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東
(詔安縣邊貿旅游區(qū)中心小學,福建詔安363500)
基于兒童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文本處理策略
葉曉東
(詔安縣邊貿旅游區(qū)中心小學,福建詔安363500)
文本處理過程是教師活用文本教材的過程,教師應當瞄準課程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學情”特點,立足于兒童的閱讀視角、生活視角及習作視角來切實實施文本處理策略,從而實現(xiàn)文本處理有效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兒童視角;小學語文;文本處理;策略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教材編者提供給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規(guī)范的學習范例。教師在針對某篇課文進行教學預設的過程中,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對這個學習范例進行文本的處理。那么,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突破點在哪呢?那就要在進行教學預設時實施基于兒童視角下的文本處理策略,也就是教師應緊扣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學情”特點,讓文本處理過程充分體現(xiàn)兒童的閱讀視角、生活視角及習作視角,從而實現(xiàn)文本處理有效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教師在進行教材處理時,要以兒童的閱讀視角來實施文本處理策略,即教師對文本進行教學預設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獨特感悟點在哪,學生圍繞文本展開探究的突破點在何處,并以此實施文本處理策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1.在兒童閱讀感悟點進行文本處理
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心理特點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文本的閱讀感悟就有所差別,他們在參與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必然會凸顯學生的個性化獨特感悟。鑒于此,教師在進行文本教學處理時,應當站在兒童的立場,從兒童的閱讀視角出發(fā),探尋閱讀文本中體現(xiàn)兒童閱讀的情感碰撞、認知沖突等感悟點,在此處巧妙進行文本處理,讓閱讀教學成為學生個性感悟的展示臺。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手指》一文,筆者在設計預設環(huán)節(jié)時,對整篇課文進行深入分析,覺得學生在閱讀這篇課文的感悟點為:五根手指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不同之處,但這五根手指作者的描述有沒有褒貶之分呢?有沒有作者特別欣賞的手指,有沒有作者有所貶低的手指呢?為此,筆者對文本進行如下處理:(1)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想想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2)你對五根手指各有什么樣的評價?(3)課文作者對五根手指的描述有沒有褒貶之分呢?這樣的教學預設,為學生展示各自的個性化獨特感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2.在兒童閱讀探究點進行文本處理
在小學教材中,每一篇提供給小學生學習的課文都是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文本范例。這樣文質兼美的文章,或蘊含著熏陶兒童心靈的高尚的價值取向,或呈現(xiàn)出精彩描寫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等。尤其重要的是這樣的文本范例處處折射出思維的光芒,學生在與文本展開對話時進行探究,獲得語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探尋閱讀學習文本與兒童閱讀探究的結合點在什么地方,并由此進行恰當的文本處理,以便更加高效地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探究,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萬年牢》這篇課文,筆者在備課時,針對所教四年級學生的具體“學情”特點,深入剖析學生在學習《萬年牢》這篇課文的思維關注點,確定了以下幾個兒童閱讀探究點:(1)父親在天津南市舊日租界一家大字號做糖葫蘆的工錢不是比走街串巷強多了嗎?父親為什么還是選擇離開呢?(2)做生意就是利潤越多越好嗎?父親為什么對老板定價太高不滿意呢?
新課標倡導語文教學要以大語文觀為指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廣闊而豐富的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教師要巧妙地在語文學習與兒童學習之間架設一條通暢無阻的學習之橋。因此,教師在教材處理環(huán)節(jié),要以兒童生活的視角來審視文本,充分挖掘閱讀文本與兒童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探尋兩者之間的關注點和鏈接點,從而實施恰當有效的文本處理策略。
1.在兒童生活關注點進行文本處理
教師在對教材進行深入剖析時,應細致尋找學習文本在什么地方體現(xiàn)了兒童生活的關注點:或文本范例有利于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或文本范例可以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或文本范例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等等。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觸摸春天》一文,這篇課文寫了盲童安靜在春天里,她竟然能夠用小手攏住了一只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然后又輕輕放走蝴蝶的感人故事。盲人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其實在學生周邊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這也是教材中體現(xiàn)出的兒童生活關注點——盲人的眼睛看不見美好的世界,但他們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為此,針對這一學習文本,筆者是這樣處理的:(1)讓學生緊閉雙眼一分鐘,說說自己在看不見豐富多彩的世界時的感受是什么?(2)說說自己周邊所知道的盲人,他們是怎樣熱愛生活的?(3)說說自己想為盲人做些什么?
2.在兒童生活鏈接點進行文本處理
教師在分析教材、解析教材的過程中,應當以兒童的視角來用教材,特別是要找到學習文本與兒童生活的鏈接點,即文本范例中可以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談談自己學習課文獲得的體會。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中彩那天》這篇課文,是一篇有關贊美誠實的課文。在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學生也經常會發(fā)生一些有關誠實的感人事例,如考試分數改錯了,是如實向老師說明,還是隱瞞不說;發(fā)現(xiàn)同學考試作弊,是向老師反映,還是視而不見;與同學約定周日下象棋,但那天姑媽剛好要帶自己到南靖土樓玩,是失信,還是失去一次玩的機會等。為此,筆者是進行這樣文本處理的:(1)確定課文與兒童生活鏈接點:引導學生找出這篇課文的中心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課文的這個中心句的體會。(2)引導學生在學習小組中進行交流。(3)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一篇課文對學生的習作能力的提升有什么促進作用呢?這要靠教師以兒童的習作視角來看待學生所學的課文與學生習作各項水平提高的對應關系:有的課文可側重于引導學生進行言語積累運用的訓練;有的課文可側重于布局謀篇方面的借鑒遷移訓練;有的課文可側重于學習過渡自然的訓練等。在此基礎上,教師憑借這些對應關系進行文本處理,實現(xiàn)以讀促寫的目的。
1.在兒童習作難點處進行文本處理
在實施文本處理策略時,教師要針對不同班級學生的習作難點,結合具體學習文本特點,站在兒童習作難點處進行文本處理,從而實現(xiàn)借助學習文本來化解學生習作中的“薄弱項”,有針對性提升學生相關的習作能力。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窮人》,筆者在備課時,發(fā)現(xiàn)在人物對話四種對話方式在文中均有體現(xiàn);而筆者任教的班級學生在習作中對人物對話四種方式的運用經常出錯,不是標點錯誤,就是對話表達方式單一。為此,筆者在教學預設時安排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1)引導學生找出學習文本中的人物對話描寫;(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說說四種對話方式在標點符號方面有什么特點,這四種對話方式結合起來運用于人物對話描寫有什么好處;(3)小練筆:寫一段話,內容為你與一位同學合作出手抄報時碰到問題時的對話描寫,必須把四種對話方式都運用進去。
2.在兒童習作情感點進行文本處理
在實施以讀促寫的文本處理策略時,教師要緊緊把握文本教材中那些能夠激起學生情感共鳴的文本內容,以此巧妙創(chuàng)設習作訓練點,讓學生情緒高漲地獲得習作訓練機會,獲得習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文中第7自然段寫了“我”聽了老人鼓勵夸獎的話后“羞愧”又“興奮”的神情及心理想法,寫得很是傳神生動,把“我”當時的心情準確而生動地描寫出來,這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在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真切體驗。為此,筆者安排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1)提供小練筆機會:請你模仿這篇課文第7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表現(xiàn)自己受到鼓勵或表揚時的興奮、快樂心情;(2)引導學生進行交流;(3)進行小結,學會描寫心理想法。
[1]洪小蜜.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語用結合點探微[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9).
[2]鄭飛藝.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課程形態(tài)變革——基于閱讀教學的視角[J].課程·教材·教法,2011(7).
[3]陳玲玲.基于兒童視角的閱讀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園地,2014(7).
[4]楊單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信息的合理運用[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5(10).
(責任編輯: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