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津
摘 要:在現行的經濟學理論中,貨幣被認為是一種交換媒介,在商品交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時具有價值尺度、支付手段等功能。但是這樣的簡單認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就是嘗試對貨幣職能問題進行一些新的探討。
關鍵詞:貨幣;職能;流通;手段
貨幣職能在經濟學中一直被認定為流通、價值、支付、貯藏、世界貨幣等,這些職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貨幣的職能屬性。但是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隨著經濟學不斷的發(fā)展,貨幣的職能變得更加精細化,發(fā)揮的作用也開始變得更加積極。因此,對于貨幣職能在現階段進行一些新的探討還是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一、流通手段以及價值尺度職能
貨幣職能中比較重要的一種職能就是流通手段,主要指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易過程中所充當的媒介所發(fā)揮的職能。貨幣在商品交易中所充當的媒介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其較為突出的功能,但是稱之為“流通手段”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眾所周知,在商品經濟社會中,貨幣代替了傳統(tǒng)的物物交換,極大的便捷了交易市場,但是在這過程中貨幣充當的更多卻是“工具”的角色,貨幣的工具屬性更加顯著,而非貨幣本身的手段,貨幣職能中對流通手段的定義有所欠缺,貨幣只是商品交易的媒介,本身并不能使用某種手段來達到一定的目的。因此,在這一點上,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中對貨幣流通“手段”的定義,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夠全面的,不能精確的表現出貨幣本該具備的屬性與功能。
而提及貨幣的價值尺度,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不容否認的,主要指的是貨幣能夠體現商品價值的職能,經濟學理論中認為,貨幣本身也具有商品屬性,具有價值,是人類勞動的價值的計量,是一種特殊化的商品。而實際上,在現實中,貨幣并非真正的充當某種產品,更多的是商品的價格尺度,或者說使用價值尺度,而不是價值尺度,貨幣在衡量商品使用價值時,性質就已經發(fā)生了變化,貨幣在對商品使用價值進行測定時,并不是直接通過勞動時間進行測定,而是通過價格這一商品價值轉換方式來進行測定,而商品價值的內在因素以及供求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商品價格的波動,因此貨幣的價值尺度的準確性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由于加價格波動產生影響的因素的多樣性,使得貨幣的價值尺度顯得不那么精準。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使得貨幣能夠衡量商品的價值,但是貨幣作為一種衡量商品價值的工具,其自身所凝聚的社會勞動時間是充滿變化的,這也就使得其所衡量的商品的價值的無法進行歷史性的比較。加之,供求關系的影響,使得貨幣在商品價值衡量方面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支付、貯藏以及世界貨幣職能
貨幣的支付職能,顧名思義,主要是指貨幣在支付各種類型資金時的職能,貨幣在這方面職能的定義顯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貨幣本身的支付職能中,只是單純的一種“付出”的行為,并沒有帶有延期支付的含義,而在實際中貨幣很多時候都存在“延期支付”的情況,并且比較普遍,因而這一情況應該被考慮在定義之中。貨幣的貯藏手段,主要是指貨幣不主要發(fā)揮流通工具的作用,而是將其作為一種可保存的商品進行貯藏,貯藏手段的定義對于貨幣職能而言,定義太過籠統(tǒng)與寬泛,并沒有明確的表現出貨幣真正貯藏的對象、方式等,而是從宏觀角度上進行“貯藏”的定義。在現實中,對于貨幣的貯藏主要目的在于保存社會財富,在這一點上貨幣的“貯藏”職能倘若能夠加入財務的概念,則能夠更加細化貨幣在“貯藏”方面的職能特點,也能夠突出貨幣在“貯藏”職能方面的價值與意義。
貨幣的世界貨幣職能,是貨幣職能中的一項特殊職能,主要就表現在貨幣流通范圍大小方面的職能特性,但是在這一點的定義上存在一定的問題,貨幣的定義從宏觀角度來說就包括世界貨幣,但是又不僅僅是世界貨幣一項職能,世界貨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職能,并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界貨幣的職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貨幣的職能,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是這樣認為的。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世界貨幣只是比貨幣的概念中多了一個限定的前提,即“世界”。但實際上將貨幣的其中一種職能定義為“世界貨幣”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現行經濟學理論還沒有對貨幣職能方面進行新的定義,但是筆者相信這樣的定義將會很快到來。從目前情況看來,貨幣的這幾種職能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其職能所在,只是在定義上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與嚴謹性。無論是哪一種貨幣職能,只要在概念上提高準確性,相信貨幣職能理論在經濟學理論中會得到一定的發(fā)展與推進。
三、結語
貨幣在商品經濟社會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貨幣的職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貨幣的價值,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中主要將貨幣職能分為流通、價值尺度、貯藏、支付以及世界貨幣五種職能,這五種職能從概念上來說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可拓展性較強。筆者相信在未來的經濟學理論中,貨幣職能的概念與定義將會變得更加的科學、精準。
參考文獻:
[1]張昆侖.關于貨幣職能問題的新探討[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2).
[2]禹鐘華.對貨幣職能及本質的再探討[J].經濟評論,2003(06).
[3]李國疆.貨幣本質:制度演進視角的解釋[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