語篇模式的必要性[J].課外閱讀,2011(7):111.
[5]孫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養(yǎng),將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引向深入[J].中國外語,2011(3):49-58.
(責任編輯 鄧 穎)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EM 4 Reform
Chen Lihong Zhu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Zhejiang 317000)
The Foreign Language Testing Committee approved the adjustment in TEM 4 in 2015, followed by a modified examination pattern in 2016. Comprehensive English, a basic core subject for English majors, is interrelated with the adjustment of TEM 4. By analyzing the adjustment in test sections and reform tendency in TEM 4,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reform strategies concerning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so as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course with TEM 4. Additionally, it helps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English use by improving their syntactic awareness, textual awareness, reading abilities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M 4;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7.11.016
G64
A
1008-293X(2017)11-0088-05
2017-05-04
2017年臺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研究重點課題(GZ17005);2016年度臺州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
陳麗紅(1978- ),女,浙江三門人,臺州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