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帥帥
(河北大學(xué)文學(xué)院,河北保定071000)
唐代酒肆與唐詩的發(fā)展
于帥帥
(河北大學(xué)文學(xué)院,河北保定071000)
唐代酒肆發(fā)展非常迅速,發(fā)達的酒肆文化深刻影響著詩人的精神氣質(zhì)、審美觀念和詩歌風(fēng)貌。作為社交娛樂場所,酒肆為各層次文人提供理想的交流空間;酒妓在酒肆中進行歌舞表演并以此為媒介與詩人產(chǎn)生種種聯(lián)系;酒肆題壁風(fēng)尚推動了詩歌的傳播、交流與欣賞;文人開酒肆作為當(dāng)時之習(xí)尚也使詩歌與酒肆緊密聯(lián)系起來。唐代“酒家胡”逐漸勃興,胡文化以胡姬酒肆為中介滲入唐人生活,帶給詩人新鮮的審美感受,影響了詩人創(chuàng)作心態(tài)和詩歌風(fēng)貌。酒肆文化催動了唐詩剛健氣質(zhì)的生成,促進了詩人詩歌技藝的精進,這些都極大地推動了唐詩的發(fā)展。
唐代;酒肆文化;詩人心態(tài);唐詩發(fā)展
作為唐代社會經(jīng)濟文化興盛狀況精致剪影的酒肆,一開始就博得了文人騷客的青睞與鐘情。在他們心中,酒是思維活力的源泉和創(chuàng)作靈感的催發(fā)劑。詩人們喝下去的是酒,吐露出來的是無限的豪情,可謂“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1]491。作為制售酒水并提供宴飲社交場合的酒肆,更是以其開放的空間狀態(tài)、濃厚的娛樂氛圍和多樣性的經(jīng)營方式給唐詩人以新鮮的飲酒感受和別樣的休閑體驗。他們在這個小空間中或借酒消愁,或以酒佐興;或縱情歌舞,或談?wù)摾硐?;或切磋詩藝,亦或嬉笑怒罵。一次次的醉飲,一場場的熏染,帶來的是詩人心態(tài)的變化和社會風(fēng)貌的發(fā)越,于是唐詩也在這片小天地中悄然發(fā)生著改變,不覺間面貌煥然一新。本文即欲論述唐代酒肆文化的勃興帶給唐人生活方式和社會風(fēng)貌的變遷,進而探討這種社會氛圍所導(dǎo)致的詩人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變化,并具體考察酒肆與唐詩發(fā)展、嬗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唐代發(fā)達的社會經(jīng)濟催動了商業(yè)文化的繁榮,酒肆作為唐人生活中的重要商業(yè)設(shè)施,在唐代經(jīng)濟浪潮中發(fā)展較為迅速。有唐一代,制酒業(yè)和酒肆文化都極其繁盛,大小酒肆遍布全國,上至長安等通都大邑,下至鄉(xiāng)村山野,皆有酒肆存在,形成了“處處有旗亭”的酒肆文化[2]。酒肆有規(guī)模大小、檔次高低的區(qū)別,或供權(quán)貴舉行大型宴飲的豪華酒樓,或供普通士人聚飲的中小酒館?!埃ㄌ频伦冢┙ㄖ小⒇懺g,藩鎮(zhèn)至京師,多于旗亭合樂。郭汾陽纏頭彩率千匹,教坊、梨園小兒所勞各以千計?!盵3]17可見,酒肆是當(dāng)時達官顯貴宴飲聚會的首選之地。除了繁華的酒樓,更多的則是供普通士人休閑聚飲的酒肆。唐詩中多有此方面的書寫,如李白“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豐”[3]3380;陸龜蒙“百尺江上起,東風(fēng)吹酒香”[4]64;杜牧“奪霞紅錦爛,撲地酒壚香”[5]264。由此觀之,唐代酒肆遍布全國,其發(fā)展程度遠比前代為勝。
唐人樂于飲酒、善于飲酒也是催發(fā)酒肆業(yè)發(fā)展的一大動因,而酒肆的普及也助推了唐人的飲酒風(fēng)尚,因此,酒肆興盛與唐人飲酒習(xí)尚構(gòu)成了雙向互動的推進關(guān)系。唐代酒文化的發(fā)達直接促進了唐人詩興的蓬勃生長,在唐人手中,酒被進一步詩化,并形成獨特的詩酒交融之風(fēng)尚。林庚先生論唐人飲酒之特質(zhì)云:
魏、晉人好酒,酒似乎專為人可以忘掉一切,盡管劉伶寫了《酒德頌》,而魏、晉人一般卻不能把酒寫成動人的詩句,因為酒對于魏、晉人是消極的,是中年人飲悶酒的方式。唐人的飲酒卻是開朗的,酒喝下去是為了更興奮更痛快的歌唱,所以杜甫有“李白斗酒詩百篇”的名句。[6]
唐人飲酒姿態(tài)是這般的豪邁不羈,如岑參“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能醉倒”[7]144;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1]3313,“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1]363;權(quán)德輿“獨酌復(fù)獨酌,滿盞流霞色。身外皆虛名,酒中有全德”[8]23。倦怠的心靈在酒精的刺激下漸次復(fù)蘇,甚至蓬勃飛揚。詩興在酒力催動下如潮水般涌動,從而造就了詩酒大唐的宏闊氣象,這是酒文化在宏觀上對唐詩人心態(tài)與詩歌發(fā)展的積極影響。
從微觀層面看,酒肆豐富的服務(wù)設(shè)施和多樣的促銷經(jīng)營方式也在悄然中使唐代士人心態(tài)和詩歌風(fēng)貌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士人社交宴飲的場所,酒肆中的飲酒體驗與家中宴飲甚或“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1]3268的獨醉有絕然的區(qū)別。尤其是一些高檔的酒肆,設(shè)施豪華,輕歌曼舞,宴飲游戲豐富多彩,這種氛圍帶給詩人的不僅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新鮮與愉悅。韋應(yīng)物《酒肆行》:“豪家沽酒長安陌,一旦起樓高百尺,碧疏玲瓏含春風(fēng),銀題采幟邀上客。回瞻丹鳳闕,直視樂游苑。四方稱賞名已高,五陵車馬無近遠。情景悠揚三月天,桃花飄俎柳垂筵,繁絲急管一時合,他壚鄰肆何寂然?!盵9]548管弦悅耳,歌舞曼妙,高檔的設(shè)施和服務(wù),吸引著酒客的光顧。這般豪奢繁華的場面,身處其中的詩人怎能不為之心動?
唐代酒肆經(jīng)營促銷方式的多樣化助推了唐人嗜酒之風(fēng)。年輕貌美女子當(dāng)壚賣酒是酒肆吸引顧客的一大手段,“錦里多佳人,當(dāng)壚自沽酒”[4]64,“正見當(dāng)壚女,紅妝二八年”[1]1213,“軟美仇家酒,幽閑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當(dāng)壚”[10]324。酒肆交易方式多樣,現(xiàn)錢買賣、質(zhì)酒、以物換酒、賒貸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詩人買酒的欲望,如元稹“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11]98,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12]1580,白居易“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歸去來,頭已白,典錢將用買酒吃”[10]472。酒資雖昂貴,但由于交易的便利與酒肆獨特環(huán)境的魅力讓詩人難以忘懷,這些都極大地改變了唐代詩人的生活方式,助長了飲酒習(xí)尚,由此酒更能迅速融入詩人生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詩歌的風(fēng)貌氣質(zhì)。
文人士子在酒肆中的目的與心態(tài)多種多樣,社交宴飲中的游戲娛樂之心態(tài),因煩悶躁動而飲酒于酒肆中的逃避茍安之心態(tài),流連酒肆美姬歌舞的尋求新鮮刺激之心態(tài),舉子于酒肆中追奉宴集的阿諛奉承之心態(tài),與名詩人于酒肆中持酒論文、切磋詩藝的崇仰膜拜之心態(tài)……這些復(fù)雜的心理活動交織在一起,聚焦于酒肆這片小天地中,構(gòu)成了一幅細膩別致的唐代士人心態(tài)圖。
酒肆的社交娛樂功能決定了其廣泛的吸納性和包容性。唐代庶族地位的迅速提升更為酒肆的繁盛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作為公共場所,只要有資金的保障,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酒肆中進行飲酒消費。因此,官員、詩人、舉子、商賈、市民甚至乞討者都成了酒肆的消費者或座上客,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流動人群和廣泛的傳播交流渠道。其中文人與酒肆的密切關(guān)系更是直接促進詩歌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酒肆為士人提供交際空間,酒肆題壁詩催動詩歌傳播與欣賞,酒肆成為酒妓歌舞表演的場所及其與詩人認識交往的媒介,都使得詩人在空間與心態(tài)上與酒肆形成了有機聯(lián)系。由此,唐詩才能在酒肆文化影響下悄然變化與發(fā)展。
(一)酒肆為文人士子提供宴飲社交的理想空間
文人于酒有天然之趣好,酒肆的興盛更是助推了文人對酒的熱衷與向往。作為交際宴飲的理想空間,酒肆備受文士墨客的青睞?!岸肪圃姲倨钡睦畎琢鬟B于酒肆,常與友人在酒肆中飲酒聚會,“于任城縣酒樓,日與同志荒宴其上”[13]1512。可想而知,羈旅的士子大多都會像李白一樣把交際的場所置于酒肆之中,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中交流感情、切磋詩藝,對他們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杜甫《春日憶李白》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12]1443,詩酒交融的觀念在唐詩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酒肆中邊飲酒邊論詩更是唐人生活中的一大快事。
舉子聚集于酒肆進行宴飲社交是科舉考試時長安城中的一道靚麗風(fēng)景線。唐代的科考使得大批士子暫居京城中,一同應(yīng)舉的士人需要結(jié)交友人,請托權(quán)貴,交流感情,更需要壯大自己的聲勢?!皶r應(yīng)舉進士者,多務(wù)朋游,馳逐聲名。每歲冬,州府薦送后,唯追奉宴集,罕肄其業(yè)。”[14]3976“因天寶中,進士有東西棚,各有聲勢,稍傖者多會于酒樓食畢羅?!盵15]232可見,追奉宴集是當(dāng)時之舉子擴大交際一大途徑。聚會飲酒,交流感情需要一定的空間場所,酒肆以其條件設(shè)施的優(yōu)越性成為舉子聚宴的首選之地。有錢有勢的貴族士子選擇高檔酒肆,在這種干謁風(fēng)氣之下,地位寒微的士子也不得不聚集同道飲酒交流,這種交際或許更多了幾分悲憤與無奈。
如果說唐代詩人聚飲于酒肆,從而將詩歌與酒肆間接勾連在一起的話,那么唐代讀書人開酒肆的風(fēng)尚便是士子這一文學(xué)主體主動參與酒肆文化體系之中的具體實踐方式。據(jù)《唐語林》載:
蜀之士子,莫不沽酒,慕相如滌器之風(fēng)。陳會郎中家以當(dāng)壚為業(yè)。為不掃官街,吏毆之。其母甚賢,勉以修進,不達不要歸鄉(xiāng),以成名為期。每歲舉糧紙筆衣服仆馬,皆自成賚至中都助業(yè)。后業(yè)成八韻,唯《螗螂賦》大行。元和元年及第。李相固言覽報狀,處分廂界,收下酒旆,闔其家。家人猶拒之。[16]417
唐代文人飲酒之風(fēng)盛行,其中,蜀地飲酒習(xí)尚更是悠久濃厚。蜀地文人不僅喜歡飲酒,受西漢司馬相如之風(fēng)影響較深,很多都自家經(jīng)營酒肆。上引材料中的士子陳會以賣酒為業(yè),中舉后仍不舍關(guān)閉家中經(jīng)營的酒肆,可見讀書人與酒肆有著肇自內(nèi)心的真摯情感。
詩人愛酒,故于酒肆中往來頻繁,且酒肆作為飲酒聚會的理想空間更受文人的鐘情。酒肆中的一杯一箸、一嘆一和都在瞬間感染著詩人的心境,疲倦的身軀與畏縮的心靈在這里得以片刻的休憩。酒肆中的“游戲”讓他們暫時擺脫了外界的騷動與喧嘩,在放縱與娛樂之間找到了一個最為理想的平衡點,并盡情地沉浸于這場歡樂之中,于是詩人的心靈復(fù)活了,沉悶的詩興頓時昂揚起來,詩思奔涌,隨之而來的秀口一吐,便是整個詩酒盛唐。
(二)酒肆為酒妓藝術(shù)表演及與文人交往提供場所和媒介
詩酒唱和的雅致,固然不可缺少絲竹管弦、紅袖添香?!叭萆沱?,天性俊敏聰慧,才藝非同尋常,束高鬟,纏錦繡,紫帔紅裙,花鈿雅黃,打扮精美”[17]61的酒妓歌女自然而然成為了文人酒肆宴飲中的一大亮點?!短茋费a》載:
古之飲酒,有杯盤狼藉,揚觶絕纓之說。甚則甚矣。然未有言其法者。國朝麟德中,壁州刺史鄧宏慶始創(chuàng)“平”“索”“看”“精”四字。令至李稍云而大備,自上及下,以為宜然。大抵有律令,有頭盤,有拋打。蓋工于舉場,而盛于使幕。[18]61
作為藝術(shù)家的唐代歌妓有著天生的歌舞才華,且起初在歌舞音曲方面要接受嚴格的訓(xùn)練,“初教之歌令,而責(zé)之其賦甚急。微涉退怠,則鞭撲備至”[19]25。她們的主要任務(wù)是在宴飲中為客人助興佐飲,宴飲間的酒令游戲讓她們與文學(xué)與文人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其中酒肆作為文人宴飲的娛樂空間與歌妓表演歌舞的賣藝場所,使二者在空間上聯(lián)系起來。同時,文人與歌妓的深入交往,又讓他們在情感上貫通起來。
唐詩中有大量描寫酒肆歌妓之作。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1]2184《楊叛兒》:“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盵1]516元稹《西涼伎》:“樓下當(dāng)壚稱卓女,樓頭伴客名莫愁?!盵11]281馮袞《戲酒妓》:“醉眼從伊百度斜,是他家屬是他家。低聲向道人知也,隔坐剛拋豆蔻花?!盵20]343酒妓與文人在酒肆的遇合催發(fā)了詩人潛在的浪漫情懷與無限的詩情。
(三)酒肆題壁風(fēng)尚催動詩歌的傳播交流
唐代題壁之風(fēng)盛行,詩人們可以通過題壁詩互相了解情況、溝通感情。[21]同時,題壁作為傳播詩歌的一種快捷方式,驛館、寺院、官署,甚至妓院都留下了詩人的題壁詩,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对葡炎h》載:“崔涯者,吳楚狂士也,與張祜齊名。每題于倡肆,無不誦于衢路。譽之則車馬往來,毀之則杯盤失錯。”[22]72倡肆中尚且如此,文人往來頻繁、詩酒唱和的酒肆,題壁風(fēng)尚所帶來的傳播效應(yīng)更可想而知了。
大詩人題詩不僅能增加酒肆的文化氛圍,還能提升其文化檔次,給酒肆帶來良好的廣告效果。如初唐王績就留有題壁詩,《題酒店壁》:“昨夜瓶始盡,今朝甕即開。夢中占夢罷,還向酒家來?!盵23]57唐人書于酒肆壁上的詩歌,其內(nèi)容多與眼前事物相關(guān),即景抒情,富有真實性和觀賞性。韋莊《題酒家》正說明了這一點:“酒綠花紅客愛詩,落花春岸酒家旗。尋思避世為逋客,不醉長醒也是癡?!盵20]1293除了大詩人題詩于酒肆壁上,有些名氣較微的詩人也有這種趣好。伊用昌《題酒樓壁》:“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從玄不復(fù)玄。已在淮南雞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盵24]827鐘離權(quán)有《題長安酒肆壁三絕句》,其一云:“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24]823此類酒肆題壁詩較為通俗,正反映了唐代市井酒肆題壁之風(fēng)的盛行。
酒肆作為公共場合,任何人群都可進出其中飲酒娛樂,上至宮廷官員下至市井庶民均能在酒肆中觀賞到題壁詩,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流動傳播主體。這些詩人尤其是名詩人的詩作便從酒肆這片小天地里帶向更廣闊的空間。
唐人對于新鮮事物總是充滿了期待和向往,并張開雙手熱情接納它們。在詩人心中,絲竹管弦、輕歌妙舞固然能調(diào)適拘謹?shù)男木?,滌蕩躁動的心靈,但畢竟太單調(diào)乏味,不夠新鮮震撼。生活同樣需要鳴鏑悲笳和鼙鼓號角,需要戎馬風(fēng)塵之色,鏗鏘鏜鎝之聲,以振奮麻痹的心靈,并給感官帶來清新的愉悅和新鮮的刺激。因此,在唐代眾多的酒肆中,帶有濃郁異域風(fēng)情的胡人酒肆無疑是最受詩人歡迎的。王維《過崔駙馬山池》:“畫樓吹笛妓,金碗酒家胡。錦石稱貞女,輕松學(xué)大夫?!盵25]351元稹《贈崔元儒》:“殷勤夏口阮元瑜,二十年前舊飲徒。最愛輕欺杏園客,也曾辜負酒家胡。”[11]216這些詩都表明了唐代詩人鐘情于胡姬酒肆。胡人酒肆的主要職能是出售酒水,將西域酒水傳播至中原。與此同時,這些胡人酒肆還在無意識中充當(dāng)了傳播胡文化的有力媒介,并將胡地風(fēng)氣與唐代詩人密切聯(lián)系起來。胡人酒肆的特殊性質(zhì)與異域情態(tài)給唐代士人帶來了新鮮的感受,表現(xiàn)在詩歌上則體現(xiàn)為一種解放的氣質(zhì)風(fēng)貌和發(fā)越的精神狀態(tài)。[26]29
先說醇美的胡酒。胡姬酒肆中最吸引詩人的莫過于美味新鮮的胡酒,如張祜《白鼻騧》“為底胡姬酒,常來白鼻騧”[27]1114;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fēng)。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1]879;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胡姬酒壚日未午,絲繩玉缸酒如乳”[7]121。豐富多樣的胡酒迎合了不同人的口味,是延攬廣大詩人的一大法寶?!短茋费a》載:
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河?xùn)|之乾和、葡萄,嶺南之靈溪、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蝦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漿類酒,法出波斯。三勒者,謂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18]60
唐代長安的西市是西域胡商的最大聚集區(qū),故上引材料中的“京城之西市腔”大概也為胡姬酒肆中所經(jīng)營的一種酒品。所謂制法源于波斯的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等三勒漿,也可能是胡人傳入中原后進一步改良的品種。各種品類的西域美酒售賣于城中的大小胡姬酒肆中,并博得了詩人們的青睞,這些帶有異域風(fēng)味的酒水豐富了詩人生活,帶給詩人別樣的飲酒體驗和新奇感受,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詩人的審美情趣。
次說作為胡文化的傳播平臺。胡姬酒肆專營酒水,但其中的西域元素和新奇裝飾也散發(fā)著迷人的異域風(fēng)情。詩人在此種新鮮別致的氛圍中飲酒賦詩自然備受熏染。所以,胡姬酒肆在無意識中成了向詩人傳播胡文化的有力渠道與媒介,是唐代詩人了解胡文化、深入接觸胡文化最便利的平臺與窗口。
除了醇美的胡酒,最讓詩人難以忘懷的要屬能歌善舞、年輕貌美并極具有異域情態(tài)的胡姬了,這也是胡人酒肆的第二大賣點。這些貌美如花的胡姬在酒肆中陪侍顧客飲酒,并表演西域歌舞,彈奏胡地樂器,那些情感豐富細膩、熱衷新鮮藝術(shù)的文人自然會成為座上??汀@畎住肚坝虚拙菩小罚骸扒僮帻堥T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胡姬貌如花。當(dāng)壚笑春風(fēng)。笑春風(fēng),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盵1]428賀朝《贈酒店胡姬》:“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鏘鏘。紅毾鋪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盤出鲙鯉,金鼎正烹羊。上客無勞散,聽歌樂世娘?!盵28]808可見胡姬在酒肆中充當(dāng)了傳播西域歌舞的媒介?!疤拼杓?,幾乎沒有完全憑技藝,只是周旋于酒桌杯盤間助興,而絕然與倡優(yōu)界限分明的歌妓,其中對客人自薦枕席、服世就寢的,不用說也有很多。”[17]61施肩吾《戲鄭申府》:“年少鄭郎那解愁,春來閑臥酒家樓。胡姬若擬邀他宿,掛卻金鞭系紫騮?!盵27]957說明了一些胡姬也沾染了唐人歌妓這一習(xí)尚,自薦枕席、淪為倡優(yōu),于是胡姬與詩人的交往也不僅僅局限于酒桌之上了。
胡姬酒肆中的美酒、歌舞在這里與詩人相會,各種胡人酒具、調(diào)酒香料、西域樂器、胡服、胡帽等異域物品都一一進入詩人的視線。如李賀《將進酒》“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珍珠紅”[29]664,元稹《指巡胡》“遣悶多憑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無意獨欺愚”[11]170,王績《題酒店壁》“竹葉連糟翠,葡萄帶曲紅。相逢不令近,別后為誰空”[23]57。胡文化對詩人的熏染是多方面、立體化的。
再說“酒家胡”視野下的唐詩特質(zhì)。唐詩剛健的氣質(zhì)風(fēng)貌、解放的精神狀態(tài)是多種因素交織催發(fā)的豐美果實,但胡文化的滲透無疑是諸因素中影響較為顯著的一個。胡姬酒肆作為全面展示胡文化的窗口,且與詩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唐詩解放氣質(zhì)的形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李商隱《龍池》云“龍池賜酒敞云屏,羯鼓聲高眾樂停”[30]1684,充分表現(xiàn)了胡樂在唐代的風(fēng)行狀況。胡樂的節(jié)拍強勁有力,音響頓挫鏗鏘,《通典》謂:“胡舞,洪心駭耳,撫箏新靡絕麗”“是以感其聲者,莫不奢淫躁競,舉止輕飚,或踴或躍,乍動乍息,蹺腳彈指,撼頭弄目,情發(fā)于中,不能自止?!盵31]3615岑參在西域觀胡舞后贊賞不已:“美人舞如蓮花旋,世人有眼應(yīng)未見。高堂滿地紅氍毹,試舞一曲天下無。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且嘆。”[7]185動感的西域舞蹈給詩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更震撼著細膩多感的心靈。胡人酒肆中胡姬所表演的正是這樣一種激蕩昂揚的舞蹈,配上西域的管弦樂器,這種場面讓身處酒肆中的詩人備受熏染與振奮。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下,詩人的詩思發(fā)越、心潮涌動,再加之酒肆中濃烈的異域元素,詩人歌吟出的詩篇怎能不充滿剛毅解放的氣質(zhì)和昂揚發(fā)越的狀態(tài)?由此可見,作為胡文化的傳播媒介,并與詩人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胡姬酒肆在豐富唐詩氣質(zhì)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酒肆在唐詩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詩人心態(tài)、詩歌傳播以及詩歌風(fēng)貌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因此酒肆與唐詩發(fā)展關(guān)系密切,豐富了唐詩的風(fēng)格內(nèi)涵,推動了唐詩的發(fā)展進程。擇其要者,主要是酒肆文化影響詩歌的風(fēng)貌和詩人詩藝的精進。
(一)酒肆與詩人詩藝的精進
詩人詩歌技藝的獲得來源于多種渠道,其中唐代“論詩”風(fēng)氣盛行與歌妓傳唱詩歌所帶來的詩人競技詩藝的風(fēng)尚催動了詩人詩歌技藝的錘煉與精進。酒肆作為詩人持酒論詩的理想空間與歌妓傳播詩歌的有力媒介,無形中促進了詩人詩藝水平的提升。
唐人崇尚“論詩”,且這種詩藝的探討不拘時間地點,只要詩思大發(fā),雙方樂意。[32]351其中把酒言歡、切磋詩藝更是他們的一大樂事,如杜甫“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12]1443,馬戴“論文期雨夜,飲酒及芳晨”[27]1695,羅鄴“蜀醞天寒留客醉,隴禽天寒隔簾呼。何年期拜朱幡貴,馬上論詩在九衢”[20]843。酒肆作為詩人社交宴飲的空間,自然更是詩人把酒論詩、切磋詩藝的理想場所。三兩詩友于酒肆中持酒唱和、談?wù)撛娝嚦蔀樘拼扑林械囊坏烂利愶L(fēng)景線。
酒妓在酒肆中的歌詩傳唱不僅促進了詩歌的傳播,且催發(fā)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詩藝的研磨。據(jù)薛用弱《集異記》載:
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時風(fēng)塵未偶,而游處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詩人共詣旗亭,貰酒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dāng)?shù)人,登樓會宴。三詩人因避席隈映,擁爐火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尋續(xù)而至,奢華艷曳,都冶頗極。旋則奏樂,皆當(dāng)時之名部也。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辭多者,可以為優(yōu)矣?!薄T伶不喻其故,皆起詣曰:“不知諸郎君何此歡噱?”昌齡等因話其事。諸伶競拜曰:“俗眼不識神仙,乞隆輕重,俯就筵席?!比訌闹?,飲竟終日。[33]11
這則故事的真實性頗值得懷疑,但其中透露了三個信息,一是歌妓在酒肆中傳唱當(dāng)時詩人的名作,二是詩人熱衷聚飲酒樓,三是歌妓的傳唱能在無形中激發(fā)詩人詩藝的競技與錘煉。詩人詩歌在酒肆歌妓中的傳唱度意味著詩歌的受歡迎程度,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能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并促使詩人在平時積極研究詩歌技藝。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中云:
然而二十年間,省禁、觀寺廟、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
衒
至于繕寫模勒,賣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盜竊名姓,茍求自售。雜亂閑廁,無可奈何。予嘗于平水市中,見村校諸童,競習(xí)歌詠,召而問之,皆對曰:“先生教我樂天、微之詩?!盵11]555
第二種類型的釘子戶發(fā)生在S社區(qū)。2016年3月,S社區(qū)的整體搬遷工程正式啟動,計劃2016年11月前完成。這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抗?fàn)幜艘荒甓啵?017年5月份才同意簽約。為什么不愿意搬遷?根據(jù)訪談反饋,這個釘子戶發(fā)現(xiàn)之前在J社區(qū)的拆遷工程中,僵持到最后的居民大都可以或多或少以較高的價格簽約,因此,他認為最后簽約可獲得高額的補償款,因此一直僵持。這是一種典型的耍無賴、人心貪的釘子戶,也是拆遷過程中最常見的釘子戶。
唐詩人重視自己的詩歌傳播,且傳播的廣度更能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詩歌技藝的研磨。由此觀之,歌妓在酒肆中演唱作為詩歌一大傳播渠道也必然受到詩人的重視,并極大刺激著詩人平時詩歌技藝的錘煉,酒肆對詩人詩藝的精進便可想而知了。
(二)酒肆與唐詩的風(fēng)格氣質(zhì)
酒肆的繁盛推動了唐代酒文化的繁榮,也催發(fā)了詩人性情的涌動,表現(xiàn)在詩歌上便是浪漫發(fā)越、豪邁不羈。因此,酒肆影響了唐詩的氣質(zhì)風(fēng)貌,在初唐規(guī)則詩學(xué)向盛唐藝術(shù)詩學(xué)嬗變的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①由南朝齊梁時期至盛唐詩壇,詩歌經(jīng)歷了一個由“游戲詩學(xué)”向“藝術(shù)詩學(xué)”演進的過程,即齊梁時期的“游戲詩學(xué)”到初唐五律建設(shè)時期的“規(guī)則詩學(xué)”,到近體律詩定型的“規(guī)范詩學(xué)”,再到盛唐時期聲律風(fēng)骨兼?zhèn)涞摹八囆g(shù)詩學(xué)”。酒肆影響詩歌風(fēng)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酒肆催動酒文化的繁榮進而喚醒詩人的性情,酒肆中飲酒的獨特感受帶給詩人心境的變化,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適合酒妓表演而進行形式和風(fēng)格的改變。
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說:
我曾經(jīng)就杜甫現(xiàn)存的詩和文一千四百多首中作了一個初步統(tǒng)計,凡說到飲酒上來的共有三百首,為百分之二十一強。作為一個對照,我也把李白的詩和文一千五十首作了一個初步的統(tǒng)計,說到酒上來的有一百七十首,為百分之十六強。[34]306
五萬多首唐詩中,到處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酒之醇香,可以說整部唐詩史就是酒文化最絢美的折光點。唐詩人鐘情于酒,把酒作為詩思的催化劑,美酒入口,情涌于心,于是詩歌也散發(fā)著性情和酒香。
唐代詩人中嗜酒者甚多,如“斗酒學(xué)士”王績、“醉吟先生”白居易、“醉士”皮日休、“酒吃”焦遂以及最負盛名的“酒仙”李白。[35]濃厚的飲酒之風(fēng)讓唐人詩歌散發(fā)出純真灑脫的性情。李頎《送陳章甫》:“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盵28]981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脫鞍暫入酒家壚,送君萬里擊西胡。功名只應(yīng)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盵7]95碏許《醉吟》:“閬苑花前是醉鄉(xiāng),踏翻王母九霞觴。群仙拍手嫌輕薄,謫向人間作酒狂?!盵24]828酒刺激了詩人最敏感的神經(jīng),催動了詩人的性情與無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沒有酒肆這一媒介的連接,唐詩中怎會有這般的豪情萬丈?
酒妓在宴飲中演唱的歌詩大多取自當(dāng)時文人之作品,上文所引薛用弱《集異記》中“旗亭畫壁”的故事便說明了這一點。很多唐詩人的作品均被歌妓拿去演唱,且出現(xiàn)了許多專門寫作歌詩者,玄宗時期的康洽就是其中一位,《唐才子傳》載:
洽,酒泉人,黃須美丈夫也。盛唐攜劍來長安,謁當(dāng)?shù)?,氣度豪爽。工樂府詩篇,宮女梨園,皆寫于聲律。玄宗亦知名,嘗嘆美之。所出皆王侯貴主之宅;從游與宴,雖駿馬蒼頭,如其己有;觀服玩之光,令人歸燒欲物,憐才乃能如是也。[36]88
唐代有很多康洽這樣的詩人,他們經(jīng)常直接創(chuàng)作專門供給歌妓演唱的詩歌作品。下引李賀《申胡子歌》小序:
申胡子,朔客之蒼頭也。朔客李氏,本亦世家子,得祀江夏王廟,當(dāng)年踐履失序,遂奉官北郡。自稱學(xué)長調(diào)短調(diào),久未知名。今年四月,吾與對舍于長安崇義里,遂將衣質(zhì)酒,命予合飲。氣熱杯闌,因謂吾曰:“李長吉,而徒能長調(diào),不能作五字歌詩,直強回筆端,與陶、謝詩勢相去幾
觱
里!”吾對后,請撰《申胡子篥歌》,以五字斷句。歌成,左右人合嗓相唱。朔客大喜,擎觴起立,命花娘出幕,徘徊拜客。吾問所宜,稱善平弄,于是以鄙詞配聲,與予為壽。[29]244
這則小序詳細地描述了詩人在歌妓催動下為其寫作歌詩的過程,歌妓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李賀創(chuàng)作的體式和風(fēng)格。申胡子即為胡人,花娘也有可能為朔客所豢養(yǎng)的精通音樂詩文的歌妓,所以此詩的創(chuàng)作也受到了胡文化的影響。此外,許多詩歌被歌妓拿來入樂演唱時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文字改動,如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yīng)教》:“楊子談經(jīng)所,淮王載酒過。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盵25]22歌妓改編為《昆侖子》:“揚子譚經(jīng)去,淮王載酒過。醉來啼鳥換,坐酒花未多。”這些為入樂演唱而進行的文字易換也影響了詩歌的風(fēng)貌和神韻。
在酒肆文化的影響下,詩人審美觀念、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改變,詩歌技藝的精進與詩歌風(fēng)貌的嬗變都在悄然進行著??梢哉f,正是詩歌與酒肆偶然的遇合才使唐詩于無形中發(fā)展演進,給人以更加新鮮的感受。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謂:“唐詩色澤鮮妍,如旦晚才脫筆硯者;今詩才脫筆硯,已是陳言?!盵37]478唐詩的這份可貴的新鮮感在一定程度上脫胎于唐代繁榮的酒肆文化的母體,酒肆所帶給唐詩的正是這樣一片富有生機的活水源泉。
酒肆的繁盛催動了唐代酒文化的繁榮,酒肆中新鮮的飲酒體驗和別樣的娛樂感受更催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與詩情。在酒肆歡娛的宴飲和美妙的歌舞中,詩人被束縛的自由與天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解放。因此,唐代發(fā)達的酒肆文化在帶給詩人新鮮審美感受的同時,于潛移默化中深刻影響著詩人的精神氣質(zhì)、創(chuàng)作心態(tài)和審美觀念,并進一步推動了唐詩剛健氣質(zhì)的生成和詩人詩歌技藝的精進,酒肆文化于唐詩藝術(shù)精神形成的功績可謂昭然著明。憑藉酒肆這一媒介,詩與酒在空間中遇合,天然的聯(lián)系又促發(fā)了它們在氣質(zhì)上相互調(diào)和,于是詩酒交融,詩花綻放,唐詩在這方天地中走向了嶄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锳詹.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2]黎虎.唐代的酒肆及其經(jīng)營方式[J].浙江學(xué)刊,1998,(3):104-109.
[3]張舜民.畫墁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陸龜蒙.甫里先生文集[M].宋景昌,王立群,點校.開封: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1996.
[5]吳在慶.杜牧集系年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6]林庚.中國文學(xué)簡史[M].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07.
[7]陳鐵民,侯忠義.岑參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權(quán)德輿.權(quán)德輿詩文集[M].郭廣偉,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陶敏,王友勝.韋應(yīng)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白居易.白居易集[M].顧學(xué)頡,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79.
[11]元稹.元稹集[M].冀勤,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
[12]謝思煒.杜甫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3]昉李.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14]昫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5]段成式.酉陽雜俎[M].方南生,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1.
[16]周勛初.唐語林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7][日]石田干之助.長安之春[M].錢婉約,譯.北京:清華大學(xué)出版社,2015.
[18]李肇.唐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9]棨孫.北里志[M].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
[20]焮陳貽.增訂注釋全唐詩:第四冊[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1.
[21]吳淑玲.唐代驛傳與唐詩發(fā)展之關(guān)系[J].文學(xué)遺產(chǎn),2008,(6):36-46.
[22]范攄.云溪友議[M].揚州:廣陵書社,1983.
[23]王績.王無功文集[M].韓理洲,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4]焮陳貽.增訂注釋全唐詩:第五冊[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1.
[25]陳鐵民.王維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7.
[26]余恕誠.唐詩風(fēng)貌(修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7]焮陳貽.增訂注釋全唐詩:第三冊[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1.
[28]焮陳貽.增訂注釋全唐詩:第一冊[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1.
[29]吳企明.李長吉歌詩編年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0]劉學(xué)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增訂重排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4.
[31]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2]吳淑玲.唐詩傳播與唐詩發(fā)展之關(guān)系[M].北京:中華書局,2013.
[33]薛用弱.集異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0.
[34]郭沫若.李白與杜甫[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2.
[35]葛景春.李白與唐代酒文化[J].河北大學(xué)學(xué)報,1994,(3):50-58.
[36]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M].北京:中華書局,1989.
[37]朱彝尊.靜志居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0.
(責(zé)任編輯王昕)
The Boite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ng Poetry
YU Shuai-shuai
(School of Arts,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Developed boite culture in the Tang Dynasty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oet's mentality,aesthetic ideas and poetic style.As a social entertainment,the boite provided ideal exchange place for a great variety of poets.In the boite,the performance of sinning girls had links with poets;the wallscribed poems promoted the exchange,spread and appreciation of popular poetry.In particular,the boite run by men of letters made poems associate closely with the boite.At that time,the wine shops run by the Hu people rose gradually;the Hu culture with singing girls in the wine shops as the intermediary agent penetrated into the life of the Tang people,brought poets fresh aesthetic feeling,and influenced their creation psychology and poetic style.Boite culture enhanced the formation and vigor of the Tang poetry, raised the level of the poet's creation,giving a great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ng poetry.
the Tang Dynasty;boite;poet's mentality;development of the Tang poetry
I207.22
A
1673-1972(2017)04-0015-07
2016-12-10
于帥帥(1991-),男,江蘇豐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隋唐詩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