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香
(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學,福建福州350007)
低年級學生互評能力提升探究
朱水香
(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學,福建福州350007)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間的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課堂上將評價權交還給學生,為他們創(chuàng)設評價的機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教學中,可以用聽一聽,想一想,學一學,練一練等方法,真正提高低年級學生的互評能力。
聽;想;學;練;互評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痹谡Z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評價權交還給學生,為他們創(chuàng)設評價的機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然而,目前課堂評價多半停留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學生之間的評價很少,少量的生生互評也只停留在“對與不對”這簡單的評判上。如何從低年級開始一步一步地培養(yǎng)學生的互評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都有進一步的提升呢?下面,筆者就根據(jù)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
傾聽是評價的前提。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們常常會碰到站起來發(fā)言的學生還沒回答完,便有個別學生迫不及待地在要求回答,根本不顧自己的想法是否與大家一樣;也有學生干脆不聽,做起小動作來。學生沒有養(yǎng)成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的習慣,當然也就不能對同伴的發(fā)言作出評價,更無法參與交流。為了讓低年級的學生養(yǎng)成傾聽的習慣,平時教學中,筆者特別注意:
1.教師示范引領
當學生發(fā)言的時候,教師的目光給與特別的關注,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時時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加以回應,如“面帶微笑、點頭、期待的眼神、驚訝、驚喜、恍然大悟”等。有時還說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語:“我理解你的話”“我被你說服了”“你說得有道理”等。這樣不但會使發(fā)言的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而教師良好的傾聽習慣,也給學生作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也讓學生明白“聽”的具體要求:努力做到耐心、細心、專心、用心、虛心,他們會采用同樣有活力的傾聽策略,傾聽他人的發(fā)言。
2.學生榜樣輻射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讓學生意識到傾聽的可貴性。在傾聽學生發(fā)言的時候,筆者注意環(huán)顧四周,以了解學生聽的質(zhì)量,并對認真傾聽的學生及時表揚,對注意力分散的學生予以提醒。如:“你瞧,老師特別喜歡她認真傾聽的樣子,多美呀;從你專注的眼神中,老師看出了你是個懂得尊重別人的學生;他很認真聽講,我們都喜歡和他交朋友;很好,你都聽懂了,看來,一雙靈敏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边@樣,教師課堂上常常對那些認真聽別人發(fā)言的學生大力加以表揚,其他同學漸漸地也會效仿他,也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夸贊。學生們自我對照、自我提醒。榜樣使同學們的積極性都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一個比一個聽得認真了。
3.集體快樂分享
為了讓學生體驗到認真傾聽的快樂,筆者固定每周安排一次聽說訓練課。小組競賽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有聽記游戲,有“聽故事我回答”,有“大家都來聽我說”等。因為游戲和故事都是學生們喜歡的活動,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特別爭強好勝,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能促進他們互相提醒,當同伴傾聽不認真的時候,同桌會輕輕拉他一下,或用眼神示意他,久而久之,學生們在精彩的集體活動中獲得成功,真切地享受到專心傾聽帶來的快樂。
思維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外部現(xiàn)實的反映;語言則是實現(xiàn)思維、鞏固和傳達思想的工具。歌德說過:誰沒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平時教學中,總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回答問題很膚淺,抓不到點上;有些學生答非所問,還有些學生甚至默不作聲;究其原因:有的是沒有思考;有的是沒有很好的思考,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怕說錯;也有的是無法把自己的想法準確地說出來。針對這些現(xiàn)象,課堂上,筆者讓學生們探究問題時都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鼓勵學生從多方面找原因,找答案,增加思考的深度。
例如:教學《小鹿的玫瑰花》這課,筆者讓學生們思考:“小鹿的玫瑰花到底有沒有白栽,為什么?”每個人都要說出自己的理由。學生們通過閱讀,深入思考后,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有的一開始說,小鹿的玫瑰花白栽了,自己栽得那么辛苦,一朵都沒見著;有的說,小鹿的玫瑰花讓周圍的環(huán)境更美了,他美化了環(huán)境呀,應該沒有白栽;有的說,不對,小鹿雖然自己沒看到,可別人看到了,大家都夸他玫瑰美呢;還有的說沒有白栽,小鹿的玫瑰花已經(jīng)給伙伴們帶來快樂了,怎么說白栽呢……”
可見,在說之前有必要讓學生先想一想,做好充分準備,甚至先打好腹稿。這樣就不用擔心無話可說,表達也會更有條理,同時,老師對學生的發(fā)言應毫不吝嗇地給予充分肯定,樹立評價的信心,學生們一旦有了自信,就敢于發(fā)表意見。因此,對同伴的評價就更大膽了。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間有效的評價必須是有針對性、條理性、邏輯性。而低年級學生的評價往往是零星的、膚淺的,如果學生只會使用“好、真棒、不對、錯了”等簡單的詞匯進行評價,就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導評價的深入。因此,在學生進行評價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地指導學生評價的方法,使學生行之有法,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評價能力。
1.“優(yōu)點+不足”評價法
為了使學生的表達更規(guī)范、更有條理,被評的學生更易接受。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評價同學,先評優(yōu)點,再評缺點。說缺點時,鼓勵用激勵性的語言使同伴樂于接受意見并改正。
例如:在教學拼音字母“p”的書寫時,筆者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學生筆畫的書寫位置不夠準確。因此就挑選了一份有代表性的投影出來讓大家點評。一開始,只見小伙伴們炸開了鍋、七嘴八舌地爭著答道:“哇擦,錯了,錯了!不對,字太小了!哈哈,還寫歪了——”,只見被評的學生紅著臉低下了頭。我趕緊引導道:學生們,你們都很會觀察,有一雙發(fā)亮的眼睛,真了不起!但如果能用欣賞、鼓勵的方法評價,相信XX同學更會樂于接受你們的建議,也會非常感激你們的幫助。這樣吧,我們換一種評價,按照先說優(yōu)點,再說不足這樣的方法來評。比如:“XX同學p的樣子寫對了,兩筆寫成,只可惜半圓太小了些,要是能占滿格就好了?!苯又?,筆者轉(zhuǎn)向被評的同學,詢問道:“XX同學,你覺得老師的評價有道理嗎?你是否愿意接受呢?”只見他激動地點了點頭。于是,筆者就讓全班同學也學這樣評評看。學生們經(jīng)過思考后,也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他p所占的格子寫對了,要是第一筆豎能寫直一些更好看”;有的說:“你寫得很認真,記住了,豎不能碰到第四條線哦”;有的說:“我看出你的筆畫是對的,希望寫完后還要認真檢查?!睗u漸地,XX同學不再低著頭,他聽著同學們真誠的評價,越發(fā)認真地看著黑板上的投影,還不時露出會心的微笑。筆者走到他的身邊,摸著他的頭說,大家對你的評價你樂意接受嗎?他開心地點了點頭。
2.“看法+原因”評價法
俗話說,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學生間的評價只是停留在簡單相互肯定或否定上,就很難會有說服力,同伴們也不會輕易接受,更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為此,在學生進行互評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評價的要領,教給學生“看法+原因”的評價模式,即在開始評價時,學生先要表達自己的見解,然后再說出為什么自己是這樣認為的。這樣的評價模式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較為常用,可以通過強化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此評價的方法。
3.肢體暗示評價法
肢體是一種無聲的形象語言,它能給人溫暖,給人力量,給人奮進,能蕩開學生渴求賞識的心扉,激發(fā)其進步的熱情。科學數(shù)據(jù)表明:信息傳遞形式=7%的詞語+38%的聲音+55%的面部和體動。有時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卻能與同伴產(chǎn)生情感的交融,獲得“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引導學生相互評價時,教師也可教給學生運用肢體語言加以評價的方法。如:同伴精彩的發(fā)言后可鼓鼓掌、豎豎大拇指;同意同伴的看法可點點頭、用手勢打打勾;同伴缺乏自信時可眨眨眼,握拳加加油;合作成功時可握握手、伸手擊擊掌等。讓美妙的肢體暗示,消除課堂的緊張,調(diào)節(jié)學生們的情緒,也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碑攲W生掌握了評價方法后,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條件。搭建訓練平臺,使人人都有機會參與評價,靈活運用多種評價方法,在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中暢所欲言,把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間不僅樂于參與評價,還做到善于評價。
例如,《小柳樹和小棗樹》一課,抓住人物的對話指導朗讀,用不同語氣表現(xiàn)角色的不同性格,這是教學的重點。教學時,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柳樹,讀小柳樹說的話。(出示:“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師:哪位小朋友愿意扮演小柳樹,來讀一下她說的話?
生1:讀小柳樹說的話。(語調(diào)平淡)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誰來評一評?
生2:他讀得不錯。
師:哦,你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能說說為什么認為他讀得不錯嗎?能用之前學過的“看法+原因”方法評價一下嗎?
生2:(忽然明白)我認為他讀得不錯。是因為他沒有加字和漏字,讀得很通順。
師:很好。(鼓掌)你把對他的看法和原因都完整地表達出來了,讓他知道了自己的優(yōu)點,也讓其他同學聽得明白,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感謝你的。學生們,以后評價同學的時候記得用上“看法+原因”的方法把話說清楚哦。誰也能用這方法來評價一下他的朗讀?
生3:我覺得他讀得沒感情,因為小柳樹說的話要大聲一點。
師:真行,你能完整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原因。但你能告訴他為什么要大聲點嗎?
生3:我覺得小柳樹那時候很驕傲,就得讀得大聲點兒。
師:那你讀讀看。
生3:(該生聲調(diào)高昂地讀)
師:哦,你同意他的評價嗎?
生1:(點點頭)她讀得小柳樹有一點點驕傲了,如果能加上表情就更好。
師:你真聰明!能用上之前學習的“優(yōu)點+不足”的方法進行評價。其他同學呢?
生4:我也覺得小柳樹很驕傲。她認為小棗樹彎彎曲曲的,一點也不好看,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師:很好,你還能聯(lián)系到前一句說出了看法和原因。你來當當這棵驕傲的小柳樹讀一讀。
生4:(這一次不但音量大,還露出了驕傲的神態(tài))
學生:(全班掌聲響起;有的不住點頭;還有的豎起大拇指。)
生4:(幸福地笑了)
師:謝謝你,讓大家看到了那棵驕傲的小柳樹。小朋友們能猜猜他為什么會讀得這么好嗎?
生5:我猜你肯定把自己當作小柳樹了。
生6:我猜她讀得時候頭腦里在想象小柳樹驕傲的樣子……
片段中,筆者讓學生們運用學過的評價方法對同伴的朗讀作出評價,學生們各抒己見,評得頭頭是道,有的用上“看法+原因”,有的用上“優(yōu)點+不足”,有的用上肢體語言評價等。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法,積極主動與伙伴們互動,相互欣賞,相互促進,活躍了思維,提高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讓語文課堂更加鮮活起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聽一聽、學一學、想一想、練一練,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豐富評價的有效手段,營造評價的愉悅氛圍,掌握評價的常用方法,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互評能力。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張敏.學生評價的原理和方法[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3]楊金敏.調(diào)動學生互相評價的興趣[J].小學語文教師,2013(11).
(責任編輯: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