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樊文
曾亞鳳,用愛心撐起一片藍天
◎ 本刊記者 樊文
她是孤寡老人的“貼心女兒”,是孤殘兒童的“愛心媽媽”,她捧出一顆心,用愛讓老人得到了一份勝似親人的濃濃真情;用愛為孤殘兒童勾勒出一幅幅“母子情深”的感人畫面;用愛充分展現(xiàn)了民政人“為民服務”的孺子牛風采!她就是被授予“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榮譽稱號的湖北省潛江市社會福利院護理班班長曾亞鳳。
1999年,曾亞鳳從糧食系統(tǒng)調到了潛江市社會福利院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護理員。護理員工作不僅強度大有時還不被人理解,但她無論面對多么苛刻難處的老人,都會用微笑的方式、貼心的關懷來撫慰老人的心靈。記得剛上班時,她接管了一位八十多歲的張奶奶,這位老人半身癱瘓,由于年輕時受過精神刺激,脾氣古怪,她常把大小便拉在褲子里和床上,曾亞鳳每次剛把床鋪整理好,不一會兒就被她弄的亂七八糟,剛剛給她換上干凈的衣服,沒過多久濕了臟了,只得重換再洗……大年三十,本是個萬家團圓的日子,曾亞鳳沒顧得上給家人燒上團年飯,像往常一樣去給張奶奶換洗,本想讓老人家干干凈凈的過年,可老人怎么也不肯動。在她的反復勸說下,老人終于掀開被子,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她強忍著刺鼻的氣味,準備將老人背下床,突然老人大發(fā)脾氣,用手抓起床上的大便扔過來,一時間地上、桌上、她的身上都沾上了大便,整個房間都彌漫著一股臭氣,她脫下臟衣服,咽下滿腹的委屈,迅速將床單、皮墊、尿布換下來,又用熱水將老人擦洗干凈。清洗整理好房間,她用瘦弱的身軀將一百多斤的老人背進背出,當張奶奶舒服地躺在床上沖著她傻傻地笑時,她已累得滿頭大汗。顧不上休息,她用那滿是凍瘡的手默默地搓洗著換下的臟床單、衣物。當她做完這一切的時候,遠處傳來了吃團年飯的鞭炮聲。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是曾亞鳳的口頭禪,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把福利院當做自己的家,把每一位老人都當做自己的親人來呵護。2014年3月,福利院來了位70多歲的毛爺爺,因中風造成偏癱,不會說話,生活不能自理。她給老人洗澡時老人不肯脫衣服,她知道老人是不好意思,連忙說:“大爺,您的歲數(shù)比我父親還大,您就把我當成自己的親女兒吧,女兒照顧父親是應該的?!崩先诉^生日時,她買來蛋糕,煮好長壽面,一口一口地喂給老人吃。老人有嚴重的哮喘病,吃一口飯,吐一口痰,每次喂飯,中途還要熱一熱,接著再喂。10月份,老人病情加重,她不厭其煩地每天為老人擦洗身子,端尿喂藥,生怕老人染上褥瘡。臨終之前,老人用筆顫微微地寫到:“你雖然不是我的親人,卻勝似親人,你比我的親人還親啊。”老人去世后,她含著淚水為老人穿上壽衣,當老人的兒子從廣州匆匆趕回,看到父親安祥的面容時,感激地握著她的雙手說不出話來。多年來,把自己當成孝女的她,共為20多位老人送終盡孝。她說:“我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老人們能夠在這里幸福地享受生活,毫無遺憾地走?!?/p>
在福利院,孤殘兒童就是她的親生骨肉,孩子們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神,一聲聲稚嫩的呼喚,都會牽動曾亞鳳的心。她竭盡全力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的家,讓他們感受到溫馨、快樂。2015年元月,福利院收養(yǎng)了一個出生僅6天的早產棄嬰,小男嬰頭頂未發(fā)育好,頭部前面拱得很高,后面平平,瘦得皮包骨頭,她憐愛地抱過孩子,請示領導后將孩子送到醫(yī)院診療,醫(yī)生診斷后搖著頭說:“嬰兒太小,體質太差,成活率低?!笨吹侥袐胧焖男∧樀?,她不忍放棄,主動找到領導說:“孩子太可憐了,讓我把他抱回家,保證把他喂好?!被丶液?,她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用她那點微薄的工資給嬰兒買奶粉,買尿片,每天給孩子的患處清洗上藥,隨時量體溫,觀察病情,徹夜守在孩子身邊。經(jīng)過幾個月的悉心照料,孩子養(yǎng)得白白胖胖,人見人愛,她給孩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福星”,希望孩子永遠福星高照,健康快樂的成長。
曾亞鳳在福利院為失能老人梳頭
把孤殘兒童當作自己的孩子,做孩子們的貼心媽媽,讓他們重享母愛的溫暖,這是曾亞鳳最大的心愿。福利院有一名特殊的殘疾女孩,她叫何靜怡,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被父母遺棄,剛來福利院時才出生一個多月,兩只小胳膊只有大拇指那么粗,非常瘦弱。當時很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恐怕難養(yǎng)活啊。”但曾亞鳳卻說:“生命無比珍貴,我一定要養(yǎng)活她?!比諒鸵蝗眨S多個不眠的夜晚,她心貼心地照顧著孩子。漸漸地,這個在大家看來連生命都保不住的小靜怡長大了,十分可愛。一歲多時,福利院把靜怡送到天津進行了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手術后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著,在小靜怡的眼中“曾媽媽”就是她的親媽媽。目前,潛江市社會福利院共收養(yǎng)了10多個孤殘兒童,每一個都親切地叫她“曾媽媽”。曾亞鳳就是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照顧著福利院的孩子們,灑下的淚水和汗水換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她都無比激動……
2006年,由于工作出色,經(jīng)過職工和院民民主選舉,她被推選為護理班班長。在工作中她身體力行,以身示范,帶領護理班的姐妹們大力推行“熱心、耐心、誠心、舒心、細心”的“五心”服務,實行人性化、親情化、規(guī)范化的零距離服務,掌握每個院民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餐飲喜好,建立健康檔案、交心談心檔案。并為吃齋和有特殊要求的老人開設特色小廚房,實現(xiàn)了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常規(guī)性服務向全方位服務轉變。田應才老人觀念陳舊,剛入院時常說:“寧可討米要飯,不進福利院?!彼私膺@種情況后,主動找老人談心,解除他的思想顧慮,并為老人制訂入住適應計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溝通和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的觀念轉變了,性格開朗了,老人動情地說:“我哪兒也不去了,我要在這里住,這里就是我的家?!奔氈?、周到、溫馨的服務,不僅贏得了老人們的贊譽,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稱贊和肯定,吸引了大批社會老人入住。
在一次與老人的談心中,曾亞鳳問老人最怕的是什么,一位老人回答:“孤單?!崩先说脑捝钌钣|動了曾亞鳳,在她的帶領下全院職工都加入到為老人獻愛心的行列中去。她號召全院職工為老人修腳、修指甲、理發(fā)。每當節(jié)日來臨,她和院內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包粽子、煮餃子,陪他們看電視,讀報紙,做游戲……看著他們快樂,曾亞鳳心里就覺得踏實!
因為有愛,陽光才會燦爛;因為有愛,生活才變得多姿多彩;因為有愛,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曾亞鳳沒有動人的壯舉,卻有著最細膩的情懷;沒有驚天的業(yè)績,卻有著最樸實的愛心。她用愛心為老人和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她以博大無比的人間真愛,為他們架起了一座通向幸福的橋梁,在平凡的事業(yè)上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愛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