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第八中學(212300)
景秀華●
?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數學文化
江蘇省丹陽市第八中學(212300)
景秀華●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因為大多數不專門與數字打交道的人在走上社會后,數學知識會漸漸淡忘,但數學文化的影響將長期存在于其頭腦中,并會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我校長期堅持小班化教學,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專注于國學特色教育.
初中數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數學游戲;數學教育
初中數學新課標把“體現(xiàn)數學的文化價值”置于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數學文化問題正式進入了數學教學.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驗數學文化、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從而實現(xiàn)數學的文化教育功能.
數學教學中的美學教育有以下4個層次:美觀、美好、美妙、完美.美觀是數學對象以形式上的對稱、和諧、簡潔,給人的感官帶來美麗、漂亮的感受.例如,我在課堂里讓學生用剪刀剪一些中國的剪紙,課后自己描一描京劇臉譜,這樣學生對對稱不僅有直觀感受,還能理解美麗外觀背后蘊涵的數學本質.數學可摸可碰,可操作.數學上的很多東西,只有認識到它的本質,才能感覺其“美好”.例如“對數”的美好在于能把繁雜的“乘除”運算變?yōu)椤凹訙p”運算,理解了它的作用,也就獲得了“美”的滿足.美妙的感覺往往來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事物,例如學生經親手畫圖,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三條高線、三條中線、三條內角平分線分別交于一點,感覺真是“美妙”.數學總是做到至善至美、完美無缺,這也是數學的最高“品質”與最高的精神“境界”——完美.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可以陶冶情操,進行數學文化的熏陶,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羅素指出:“數學,如果正確地看,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數學美主要是指結構美和形式美,具體說來,主要有簡潔美、對稱美、統(tǒng)一美、和諧美、奇異美等.通過初中數學教學,充分展示數學美,是對中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從而陶冶情操、鍛煉性格、提高素質的重要手段.數學的首要特點在于它的簡潔,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數學符號、數學技巧以及邏輯方法上.數學中普遍存在著對稱,如幾何中有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代數中有對稱多項式,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許多優(yōu)美的商標圖案,如北大方正、聯(lián)想集團、北京電信、中國聯(lián)通、工商銀行等,更是對稱美的活教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于數學美的研究、教育和欣賞,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習興趣,啟迪人們的思維,開闊人們的視野,并帶來美的享受.
數學家華羅庚說:“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沒有藝術性,這看法是不正確的,就像人站在花園外面,說花園里枯燥乏味一樣.”古往今來,數學流傳著許多美妙動聽的故事(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史故事和數學應用的故事)和歷史名題.通過這些寓教于樂的方式進行數學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學習前人勤奮好學、勇于實踐、實事求是、不斷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從歷史名題中學習它的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思路,指導自己的學習.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結合日常生活實踐和數學建模活動,指導學生寫好“小作文”(如學習計劃、學習經驗交流等)、“小總結”(章節(jié)的知識總結)、“小隨筆”(如“正方形”、“圓”、介紹一個企業(yè)商標的尺規(guī)作圖方法等)、“小論文”(如怎樣畫標準的跑道、分期付款和保險的數學原理等),引導學生讀好課外讀物(如《數理化通俗演義》、《中學數學問題集》等),鼓勵學生從數學文獻中檢索和獲取有關知識(如梅涅勞斯定理、蝴蝶定理等).這樣,在數學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其數學文化素質.
數學游戲是一種大眾化的智力活動,體現(xiàn)了一種數學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數學新教材中已引進了一些游戲素材,這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但游戲的題材還顯得有些單調,教學中還可適當增加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如數獨.
數獨是一種源自18世紀末的瑞士,后在美國發(fā)展,并在日本得以發(fā)揚光大的數學智力拼圖游戲,在2005年全面引入我國.其實在中國古代就有傳統(tǒng)拼圖游戲——九宮格.九宮格是(即3格寬×3格高)的正方形狀,每一格又細分為一個九宮格.在每一個小九宮格中,分別填上1至9的數字,讓整個大九宮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數字都不重復.該游戲看起來似乎和傳統(tǒng)的填字游戲類似,但由于其擁有入門簡單、演算方便、有益于鍛煉腦力,并且不受時間、地點、語言的限制等優(yōu)點而被玩家廣泛接受.有專家認為,該游戲的獨特玩法跨越了文字與文化的疆域.據悉,目前“數獨”游戲在全球已擁有數百萬的玩家.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游戲教學,可以讓學生逐漸認識到數學文化的難得魅力并逐步養(yǎng)成勤于動腦、善于分析的習慣,學會用數學文化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把初中數學知識和數學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會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能受到良好的數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當數學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傳統(tǒng)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因此,數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完全適應了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對提高中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品質意義重大.
[1]鄒庭榮.數學文化欣賞[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11
[2]潘建輝,李玲.數學文化與欣賞[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G632
B
1008-0333(2017)14-0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