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進展與評述

      2017-04-12 14:33:35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17年2期
      關鍵詞:雙語學報教學模式

      李 果

      (浙江財經大學 金融學院,浙江 杭州310018)

      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進展與評述

      李 果

      (浙江財經大學 金融學院,浙江 杭州310018)

      當前國內各高校開設的國際結算課程,因其突出的實務性和雙語化教學特征而存在著教學任務繁重、學生學習壓力過大等突出問題。近年來,針對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教材選擇、教學語言和教學方法運用等進行教學改革研究的成果頗豐。梳理相關改革研究的發(fā)展脈絡,對其中的代表性成果進行比較分析,將有助于該課程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并最終促進金融貿易專業(yè)化人才的培養(yǎng)。

      國際結算;學科定位;教學模式

      近年來,我國對外金融貿易進一步開放,貿易額逐年增加。根據海關統計,2016年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3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13.84萬億元,進口10.49萬億元;貿易順差達到3.35萬億元。同時,隨著信息經濟和網絡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跨境人民幣結算范圍從經常項目擴展至資本項目,國際結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業(yè)務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交易需求的不斷變化,國際結算領域的知識呈不斷更新的趨勢,對專業(yè)化人才的訴求也有了新的形式和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各高校開設的國際結算課程只有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不斷革新,與時俱進培養(yǎng)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就近十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看,圍繞該課程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課程體系,明確學科定位和教學目標

      各課程的固有特性決定了課程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陀^分析和認識各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并對其進行必要的整合協調,關系到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問題[1]。童偉偉建議將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單證實務、商務英語、國際結算等課程進行統籌規(guī)劃,提出了“兩橫多縱”的課程體系框架[2]。周小琳、獨孤昌慧認為,將國際結算作為國際金融課程一部分的做法過于強調理論性,掩蓋了該學科本身的實務特征[3];而以外貿單證實務課程取代國際結算課程的行為,則因為專注于處理外貿業(yè)務流轉及結匯過程中的各種單證的教學,而忽視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高層次需求[4]。

      在厘清了課程關系后,需要進一步明確國際結算課程的學科定位和教學目標。近期文獻中最早對此做出回答的是劉佳音,他根據課程特點提出了“縱向結構+橫向結構”(縱向結構主要指概述、結算工具、結算方式和國際貿易融資方式的結構框架;橫向結構主要指在結算方式分析時所采用的概述、結算實務、風險類型及其防范、國際貿易融資方法等內容的體系設計)相結合的教學方案[5]?;诂F代金融業(yè)務的發(fā)展,國際結算的業(yè)務范疇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冀志斌提出,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應補充到教學內容中[6]。王曉東提出,在設計實訓項目時應加入人民幣跨境保理、跨境保函等項目[7]。

      二、精選國內外教材、教學軟件和其他教輔材料

      教材是專業(yè)課程講授和學習的基本工具,一本好教材可以使教學雙方在相對合理的教學情境下進行教學互動。蔡一鳴對國內主要高校使用的6個版本的教材進行了比較和分析;他還進一步從資金和物權跨國流動的角度,論證了國際結算、單證和結算方式三者的關系[8]。潘天芹、孫鈺、張坤等認為,目前大多數教材因為強調系統性和完整性,普遍存在著理論知識偏多、實踐知識偏少、內容滯后等問題[9-10]。

      在教材中英文版本選擇問題上,劉洪芹認為,使用中文教材容易使學生形成漢語思維定勢,與國際結算涉外性強的特點脫節(jié);原版教材則因表達習慣、語句結構和文化背景等存在差異會造成理解困難,而且價格昂貴[11]。魏格坤明確主張選擇國內編寫的英文教材,或是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自行編寫教材[12]。而呂紅、李鐵峰提出,目前國內編寫的英文教材在內容上,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比中文教材明顯偏低[13]。

      在教材內容選擇方面,楊海通過試卷分析和問卷調查后認為,在雙語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對國際結算術語和慣例行為規(guī)范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困難,應該有目的地進行訓練[14]。潘天芹、孫鈺提出,在教材編寫中應給予銀行保函等新型結算方式以足夠的重視[9]。周小琳、獨孤昌慧等強調,課程內容可以和外銷員、國際商務師等考試的考核重點相結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3]。王坤等通過對銀行校園招聘的職位描述進行分析后發(fā)現,根據實際業(yè)務需求,貿易融資與保函等新型結算方式的重要性正逐步加強[15]。李敏和劉玉杰也認為,新型的貿易融資方式如福費廷、國際保理業(yè)務以及BOP模式等的授課比重不夠,應予以加強[16-17]。

      三、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賈先文強調指出,國外很多大學及國內知名院校采用的是——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思想的綜合型教學模式,它的表現形態(tài)是一種思考水平的教學。相比之下,我國國內的多數學校仍然停留在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階段[18]。據此,侯方淼等提出了多層互動式教學模式,包括師生間互動、學生間互動、知識能力互動以及課內外互動四個層次[19]。王立志等還從行業(yè)需求出發(fā)引入分級式教學方法,即針對不同程度(即專科和本科)和不同專業(yè)(主要有金融和貿易專業(yè))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方法[20]。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指引下,許多一線教師針對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提出了許多建議,主要包括:

      (一)合理選擇教學語言,循序漸進地進入雙語情境

      賈先文、張籬通過對畢業(yè)學生的調查發(fā)現,無論在銀行國際結算業(yè)務崗位還是處于外貿企業(yè)或是外貿運輸保險企業(yè),學生普遍都會用到英語[21]。事實上,出于課程本身、人才培養(yǎng)和經濟發(fā)展三方面的需要,推進雙語教學都大有裨益[11]。就如何解決必要性和現實性之間存在的沖突,學者們針對雙語教學的目標設置、教學方法、教學語言選擇和教學班級組織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研究。

      1.在目標設置上,韓靜提出雙重性目標:一是要獲取學科知識,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二是培養(yǎng)和提高外語思維和運用能力,最終實現母語和英語或者其他外語在所需環(huán)境下的自由轉換[22]。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王學惠、張麗瓊提出,雙語教學和漢語教學的選擇權應該掌握在學生手中,讓具備不同能力的同學在最適合他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23]。封文麗提出,教師要能在下面幾個模式之間做到自由切換:(1)對師生外語水平要求較高、讓學生完全理解和融入授課使用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中的模式;(2)逐漸由外文和母語并重到減少母語,直至最后放棄母語使用的過渡型模式;(3)以母語講授為主、輔助外文解釋的保持型模式[24]。

      2.在班級設置上,劉洪芹認為,可以同時開設雙語和中文教學班,允許學生自主選擇[11]。呂紅、李鐵峰和王建福也主張分為快慢班上課[13,25]。在分班標準上,封文麗提出了根據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及本人意愿,對授課學生進行重新分班的建議[24]。

      3.在教學語言的選擇方面,吳韡提倡基本原理用中文講授、業(yè)務流程和業(yè)務文本用英文介紹的方式[26]。劉洪芹認為,學期之初可以采用簡單滲透型,即教師講解以中文為主,并不斷用英語重復強調國際貿易中的相關術語,待學生有了一定積累后,再逐漸加大課堂上英語講解的比重,并且要求學生試著用英語回答問題和完成作業(yè)[11]。南曉莉、孫曉則主張全英教學模式,即基于優(yōu)秀的英文教材同時以中文教材為輔;而且還強調在學習專業(yè)知識前,應額外增加中英文專業(yè)術語的專題介紹、英文單據以及函電撰寫課程等[27]。

      (二)加強實驗和實訓課程建設,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王永茂指出,國內高校目前所實行的實驗教學手段主要有手工實驗和電腦模擬兩種,但因為課時總量不超過4課時而很難達到訓練效果[28]。周小琳、獨孤昌慧認為,目前大多數學校采用期末集中上機的模式,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及時消化吸收所學知識,而且現有的實訓軟件存在著單證答案錯誤較多、缺少案例分析及熱點討論等模塊、軟件運行經常出現故障等問題[3]。在此基礎上,王曉東和史恩義認為,采取讓學生在校外金融機構或仿真企業(yè)部門進行頂崗實習或仿真操作的方式更為可取[7,29]。

      此外,一些研究還針對目前實驗硬件設備和軟件條件等提出了一些參考性建議:如曹曉武提出,國際結算模擬系統應該與核心業(yè)務系統、外匯清算系統有機結合,實現帳務處理自動化、報文收發(fā)自動化和資金清算自動化[30]。李樹杰、李鑫則以科睿國際結算模擬系統為例,詳盡分析了實訓課程所需硬件設施的使用條件、技術特點及其注意事項[31]。馬克林還結合經管類專業(yè)的具體特點,提出了可以根據情況將校內經營單位,如超市、各類專業(yè)商店、餐廳窗口以及校辦企業(yè)等納入校內實習基地范疇,從支持政策、實習課程以及內容等方面進行系統化設計與實施[32]。劉娟則提出了借助Blackboard平臺,采取“課堂多媒體輔助講授+網絡課程協作教學+網絡課程輔導+遠程學習平臺交流互動”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完成“教”與“學”的相互促進[33]。

      (三)靈活變換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除了雙語教學和實驗實訓教學以外,還有一些學者針對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展開研究。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上,高輝輝等提倡通過專兼職教師隊伍的溝通合作,形成從課程項目向專業(yè)項目擴展。如國際結算同商務談判、外貿單證、報關實務等課程雖然著重點不同,但可以設置通用項目,以增強學生技能掌握的一體性[34]。胡明媛提出,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入“任務驅動”和“項目導向”的理念,將教學內容劃分為13個內容明確的學習項目,并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提高其思考能力[35]。張雯雯、許正環(huán)也建議,采用“學生跟做—學生搜集資料自主完成項目任務—師生共同考核評價”的步驟,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36]。

      針對課程的案例教學,史雪娜以南京愛立信事件為例,提出要結合現實發(fā)展情況而加強銀行保函、國際保理和票據包買等業(yè)務的講解和分析,使學生在就業(yè)時擁有技術優(yōu)勢[37]。王瑛通過“出口方忽視軟條款受損案”,詳細分解了案例教學從概念解析、案例閱讀到分組討論、回顧總結的過程[38]。李靜等則通過托收和信用證案例,分別解析了如何使用QQ群郵件的方法,以開放式和非智能模式進行教學模擬的過程[39]。另外,在具體教學內容的講解方法上,賈群以票據為例,介紹了實景導入法的應用步驟[40];陳竹韻以浙江民營外貿企業(yè)面臨內外夾擊的融資難問題為例,闡述了利用信用證解決融資問題的方法[41];畢穎妍運用議付行拒付案例,說明信用證交易的獨立性原則的應用問題[42];張紅梅、馬強以國際保理教學為例,系統闡述了比較分析法在國際保理業(yè)務教學中的應用[43]。還有一些教師提出,可以借助微課短小精悍而且易于進行碎片化學習的優(yōu)勢,促進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模式的革新[44]。章雁峰、鄭紅珍則認為,可以引進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如對分課堂法,以改進課程教學模式[45]。

      四、加強職業(yè)教育培訓,提高學生專業(yè)素質和動手技能

      李向東提出,在目前的職業(yè)教育領域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教學目的模糊,這體現在有的職高教師單方面專注于提高學生國際商務單證考試的通過率,而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二是國際結算課程很多概念都與其他課程高度相關,但有的學校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各個課程在授課時間上前后顛倒[46]。張宏博提出,要從職業(yè)成長和職業(yè)能力形成兩個維度入手,加強對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培養(yǎng):在橫向上主要基于跟單員的角色;在縱向上對應于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的形成過程[47]。

      為了加強高職院校專業(yè)內涵建設,束孝宇提出,要從信息化實訓平臺與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項目的結合入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48]。譚宏、陳璇將國際結算、外貿單證實務與外貿單證實訓等課程整合為與單證員考試相銜接的綜合實踐課程,嘗試以工作過程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使學生從傳統的“應試學習”轉為“應用學習”[49]。任春玲提出,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通過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樹立教學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并將教學內容劃分為7個知識模塊,通過不同知識模塊學生崗位輪換制,力爭幫助學生實現由“單一技能”向“綜合技能”到最終的“崗位技能”的提升[50]。

      五、小結和評述

      綜觀近年來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的主要成果可以看出,這一時期該課程教學改革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課程體系設計、教材使用和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面。雖然研究視角各有不同,研究方法也有些許差異,但同質化傾向仍然比較明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很多研究成果由教學一線教師提供,其內容主要是分析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建議,十分類似于教學經驗分析或教訓總結的體式,因此容易陷入內容全面但卻重點不突出的尷尬境地。(2)雖然已經形成了教學改革必須服務于學生的共識,但多數研究都強調研究者的主觀感受和見解,缺乏對實際情況和調研數據的分析。在相對有限的問卷調查和分析中,如文獻[51]和文獻[52],大多只提供了問卷數據結果,沒有提及問卷設計的主旨和具體內容;同時問卷使用的一次性特點以及樣本量過小的局限,也導致結論的客觀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3)專門針對師資力量開發(fā)和培訓的研究十分少見。實際上,在發(fā)揮教學改革主體能動性方面,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在這方面,胡慶霞[53]和安靜[54]所提出的建議也許值得參考。

      值得肯定的是,在沿襲一貫注重實踐分析的眾多研究中,近期開始出現一些轉向從教育理論以及心理學層面的研究,它們主要分析改革理念和動因,并據此提出建議舉措,如張紅梅基于知識分類理論的分析[55]以及張冬云對反饋教學原理應用的研究[56]等。這些新的研究嘗試將有助于將看似凌亂的教學細節(jié)內容探討提升到理論分析的高度,轉而通過理論研究指導實踐活動。以此為基礎,再輔以科學客觀的研究方法(如經濟學常用的實證研究),且能夠保持研究時間上的延續(xù)性和研究樣本的規(guī)模性特征,那么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和研究工作將會獲得更為堅實的研究基礎和實證證據。

      同時,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結算的不斷發(fā)展,國際結算課程知識體系的更新應得到更普遍的重視,而這一點在以往的教學改革研究中常常被忽略。例如,隨著貿易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企業(yè)對結算的套利化需求不斷增強,關于備用信用證、保理、福費廷等新興貿易融資方式等知識的授課比重應酌情予以提高。同時,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近年來呈逐年遞增的發(fā)展態(tài)勢,并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經濟發(fā)展的全新增長引擎。傳統貿易的貨款收付大多以銀行為中介,而跨境電商的交易因為考慮頻率高、成本低的特點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支付方式,特別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始參與到結算過程中。因此,高等教育對于專業(yè)化人才的培養(yǎng)也必須兼顧到這一形勢的轉變,將第三方支付機構等主體納入國際結算流程和風險控制的內容增添到國際結算課程中。此外,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歷史最高的5 78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雙邊貿易國。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國際貿易尤其是雙邊貿易的發(fā)展,國際結算課程在解析相關國家貿易和結算慣例時,除了著重分析UCP600,URC525等通用的國際慣例外,還應特別針對與中國貿易關系密切的伙伴國,如美國、日本、歐盟等進行國別研究,強化對這些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法律和貿易規(guī)則的研讀及分析,最大限度地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和國際結算成本。這些方面的知識和相關議題都應該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被分解和滲透,以達到培養(yǎng)適應新形勢發(fā)展需求的專業(yè)化人才的目的。

      [1]李俊鋒,燕波濤.淺談國貿專業(yè)課程的關聯性及其整合協調[J].教育與職業(yè),2011(8):145-146.

      [2]童偉偉.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體系框架構建與實施探討[J].科教導刊,2011(10):49+88.

      [3]周小琳,獨孤昌慧.《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2(5):44-46.

      [4]肖楊,劉秀玲,王志永,等.“國際結算與單證實務”課程的教學研究——“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市場,2012(6):101-103.

      [5]劉佳音.國際結算實務課程教學初探[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5):70-72轉81.

      [6]冀志斌.出口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國際結算》課程的新內容[J].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0(3):51-55.

      [7]王曉東.高職院校構建現代化國際結算綜合實驗室的路徑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6):235-238.

      [8]蔡一鳴.國內幾種國際結算教材中的一些問題[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6):182-183.

      [9]潘天芹,孫鈺.國際結算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整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209-211.

      [10]張坤.《國際結算》課程雙語實踐教學探索[J].高等教育,2011(12):18-19.

      [11]劉洪芹.《國際結算》課程雙語教學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8):125-126.

      [12]魏格坤.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國際結算課程雙語教學模式探析[J].法制與經濟,2012(2):109-110.

      [13]呂紅,李鐵峰.《國際結算》雙語教學的方法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2(5):116-119.

      [14]楊海.國際結算雙語教學研究初探[J].當代經濟,2017(12):128-129.

      [15]王坤,高微,龐立君.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應用型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2(34):282-283.

      [16]李敏.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國際結算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經濟,2015(32):138-139.

      [17]劉玉杰.BPO國際結算方式在中國的應用現狀及拓展途徑[J].對外經貿實務,2017(2):61-63.

      [18]賈先文.淺談國際結算課程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18-120.

      [19]侯方淼,吳紅梅,付亦重.國際結算課程多層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1(1):73-75.

      [20]王立志,張鐵軍,王喆.基于行業(yè)導向的國際結算教學改革[J].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1(3):69-72.

      [21]賈先文,張籬.“國際結算”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16):114-115.

      [22]韓靜.國際結算課程雙語教學初探[J].當代經濟,2008(7):168.

      [23]王學惠,張麗瓊.《國際結算》教學改革初探[J].高教論壇,2008(6):187-189,+231.

      [24]封文麗.《國際結算》課程雙語教學實踐探析[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2(4):107-109.

      [25]王建福.地方本科院校“國際結算”課程雙語教學探討[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4):25-28.

      [26]吳韡.以學生為主體,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國際結算》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156-157.

      [27]南曉莉,孫曉.“全英+實踐”的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3):43-44.

      [28]王永茂.《國際結算》的實驗教學設計與效果評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5):201.

      [29]史恩義.《外貿單證與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新西部,2014(5):125,+114.

      [30]曹曉武.淺議國際結算模擬教學系統構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1):160-161.

      [31]李樹杰,李鑫.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不足與對策——以國際結算軟件為例[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9(6):106-111.

      [32]馬克林.基于開放式教學的經管類專業(yè)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當代經濟,2016(32):100-101.

      [33]劉娟.教育信息化在“國際結算”課程建設中的應用——基于Blackboard平臺[J].黑龍江教育,2016(8):34-35.

      [34]高輝輝,鐘小立,王冬吾.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的“國際結算”課程改革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29-130.

      [35]胡明媛.國際結算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2):64-66.

      [36]張雯雯,許正環(huán).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國際結算課程中的應用[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4):16-18.

      [37]史雪娜.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3):55-56

      [38]王瑛.案例教學在國際結算課程中的應用[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2):74-76.

      [39]李靜,劉傳俊,李娜.國際結算業(yè)務的QQ群郵件模擬仿真方法解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1(6):150-151.

      [40]賈群.《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方法淺析[J].職業(yè)教育,2011(7):122-123.

      [41]陳竹韻.《國際結算》融資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實踐[J].2012(12):10-11.

      [42]畢穎妍.案例教學在《國際結算業(yè)務處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外資,2012(24):17-18.

      [43]張紅梅,馬強.比較分析法在國際結算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4):16-18.

      [44]張世兵.微課在國際貿易專業(yè)中的教學現狀與改革探討——以《國際結算》課程為例[J].智能城市,2016(8):185-186.

      [45]章雁峰,鄭紅珍.對分課堂法在高職課程教育中的實踐應用研究——以《國際結算》為例[J].經營管理者,2017(3):68.

      [46]李向東.高校國際結算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4):5-6,+10.

      [47]張宏博.基于職業(yè)成長重構國際結算課程內容體系[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8):17-19.

      [48]束孝宇.高職課程實訓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以國際結算課程為例[J].教育探索,2009(10):98-99.

      [49]譚宏,陳璇.與國際商務單證員考試相銜接的綜合實踐課程開發(fā)[J].中國成人教育,2011(6):148-149.

      [50]任春玲.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國際結算》課程改革[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60-62.

      [51]孫瑩,孫華平.項目教學法在國際結算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1(2):89-91.

      [52]賀翔,唐果.基于層次分析法提升《國際結算》雙語教學效果——以寧波大學為例[J].經營與管理,2012(7):125-127.

      [53]胡慶霞.國際結算理論與實踐教學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5(4):55-56.

      [54]安靜.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國際結算課程的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4(12):252-255,+308.

      [55]張紅梅.基于知識分類理論的《國際結算》教學方法探討[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2):274-275,+278.

      [56]張東云.反饋控制原理在國際結算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河南師范大學為例[J].財會通訊,2011(12):140-142.

      (責任編輯 鄧 穎)

      Review on Latest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Li Guo

      (Schoolof Fina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urrently, there exist many apparent problems such as heavy tasks of teachers and great stress of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ecause of its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ity and bilingual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e relative teaching reform targeted at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eaching language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especiall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regard,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teaching work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ultimately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financial trad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discipline position; teaching mode

      10.16169/j.issn.1008-293x.j.2017.11.018

      G642.0

      A

      1008-293X(2017)11-0097-07

      2017-03-01

      浙江省教育廳一般課題“財經類高校語碼轉換式雙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Y201431225)

      李 果(1978- ),女,湖南長沙人,博士,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金融政策。

      猜你喜歡
      雙語學報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致敬學報40年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快樂雙語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樂雙語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樂雙語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
      临泽县| 新竹市| 金平| 江山市| 乌海市| 肥西县| 玉山县| 宣汉县| 芮城县| 丹寨县| 济南市| 株洲县| 屏山县| 札达县| 鄯善县| 浦江县| 阿克陶县| 光山县| 新民市| 桂平市| 宁德市| 鞍山市| 巍山| 古田县| 宁阳县| 临漳县| 读书| 都匀市| 嘉定区| 唐海县| 财经| 灌云县| 乌恰县| 兖州市| 伊金霍洛旗| 山东| 三明市| 峨山| 聊城市| 页游|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