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房子、車子、彩禮、份子錢這些關鍵詞成了中國式婚禮的代名詞,在別的國家,結(jié)婚也這么麻煩嗎?
美國:女方花錢比較多,來賓也得出份子錢
與中國買房結(jié)婚不同,在美國,以及大部分西方國家,沒有聘禮、改口費之類的說法,丈母娘也不認為“房子是剛需”,父母們通常也不會贊助孩子買房。但婚禮的花費主要還是由家長買單,特別是女方家長。女方需要承擔婚紗、禮服、樂隊伴奏、會場、食品甚至蜜月費用等,而男方唯一必須負擔的,就是買結(jié)婚戒指。
根據(jù)調(diào)查,有44%婚禮花費是由新娘父母承擔的,13%的婚禮由男方家長承擔,只有10%的婚禮是新人自己掏錢辦的。
但是在份子錢上,和我們倒是沒什么大區(qū)別。不管以什么形式隨份子,美國人的規(guī)矩都是“不讓辦婚禮的人虧本”,因此,來賓基本會把婚禮花費AA了,平均也就是250美元左右。
但其實,來賓本來人數(shù)就不多(100 來人已經(jīng)是相當多了),而且多數(shù)是女方的親友,男方親友來的很少。所以說,美國人的婚禮基本上是女方親友贊助的。
印度:最麻煩的婚禮,最苦逼的新娘
印度式婚禮大概是全世界最隆重也最復雜的婚禮,印度新娘也大概是全世界最苦逼的新娘。
在印度,不僅婚禮的花銷要由女方負擔,而且還要答應男方提出的嫁妝數(shù)量,才可以舉行婚禮。
印度流行的嫁妝頗為豐盛,包括電腦、手機、數(shù)碼攝像機、微波爐、數(shù)碼電視、蜜月旅行、汽車甚至一套房子等。這些嫁妝少說也要6萬-13萬美元,不僅如此,新娘嫁妝中的黃金數(shù)量,代表著婚后的生活質(zhì)量,因此男方還會向女方提出要黃金的要求。所以,印度男人娶個老婆就等于賺了一大筆錢。
嫁妝的多少不僅代表了家族的面子,還決定了新娘到婆家之后的待遇。因此舉外債嫁女的家庭是很普遍的,如果一個普通家庭有三四個女兒,還會弄得傾家蕩產(chǎn)。這也是為什么在印度,女孩被稱為“賠錢貨”,女嬰一生下來就被父母親手殺死、童婚現(xiàn)象屢見不鮮。
除了天價嫁妝,婚禮過程也極為復雜,新娘結(jié)個婚就像跑了一場馬拉松。
在婚禮前一晚,印度新娘不僅要化隆重的妝,還要在手腳上進行“指甲花彩繪”,佩戴全套的首飾珠寶,數(shù)公斤的頭飾、綴飾、鼻環(huán),穿上鑲金邊的沉重紗麗等待新郎騎著白馬敲鑼打鼓來迎接。
婚禮當天,新娘還要從早到晚的接受祝福、嫁妝展示,還要在當天拍婚紗照:在印度,婚禮紀實就是婚紗照,包括親友的醉態(tài)、搶食吃的人們、睡著的阿公、不知道哪里來的遠方表哥,任何人的糗態(tài)都會成為婚紗照。
埃及:和印度正相反——最苦逼的新郎
在埃及,情況和印度恰恰相反,男方不僅要承擔絕大多數(shù)花銷,還要解決頭上的四座大山:新房、彩禮、結(jié)婚禮物、婚禮。
在埃及開羅,一套新房約合人民幣50萬以上,彩禮在1-2萬元之間,結(jié)婚禮物和婚禮花費加在一起在1萬人民幣左右,還不算訂婚的、求婚等等花銷。不過你可能覺得50萬元不算一個大數(shù)目,但開羅一個普通白領,每月工資只有1千塊錢左右……
不僅如此,埃及小伙子們還要經(jīng)歷一個重要的“婚前談判”。這個談判除了確定男方和女方婚后的義務之外,還給了女方重要保證:一旦離婚,可根據(jù)協(xié)議內(nèi)容得到因結(jié)婚為她置辦的東西。所以,雖然伊斯蘭教男子按規(guī)定可以娶四個女子,但真正這樣做的沒幾個,娶不起啊。相反的,因豪華婚禮導致的單身男女卻越來越多了。
日本:婚禮很貴,但絕大多數(shù)不買房子
在日本一對新人舉辦婚禮的費用非常昂貴。據(jù)日本《結(jié)婚動向調(diào)查》,2016 年,日本人婚禮平均費用達359.7萬日元(約合21.8萬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加7萬日元(約合4243 元人民幣),為 2005年以來的最高值。費用大部分用在招待用餐和新人禮服上,還不包括婚戒、新婚旅行等大項目。
雖然日本人婚禮花費比較高,但在其他項目像是彩禮、房子等,卻是盡量不給對方增加負擔,量力而為。一般彩禮錢僅為男方月薪的2-3倍,而婚約儀式的費用也多是由兩家平分。
而且日本父母是不會給孩子買房子的。據(jù)東京都立大學調(diào)查,20-30歲的年輕人租房子結(jié)婚的比例高達85%,另外10%是在單位宿舍里居住或者與父母同住,只有5%的人是買房結(jié)婚。
這種情況一是因為日本社會親情較為淡漠,父母與成年孩子之間,不管在財產(chǎn)還是時間上,都分得清清楚楚;另外是因為日本的稅金制度:父母買給兒女房子,屬于“贈與”行為,這種行為和遺產(chǎn)繼承一樣,需要支付高額的“贈與稅”。
在日本,一套價值1000萬日元的房子,贈與稅金高達50%。相當于你在北京花500萬給孩子買了一套房子,必須再交250萬的贈與稅,相當于這套房子總價750萬。
非洲:曾經(jīng)以物定情,如今要牛要羊
以前的非洲地區(qū)民風淳樸,男女之間可能送一張獸皮就完成了“婚禮”。但是現(xiàn)在的非洲一樣攀比心理嚴重,幾十頭牛、幾十只羊做聘禮也不鮮見。
記得追過克林頓女兒切爾西的肯尼亞小伙子么?當初他向克林頓開出的彩禮,就高達20頭牛和40只羊!
這些牛羊的數(shù)量如今也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水漲船高了,特別在皇室更是如此。南非祖魯王就曾說過,雖然他有15個公主,但誰想娶他的任何一個公主,至少都要送114頭牛做彩禮!
德國:大概是發(fā)達國家里最摳門的
在德國,不僅裸婚是特別常見的,而且婚禮花費也是非常之少。一個總支出1萬歐元的婚禮,包括婚紗、婚戒、婚禮場地什么的,大概也就是德國人2-3個月的工資。
不追求豪華,只追求別致和完美的德國人,更喜歡在自家草坪上舉辦婚禮。不去酒店、不請八桿子打不著的人、沒有份子錢、至親好友來了AA個飯費,感覺就像是開了一場大party,又簡單又輕松。
更有意思的是,德國新娘還會在結(jié)婚之前帶著自己的閨蜜們?nèi)ベu東西,像是書、杯子、首飾等等,明確地告訴路人是為結(jié)婚籌錢,非常有愛。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微在Wez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