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清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外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開闊的學習環(huán)境和方式,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素質(zhì)發(fā)展都十分重要。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教學誤區(qū),對此應當及時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以便為學生提供可靠的教學保障。
一、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一)課外閱讀是“不務正業(yè)”。很多教師以及家長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仍然存在錯誤的認識,甚至認為課外閱讀是完全無用的。這樣的現(xiàn)象主要是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這導致教育過程中家長及教師更加看重學生的成績,一旦學生閱讀課外閱讀讀物,就會認為學生是“不務正業(yè)”,從而導致當前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始終難以得到發(fā)展和進步。
(二)教學的硬性規(guī)定。一些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的教學中都有錯誤思想,在進行閱讀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硬性規(guī)定學生閱讀哪些內(nèi)容及閱讀的時間等。同時,一些教師還會給學生布置課外閱讀的相關作業(yè),然后對此進行打分和評價。這種方式會將課外閱讀變成一種獨特的教學任務,不僅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學習壓力,也會逐漸影響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三)作文是最好的讀物。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和成績,很多家長和教師讓學生進行大量的作文閱讀和學習,甚至要求學生背誦好作文。在課外閱讀中,作文也自然成了一種重要的讀物,這導致學生無法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及意愿來進行閱讀。閱讀本身是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卻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束縛感,從而導致學生對課外閱讀越來越難以產(chǎn)生興趣,進而影響到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效果。
二、課外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由于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小學生學習的能力不同導致閱讀能力的個體差異。因此針對性地實施課外閱讀教學指導十分必要。對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和能力來進行層次上的劃分。對于一些識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盡量為他們推薦一些簡單易懂的故事,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盡量提升自身的識字量。對于一些已經(jīng)有足夠識字并且對知識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為他們安排一些相對豐富的閱讀內(nèi)容,達到拓展學生視野的目的。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指導安排才能促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
(二)為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閱讀的良好環(huán)境對于提升學生的興趣以及閱讀積極性來說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盡量創(chuàng)設較好的環(huán)境和閱讀的氛圍,讓學生能主動投入到閱讀中去。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圖書角,讓同學們將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圖書拿到學校與其他的同學分享,促使他們能更加熱愛閱讀。
(三)開展課內(nèi)閱讀。課外閱讀不一定非要在課外才能進行,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指導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將閱讀開展到課內(nèi)環(huán)境中。例如在學習了《海底世界》一課以后,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海底兩萬里》等課外讀物,或者在課堂上將當中的經(jīng)典片段講給學生,從而進一步地優(yōu)化課外閱讀的教學效果。
(四)家長輔助指導。除了在學校的時間以外,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度過。因此,家長的重視和指導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此,家長首先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給予一定的支持,經(jīng)常帶學生到圖書館等地來進行熏陶和感染,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其次,家長應當起到表率作用,為孩子在家營造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且通過自身的閱讀行為來影響孩子。此外,還應當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將學生的表現(xiàn)告知教師,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課外閱讀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語言能力構(gòu)成十分重要,需要家長以及教師格外重視,并對學生進行更加科學的指導,以便學生能真正提升閱讀能力。(作者單位:江西省全南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