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濰坊市坊子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濰坊 261200
灰指甲又稱為甲癬,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真菌引起,臨床表現為病甲渾濁、勾甲、甲面凹凸不平、變色、增厚、變脆易碎等。目前灰指甲主要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藥物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需要長期大量的服藥,而且不良反應較多、遠期療效欠佳。研究發(fā)現,中藥苦參芩連方聯合伊曲康唑治療灰指甲療效顯著,可直達病灶、標本兼治,有效提升了治療效果,且降低了復發(fā)概率,但是該結論有待驗證。因此,該研究以2015年8月—2016年8月該院收治的灰指甲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中藥苦參芩連方聯合伊曲康唑在灰指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復發(fā)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灰指甲患者16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80例,其中男34例,女 46 例;年齡 17-75 歲,平均(41.32±3.65)歲;共有病甲276個,平均每例患者3.45個;手指病甲122個,腳趾病甲154個。觀察組80例,其中男35例,女45 例;年齡 16~77 歲,平均(41.53±3.58)歲;共有病甲278個,平均每例患者3.48個;手指病甲120個,腳趾病甲158個。所有病甲均經鏡檢、真菌培養(yǎng)、組織病理檢查等確診為灰指甲,排除糖尿病足患者、短期內使用其他灰指甲藥物者、對該次藥物過敏者及認知功能障礙者。該研究在倫理委員會批準、監(jiān)督下進行,患者對研究方案等知情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伊曲康唑治療:給予伊曲康唑膠囊(國藥準字 H20020367)口服 200 mg/次,2 次/d,連續(xù)服用7 d為1個療程,停藥3周后開始下一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觀察組給予中藥苦參芩連方聯合伊曲康唑治療:自擬中藥苦參芩連方為中藥苦參60 g、土茯苓 30 g、當歸 30 g、黃芩 30 g、黃柏 30 g、黃連 30 g、蛇床子 30 g、白鮮皮 15 g、金銀花 12 g、連翹 18 g、紫花地丁 18 g、防風 18 g、菊花 12 g、甘草 30 g,以白醋5 000 g浸泡3 d后使用。每次取200 mL藥液加入2 000 mL 60℃熱水中泡手(足)30 min,將病甲泡軟后用修腳刀盡量刮除,2次/d,連續(xù)使用3個月。
①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②停藥1年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回訪,比較2組復發(fā)率。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 t檢驗,采用(±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痊愈67例(83.75%),有效13例(16.25%),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49例(61.25%),有效29例(36.25%),無效2例(2.5%),總有效率為97.5%。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痊愈患者占比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觀察組患者停藥1年后有1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1.25%;對照組患者停藥1年后有11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13.75%,2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灰指甲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伊曲康唑是一種合成的廣譜抗真菌藥,對皮膚癬菌、酵母菌、曲霉菌屬等均有顯著的抗菌作用,臨床廣泛應用于花斑癬、皮膚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婦科念珠菌病等。但是由于灰指甲感染的真菌直達甲板之下,伊曲康唑難以根治,因此該院采用中西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效果理想。中藥苦參芩連方的藥物包括苦參、土茯苓、當歸、黃芩、黃柏、黃連、蛇床子、白鮮皮、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防風、菊花及甘草。其中黃芩、黃柏、黃連、紫花地丁、土茯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連翹、金銀花清熱解毒、消炎退腫;菊花、防風、白鮮皮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苦參、蛇床子清熱燥濕、祛風止癢、殺蟲利尿;當歸抗炎鎮(zhèn)痛、補血活血;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白醋浸泡后藥效更易吸收,共奏清熱燥濕、祛風解表、消炎退腫、活血療瘡、止癢鎮(zhèn)痛之效。此外將病甲泡軟后清除,有利于直達病灶、標本兼治。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患者,但是觀察組痊愈患者占比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停藥1年后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中藥苦參芩連方聯合伊曲康唑治療灰指甲療效理想,治愈率較高,且停藥后復發(fā)率較低,值得推廣應用。
[1]周家梅,陳硯香.祛癬止癢洗液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角化型足癬療效觀察[J].中國真菌學雜志,2015,10(3):168-170.
[2]張丹霞,陳惠英,賴東梅,等.硝酸咪康唑/糠酸莫米松成膜凝膠治療濕疹的療效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9):138-139.
[3]羅青華,周茂松.聯苯芐唑與硝酸咪康唑治療嬰幼兒皮膚念珠菌病療效比較[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6,48(5):525-527.
[4]陳樹新,蔡先東,陳翠環(huán),等.硝酸咪康唑溶液對白色念珠菌的體外抑菌作用研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8-60.
[5]石華,王勁風,曲生明,等.伊曲康唑膠囊聯合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體股癬療效觀察[J].中國真菌學雜志,2010,5(1):29-30.
[6]陸紅玉,馮小劍,程晨.三酸散與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足癬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9):42.
[7]王麗隨.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療86例尿布接觸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10,22(11):121-122.
[8]周培媚,蘇曉杰,路永紅,等.鹽酸布替萘芬軟膏治療淺部真菌病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23(8):537-538.
[9]李春陽,蘇英,白義杰,等.布替萘芬擦劑治療足癬67例的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1):38-40.
[10]冉玉平,陽眉,李桂明,等.1%鹽酸布替萘芬軟膏治療淺部真菌病隨機單盲對照多中心臨床試驗[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2(10):64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