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鳳
(江蘇省啟東市百杏中學,江蘇 啟東 226200)
培養(yǎng)初中生物理實驗能力探微
徐 鳳
(江蘇省啟東市百杏中學,江蘇 啟東 226200)
實驗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不管是基礎知識、定律,還是基本原理、概念,都離不開物理小實驗.在教學實踐中,生動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識的形成及其發(fā)展過程,為學生深入探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不僅激活了學生的亢奮神經,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本文作者緊密結合教學實際,暢談了提高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有效途徑.
觀察;操作;物理;渠道;分組;探究
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想學生所思,給學生所求,不斷優(yōu)化物理實驗環(huán)節(jié),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觀察既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關鍵環(huán)節(jié),又是學生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重要門徑,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應該把握三大細節(jié):
(1)強化觀察實驗的敏感性.所謂觀察實驗的敏銳性就是指善于捕捉到比較隱蔽、刺激性不強、呈現(xiàn)時間短暫的現(xiàn)象,學生在觀察時只有具備較強的敏感性銳性,才能正確認識實驗中本質性的東西.
(2)注重觀察實驗的領悟性.觀察實驗的領悟性是指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分類和比較,最終找出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并總結出規(guī)律.假如學生的觀察不與認知結構相互掛鉤,那往往出現(xiàn)“視而不見”的現(xiàn)象.
(3)突出觀察實驗的動機性.所謂觀察的動機性就是指學生能對結構比較復雜的物理對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深層次了解實驗的全過程.
物理實驗渠道千變萬化,除了課堂上實驗外,我們還可以激勵學生利用家中廢棄材料自制器材,開展一些小實驗,從而讓他們在實驗探究活動拉近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不斷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把握初中物理實驗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為了高效達成具體實驗目標,可以嘗試分組實驗.由于學生的身心特特點和學習的基礎差異較大,因此,我們在分組時首先要堅持“好、中、差”搭配的原則,從而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目的.其次,巧妙、合理、科學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各自實驗有條不紊的進行.譬如,我在執(zhí)教《電功率》一課時,先為學生分組實驗提出問題:“同學們,功率一樣的燈泡在下半夜時比傍晚用電高峰時明顯亮的多,請問到底哪些因素與燈泡的亮度有關?”話音剛落,不少立即進行思索,他們普遍認為這燈泡的亮度和電流有關.我當時沒有予以點評,而是要求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在一個串聯(lián)電路中,仔細觀察兩個規(guī)格不同的燈泡,看到底哪一個燈泡更明亮.同時,我針對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進行簡明扼要的點撥:若電流相同,但燈泡亮度不同,說明電流影響點燈亮度的唯一因素.有些學生很快會想到借助并聯(lián)電路進行實驗,從而很自然地發(fā)現(xiàn):原來在串聯(lián)電路中比較暗的燈泡現(xiàn)在又比另外的燈泡亮了.
物理知識涉及到的定理、概念、規(guī)律比較抽象,對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因此,如何把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可以通過自制或者收集一些直觀教具,既可以在課堂上演示,也可以安排學生直接操作,從而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于學生的眼簾,為他們從感性認識向理想認識飛躍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例如,我在講授“大氣壓強中的抽水機”時,由于抽水機內部工作過程不易觀察(不透明),我就土法上馬,用透明的百事可樂瓶制作成一個活塞式抽水機模型,在講臺上直接演示抽水過程,并在兩個閥門分別染上了黃綠兩種顏色,學生不僅看到了活塞上下運動的現(xiàn)狀,而且觀察到了兩個閥門的閉開情形,從而讓他們了解了抽水機內部的工作原理和壓強變化,為實現(xiàn)“理感飛躍”奠定了基礎.
煙霧繚繞無常形,教學革新無定法,把握實驗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實驗教學的每一個細節(jié),充分突顯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為構建百杏特色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模式努力奮斗.
[1] 王浩.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的教學策略[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11).
[2] 楊文娟.結合生活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3).
[責任編輯:閆久毅]
G632
A
1008-0333(2017)29-0063-01
2017-07-01
徐鳳(1970.5-),男,大學本科,江蘇省啟東市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生物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