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算是中國古代官宦體制之內最特殊的階層。這個尷尬的職位,從秦時的“副馬”,到后世的“駙馬”,幾可用《紅樓夢》中的詩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來形容。
駙馬從皇帝的替死鬼發(fā)展到僅次于宰相的高級官吏,再“墜落”到公主的老公,其中曲直,看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其實有著它的必然趨勢。
駙馬的前身,即稱副馬,這副馬是怎么來的呢?
這得追溯到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天下, 自號“始皇帝”。始皇帝架子很大,每次出巡,前呼后擁,聲勢驚人。前218年,張良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陽)伏擊秦始皇,但由于臨時沒搞好坐標,誤中副車,蘇舜欽慨嘆“惜乎擊之不中”。
秦始皇經此一事,肝膽俱寒,于是,出于安全考慮,他給自己安排了一堆副車,甚至搞了一個替身來掩人耳目。
秦始皇的這一招,歷代皇帝多有抄襲,畢竟能提高自身安全系數,沒有人敢大意。漢武帝則抄得“清新脫俗”,他給副車設置了“駙馬都尉”這個官職。
駙,副也,見文知義,即副車之馬,簡稱就是駙馬,這就是駙馬的由來。
駙馬在當時還是搏命的買賣,又因為是“代皇帝而僵”,所以必須是皇帝所信任、親近的人,手上的權力雖然包含了不少“灰色素”,卻是絕對令人畏懼的。這個時代的駙馬,雖非公主的男人,卻絕對的位高權重,令人艷羨,雖然是皇帝的替死鬼,但還是讓人趨之若鶩。
位高權重的駙馬,在三國時期出現了升華。魏國何晏與公主結婚,不久任駙馬都尉;何晏之后,杜預與晉宣帝(司馬懿)之女堂山公主成婚, 也被拜為駙馬都尉。此后,皇帝嫁女,授女婿“駙馬都尉”稱號便成了慣例,駙馬都尉也簡稱為“駙馬”。這個時期的駙馬已到巔峰,不僅重權在手,更有佳人在側。要特別提一下的是,清代將駙馬更名為“額駙”。
在魏晉之后,駙馬一職,更多的只是一個稱號,手上的權力基本已經被“架空”,正應了那個“盛極而衰”的道理。駙馬一職,多由功臣、功臣之后出任,在它出現的前期還是極得皇帝信賴甚至依賴的一群人,但在后期,這些功臣之后拉幫結派就是皇帝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明朝初期,自然也是選擇皇帝的近人為駙馬,如李善長、宋晟、郭英、耿炳文等人,都算是“權貴駙馬”,跟以往的任何時代一樣。但在這個朝代發(fā)展的后期,為了杜絕王公貴族借皇親的身份做些不能見光的事情,定出新的律例,即駙馬須從平民或低級官吏家庭中選取,被選中的家族,駙馬的近親不得再入朝為官,甚至已經為官的人也得卷鋪蓋回家。
說到駙馬的婚姻生活,絕非我們想象的那般。因為“皇家”是講規(guī)矩的地方。這里的規(guī)矩,指的是封建時期那些嚴苛甚至變態(tài)的習俗。
富養(yǎng)的公主不見得能有富養(yǎng)的素質,一般來說,所謂驕奢者,還算是比較好伺候的。最奇葩的要數《宋書·本紀第七·前廢帝》中記載的“宋山陰公主”,“淫恣過度, 謂帝曰:‘妾與陛下, 雖男女有殊, 俱托體先帝。陛下六宮萬數, 而妾唯駙馬一人。事不均平, 一何至此!”讓皇帝給她找了近30個“面首(入幕之賓)”,這位駙馬頭上的帽子,實在綠得深沉。這在男權的世界,當然是駭人聽聞。
(摘自“煮酒君談史”新浪微博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