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桃莉
為了優(yōu)生,婦女懷孕之后注意營養(yǎng),這當然是必須的,但也不能盲目進補。例如,有位孕婦懷孕后就每天不斷地吃人參桂圓湯,結果事與愿違,出現(xiàn)了“見紅”。這是什么原因呢?
懷孕之后,孕婦體內(nèi)會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尤其是在懷孕的后期,胃腸功能減弱,孕婦喜靜厭動,加上龐大的子宮壓迫,容易出現(xiàn)便秘、食欲不佳等現(xiàn)象。懷孕后,孕婦處于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盛的陽有余而陰不足,氣有余而血不足的狀態(tài)。人參屬于大補元氣之品,若久服或用量過大,就會造成氣盛陰耗、陰虛火旺?;鹜蜁_動胎兒,危及胎兒,不利于優(yōu)生。桂圓味甘,性溫,有益心脾、補氣血和安神的作用。但是,甘甜能生痰,痰郁則氣滯,從而導致氣機失調(diào),胃氣上逆,出現(xiàn)嘔吐,日久傷陰。甘溫還能助火,火動陰血,血便妄行,勢必造成出血。這樣,孕婦就會發(fā)生“見紅”。所以,常吃人參桂圓湯非但不會有利于優(yōu)生,恰恰相反,會不利于母嬰的身心健康。其實,除人參桂圓外,一切溫熱、大補之品,孕婦均不宜服用。由于擅自亂補,結果導致流產(chǎn)、難產(chǎn)和早產(chǎn)的病例并非罕見。孕期進補,應遵循“產(chǎn)前宜涼忌溫熱”的原則,由中醫(yī)師根據(jù)具體病情,辨證論治地進補。一般來說,孕期進補要注意以下幾點。
忌濫服補藥 再好的補藥,也要經(jīng)過人體代謝過程,增加肝腎負擔,還有一定副作用,對孕婦和胎兒會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有的孕婦服了大量的蜂乳,導致嚴重腹瀉,最終流產(chǎn)。長期服人參蜂王漿、洋參丸等,會損傷孕婦和腹中之胎。
此外,還有的孕婦孕期會用人參進補。前面說過,孕后月經(jīng)停閉,臟腑經(jīng)絡之血注于任沖二脈以養(yǎng)胎,孕婦處于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盛狀況。人參屬于大補元氣之物,會使孕婦氣盛陰耗,氣有余則“推動”胎兒,使胎兒受損受危,不利安胎。
忌熱性食品 孕期不能吃熱性食品,如狗肉、羊肉、胡椒粉等。孕期進補,應遵循“宜涼忌熱”的原則,即使是水果,也應吃味平、性涼之物,如西紅柿、生梨、桃子等。
要不要補充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大腦發(fā)育必不可少的一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俗稱“腦黃金”。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促進胎兒腦部和視力發(fā)育,所以有些孕婦在整個懷孕期間一直在補充。但是在國外,單獨補充二十二碳六烯酸是有爭議的。國內(nèi)有些專家認為,在未經(jīng)論證安全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盲目補充。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孕婦只要膳食營養(yǎng)攝入均衡,多攝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大豆油、亞麻籽油、深海魚蝦、海魚、海產(chǎn)品、各類堅果等)就可以了,因為人體自身可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不必另外特地補充。
補 鈣 胎兒骨組織的生成和發(fā)育以及母親生理代謝都需要大量的鈣,飲食中的鈣含量不足或缺乏日照等,都會導致孕婦缺鈣,引起手足抽筋等癥狀。胎兒缺鈣,可導致胎兒骨骼發(fā)育不良、先天性佝僂病等,所以孕期及時補鈣很重要。牛奶含鈣較豐富,蝦皮含鈣量也較多。如果從飲食中補充鈣還不足,可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鈣劑。
補充多種維生素 可以適量服用。因為孕婦與普通人不一樣,除了自身需要的營養(yǎng)外,還得供給胎兒營養(yǎng),有時候單靠食補不夠時,就需要額外補充一些了。需注意的是,孕期多維素制劑中大多含有葉酸,而葉酸制劑也是大多數(shù)孕婦會選擇使用的補充劑。在補充多種維生素制劑時,需看明成分及含量,如其中葉酸含量已達到孕期補充劑量,則不需再服用單獨的葉酸補充劑。
總之,孕期可以進補,但是進補要有針對性,切莫道聽途說,擅自濫補,而且還要適量,以免事與愿違,聰明反被聰明誤,于母于胎均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