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龍
一個落雪的冬夜,兒時農(nóng)村的老土屋里,晚飯后,奶奶為了省電,點亮了道柵那盞昏黃如豆的煤油燈;父親則冒雪從院里的苞米樓子里,端回了幾筐的苞米穗子倒在屋地上。大笸籮就放在屋地中央,父親找來苞米镩子,母親找來小板凳,把我和弟弟叫過來,全家人圍在一起搓苞米粒,以備作豬食用。
我手里拿著苞米穗子,搓著搓著,只過了一個小時,上眼皮和下眼皮就開始“打架”。奶奶看見了,為了不讓我和弟弟犯困,便干咳嗽一聲,給了我們一個支會兒,然后就開始給我們講起了故事。
奶奶憋著嘴,裹著煙袋鍋,吐出了一團煙霧,煙霧在小屋散開,故事也就上演了……
話說很早很早以前啊,冬天不下雪,下的全是白面。那時的人們不種莊稼,也不愁吃的。每當天上下白面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拿著笤帚和簸箕出來,把下在地上的白面收回去,裝進面袋子里存起來,天天吃白面饃饃。
一次,天上剛下完白面,村里就來了一個白胡子老頭。他柱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到一戶人家的門前,敲門討要吃的。這家主婦不滿周歲的孩子正在拉屎,又見有老頭前來要飯,就有些氣憤,拿了一張鋪在炕上被孩子拉上屎的大餅,賭氣地塞在白胡子老頭的懷里。當她轉(zhuǎn)身關門時抬頭一看,只見那白胡子老頭架起騰云,升上半空,大餅已扔在了地上。這個主婦見此光景,大吃一驚……
打那以后,天上再也不下白面了,冬天一個勁兒地下大雪,一場接著一場;人們開始挨餓受凍,死了好多人。村里有一條大白狗,很有靈性,見人們遇到災難了,就想法子搭救。于是,大白狗頂風冒雪跑向西天,到如來佛祖那里求救。佛祖念它忠誠侍主,為解民眾饑荒,吃盡千辛萬苦,就賜予它五谷糧種。臨走時,佛祖才如實相告:“我派神仙下凡私訪,見人間竟如此糟蹋糧食,必須受到懲罰。從今后,叫狗吃飯,人吃屎?!贝蟀坠穾е骞燃Z種,急忙趕回東土,它救人心切,一路勞累,竟把佛祖的囑咐記反了,它告訴人們說:“佛祖說了,從今后人吃飯,狗吃屎?!睆哪且院螅藗儾砰_始種植五谷雜糧,才有了飯吃。狗就只有吃屎的份兒了。為了感謝狗的恩情,每年除夕夜,有狗的人家吃飯時,會把狗叫到屋里,扔幾個餃子給狗吃。因為人們吃的糧食是狗討來的。
兒時那個貧乏、枯燥的年代,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冬夜里,我們?nèi)胰嗽谀棠桃欢斡忠欢捂告竸勇牭墓适屡惆橄?,搓完了一年口糧的苞米,扒完了一捆捆用來納鞋底捻細繩兒的蔴桿兒,那些入耳入心的故事,有喜樂也有哀怒,像春天細細的雨絲,帶著永遠的清澈和光鮮,簌簌地潤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F(xiàn)在,每當回想起來,心中就會涌出一股暖流,是那么溫馨,那么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