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恩德 趙 輝 張國勇
跨地區(qū)經營四種情況應就地預繳增值稅
曾恩德 趙 輝 張國勇
一般來說,固定業(yè)戶應當向其機構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稅。實行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后,對原本屬于地方財政的收入相應劃歸中央財政收入,為了照顧地方利益,本著不影響現有財政利益格局的原則,對固定業(yè)戶跨地區(qū)經營四種情況應當就地預繳增值稅政策:
一是固定業(yè)戶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應當就地預繳增值稅。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以下簡稱財稅[2016]36號)文件規(guī)定:一般納稅人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按照2%的預征率計算應預繳稅款,公式為應預繳稅款=(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支付的分包款)/(1+11%)×2%;一般納稅人跨縣(市)提供建筑服務選擇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以及小規(guī)模納稅人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均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3%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公式為應預繳稅款=(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支付的分包款)/(1+ 3%)×3%。納稅人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為負數的,可結轉下次預繳稅款時繼續(xù)扣除。納稅人應按照工程項目分別計算應預繳稅款,分別預繳。
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建筑服務發(fā)生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為防止出現預繳稅款大大超過計算的應納稅款,造成企業(yè)的額外負擔,一般納稅人跨省提供建筑服務,在機構所在地申報納稅時,計算的應納稅額小于已預繳稅額,且差額較大的,由國家稅務總局通知建筑服務發(fā)生地或者不動產所在地省級稅務機關,在一定時期內可暫停預繳增值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fā)布〈納稅人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7號)第七條的規(guī)定,納稅人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在向建筑服務發(fā)生地主管國稅機關預繳稅款時,需提交以下資料:《增值稅預繳稅款表》;與發(fā)包方簽訂的建筑合同原件及復印件;與分包方簽訂的分包合同原件及復印件;從分包方取得的發(fā)票原件及復印件。
二是固定業(yè)戶銷售(不含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銷售自行開發(fā)的項目)取得,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不動產,應當在不動產所在地就地預繳增值稅。根據財稅[2016]36號附件2《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八款的規(guī)定:
1.一般納稅人銷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該項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2.一般納稅人銷售其2016年4月30日前自建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3.一般納稅人銷售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應適用一般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該項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后的余額,按照5%的預征率在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4.一般納稅人銷售其2016年5月1日后自建的不動產,應適用一般計稅方法,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照5%的預征率在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5.小規(guī)模納稅人銷售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不含個體工商戶銷售購買的住房和其他個人銷售不動產),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該項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6.小規(guī)模納稅人銷售其自建的不動產,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三是固定業(yè)戶出租與其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不動產,應當就地預繳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不動產,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應預繳稅款=含稅銷售額÷(1+5%)×5%。一般納稅人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不動產,應按照3%的預征率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應預繳稅款=含稅銷售額÷(1+11%)×3%。小規(guī)模納稅人出租其取得的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不動產(不含個人出租住房),應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應預繳稅款=含稅銷售額÷(1+5%)×5%。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關再保險、不動產租賃和非學歷教育等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68號)的規(guī)定,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中的一般納稅人,出租自行開發(fā)與其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房地產老項目,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中的一般納稅人,出租其2016年5月1日后自行開發(fā)的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房地產項目,應按照3%預征率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中的小規(guī)模納稅人,出租自行開發(fā)的與其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房地產項目,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動產所在地與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區(qū))的,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預繳稅款,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納稅人出租的不動產所在地與其機構所在地在同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但不在同一縣(市、區(qū))的,由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決定是否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
四是房地產企業(yè)銷售與其機構所在地不在同一縣(市)的房地產老項目,應當就地預繳增值稅。房地產企業(yè)的開發(fā)項目所在地通常與機構所在地一致,跨縣(縣級市、區(qū))開發(fā)并且未在開發(fā)地辦理登記的情況也客觀存在。營改增規(guī)定:“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房地產老項目,以及一般納稅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動產,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按照3%的預征率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笨梢姡瑢τ诜康禺a企業(yè)老項目適用一般計稅的預征問題,政策是明確的,但對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老項目的跨縣(市、區(qū))開發(fā)房產預繳稅款問題作出規(guī)定,本著同類問題同樣處理的原則,也應當按照3%的預征率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一般納稅人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自行開發(fā)的房地產項目,應在收到預收款時按照3%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應預繳稅款按照以下公式計算:應預繳稅款=預收款÷(1+適用稅率或征收率)×3%。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按照11%的適用稅率計算;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但對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開發(fā)的新項目是否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目前總局文件并未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