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喜歡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作品,喜歡的不僅僅是他文字的唯美與意蘊,更喜歡的是他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與大徹大悟。他曾說:“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開,人在草木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層境界太高了,天人合一,代表著人與自然世界的和諧共處,也就是指人應該回到草木中間去,若沒有真切體驗,是悟不出此番人生道理的。一個人倘只與物質打交道,物欲便沾染周身,蒙蔽內心窗扉。要捅開這層紗窗,必須接觸草木,吸納草木的靈氣,才能通悟人生之理。
當下“回歸自然”是一個時尚的生活追求,這里所說的“回歸”,我想就是盡量遠離紅塵俗世的喧囂,回到草木中間去??茨切┉h(huán)境優(yōu)美的住宅小區(qū),看那些綠地如茵的城市綠化,看那些種花植草的天井陽臺,無一不在表達著人們要回歸到草木中間去的心情。而那正努力從窗臺延伸到辦公樓外的一抹吊蘭,更讓人看到了這種回歸心情的迫切。于丹說:“我們不如用一種樸素的方式,讓茶回來。人回草木間,茶歸民生里,人要回來,茶要回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要回來?!痹谀贻p人中間,碳酸飲料征服了大多數(shù)人的口腹之欲;在小資中間,咖啡成了高貴優(yōu)雅的象征。茶,這生于中華的飲品,卻漸漸被國人所拋棄。于丹在呼喚,與其說是在呼喚茶的回歸,不如說是在呼喚一種精神面貌的回歸。中庸之道歷來是國人為人處世的圭臬,而這個“茶”字之妙,便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間,草木之中,不偏不倚,不驕不躁,做個道德自律的人。茶之樸素,茶之清雅,茶之淡泊,便是人之樸素、清雅、淡泊。
人在草木間,這樣的日子才真正愜意舒適。離開草木的滋潤,躁動、焦慮便附著于肉體,進而精神干竭,整個人也變得病懨懨,無趣于塵世生活。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身心為天地靈秀所浸潤,雙眸里充滿了詩情畫意,仿佛久病得醫(yī),愜意無比。而偏偏這肉體不能時刻與那草木相處,居于水泥筑造的城市里,何以排解內心的彷徨。
打起背包,時常遠足,是我們現(xiàn)代人接觸草木的一種方式。前年夏天,到山上游玩。放眼望去,見滿山都是郁郁蔥蔥的草木,輕輕嗅一下,甜甜潤潤的清氣里隱約摻雜著遠處的花香。山腳下,有幾棵古老的銀杏樹,斑斑駁駁的枝干上寫滿了歲月滄桑。每一棵都如撐開的綠絨大傘,茂盛的枝葉遮天蔽日,使得山前綠樹如蓋,濃蔭匝地。那一刻,在這樣濃密的清幽里,我簡直要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是入山的一個游人?還是也靜止成了山前的一棵樹?一株草?如果,世間的一草一木,一人一花,都能安然如此,靜靜置于屬于自己的一隅,寂靜歡喜,溫柔相伴,該多好!
人在草木間,既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生存智慧,也包含了中華哲學思想的底蘊,更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中醫(yī)的精髓。
有些人認為中醫(yī)用的藥要么是一些枝枝葉葉的草木,要么是一些平常常吃的常見的蔬菜、糧食。這些平平常常的東西怎么能治病呢?有科學依據(jù)嗎?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并不難,我們先從中醫(yī)的起源說起。中醫(yī)源自于遠古的蒙昧時代,它是緊接著中華最原始的哲理而誕生的。中醫(yī)是依靠自然經驗而產生:古人因為吃了一些食物而產生不適,所以會去尋找另一些食物用以中和先前的不適,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經驗。這種經驗其實每個人種都有,甚至某些高等動物也會這樣做,所以原本沒什么稀奇的。但自中華的最原始的表達自然的哲理誕生后,卻很好地跟以上的經驗結合了起來,從而產生了中醫(yī)。所以,“中和”自身的不適就是中醫(yī)治病的哲學依據(jù)。
“人在草木間,與自然世界的和諧共處,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边@是確保人身健康的前提。《靈樞?歲露論》云:“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古代先賢以其獨特的智慧發(fā)現(xiàn)了“人與自然相通應”的時空觀,準確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人的生理變化和疾病譜的異動。近年來,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水源、大氣遭污染,致使氣候變暖,沙塵暴肆虐,洪水泛濫,自然災害頻發(fā),疾病譜亦隨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近幾年泛發(fā)全球的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不都是明顯的例證嗎?
當人體出現(xiàn)種種不和諧時,中醫(yī)治病養(yǎng)生的基本方法是重于“調”,把“不和諧”狀態(tài)調整為“和諧”狀態(tài)。如何“調”呢?不是像西醫(yī)那樣將不良因子導致的病變臟器拿掉,而是疏導或減壓。當然,這里的病變主要指的是功能性的,那么,怎么疏導減壓呢?中醫(yī)積累了幾千年的臨床實踐技能和攻略,用草木藥物組成的方劑,通過祛寒解表、滲濕瀉熱、活血化瘀、理氣散結、化痰祛邪、益氣養(yǎng)血、滋陰溫陽、扶助正氣等方法凈化臟腑環(huán)境、協(xié)調臟腑關系?;蛲ㄟ^針灸、推拿、氣功、飲食、精神療法,疏通經絡,調節(jié)機體平衡,祛邪扶正,亦可充分發(fā)揮這一作用。這是從小處著眼解決現(xiàn)實存在的疾病狀態(tài),展現(xiàn)中醫(yī)“和諧觀”在治病過程中獨特的優(yōu)勢和魅力。
看來,人在草木間,與自然和諧共處,這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愜意,還是保證我們身體安康的前提!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何理由不親近草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