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昆
上個星期天,我們一家去鄉(xiāng)下參加了表弟的十歲生日宴會。
第一次體驗鄉(xiāng)宴,我看什么都覺得新鮮。后院廚房里,一屋子人忙得不亦樂乎???,那口鍋比嬰兒的澡盆還大!鄉(xiāng)宴的大廚不僅要有好廚藝,還得有好臂力,不然,咋翻動這么大一鍋菜呢!大鍋配大灶,燒灶用的是木柴,灶煙熏得我睜不開眼睛。但添柴的師傅似乎和孫猴子一樣,早已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練就了火眼金睛,根本不在乎這一股股“煙魔”。
往里走,一座“寶塔”矗立在眼前,原來是一疊蒸籠。每個蒸籠的直徑大約有一米,這么大的蒸籠疊了七八層高,真壯觀!我正想湊近看看,白色的水蒸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我涌來,我仿佛置身于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
再往里走,好一陣乒乒乓乓的聲音。原來是師傅們在一個超長的案板上切菜剁肉哩?!班赅赅辍?,大把大把的蔥眨巴眼就變成了一座“蔥花山”;“咚咚咚”,大塊大塊的豬肉,魔術(shù)般地變成了肉條,變成了肉丁,變成了肉末……看得我眼花繚亂。
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不知誰喊了一嗓子“開吃”,宴席正式開始。上菜的人,兩手不閑,把盤子托得老高,走馬燈似的在席間穿梭。桌上的菜撤下了一盤盤,可轉(zhuǎn)眼又上來了一盤盤。雖然說盤子不怎么精致,但是每一盤菜都堆得老高,真是“豐年留客足雞豚”??!
我們正吃得歡,一場暴雨不請自來。還好,飯桌都擺在臨時搭起的雨篷下??娠L(fēng)越來越大,雨越下越猛,雨篷有些搖搖欲墜了。客人們放下筷子,有的拿來尼龍繩,重新綁定加固雨篷;有的找長棍頂起雨篷,讓積水及時流走;有的把桌椅盡力往里面移;有的拿毛巾擦干淋濕的桌椅……大家一邊忙,一邊大聲說笑打趣:“這雨還真會湊熱鬧!”“它來,是專門為了給這宴席加一味嘛!”……
好一場別有趣味的鄉(xiāng)宴!
(指導(dǎo)教師 王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