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擴大農村消費是我國擴大內需的一項重要內容,一直以來都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隨著一系列的刺激農村消費的舉措在全國的普遍推廣,農村的消費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不合理使得農村整體消費水平低迷的現(xiàn)象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因此,對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研究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命題,對于提高農村消費具有現(xiàn)實意義。文章選用2013和2014年的截面數(shù)據(jù)運用ELES模型,計算農村居民的基本消費支出、需求收入彈性來分析消費結構情況,在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優(yōu)化農村消費結構、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ELES模型 消費結構 消費熱點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卻面臨了一系列消費結構失衡的問題。研究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的特點,有利于分析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形勢,合理引導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促進經濟的增長。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快速的發(fā)展和國家對農村支持力度的擴大,尤其是近些年來,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的有利促使下,農民的收入得到了持續(xù)穩(wěn)定的增長,消費水平也逐步提高,消費結構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目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仍然相對較緩慢,需要進一步的優(yōu)化。因此,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及其變化的研究不僅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關注的重點問題,也是當前理論研究的熱門。
二、模型介紹
擴展的線性支出(ELES)模型是當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用于分析居民消費結構的計量經濟模型,考慮了消費需求和收入等因素對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把居民對各項消費的支出看做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行為,從而能夠全面地反映居民消費結構的各項指標。模型的基本形式為:
其中,Ci是對第i類商品的消費支出,Pi和Ri分別為第i類商品的價格和基本的需求量,βi為邊際消費傾向,Vo為基本需求總支出,Y為收入水平。該模型即為“擴展線性支出系統(tǒng)模型”(ELES模型)。
根據(jù)最小二乘估計回歸得到各個消費支出如收入的線性關系 αi是回歸的常數(shù)項,βi是系數(shù)。方程整理后得到的各項結果為:
各項基本支出為
同時可以求出需求的收入彈性為:
三、實證分析
根據(jù)上述公式以及回歸得到的各項支出的系數(shù),計算的到2013、2014的基本消費支出根據(jù)統(tǒng)計年鑒的數(shù)據(jù)的到實際消費支出,對比如下圖,以及計算得到需求收入彈性。
(一)基本消費支出與實際消費支出的比較分析
基本消費支出與實際消費支出之比能夠用來反映農村居民的生存性消費支出在實際總消費中所占的比重,根據(jù)該比值可以分析得到農村居民的生存性消費、發(fā)展性消費以及享受性消費的情況。通過計算得出,2013年我國農村居民用于生存型消費的支出比例達到了62.35%(總的基本消費支出與總的實際消費支出之比),因此,享受型、發(fā)展型消費支出的比例僅為37.65%,說明我國農村居民的收入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用于生存性消費的。2014年的生存型消費支出比例降到52.987%短短一年間下降了接近10%,說明我國農民的消費習慣正在向享受型發(fā)展型轉變。兩年的對比看到所有項目的基本消費支出比例都有所下降。
從居住和交通通訊項目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基本消費支出比重都小于50%,說明我國農村居民對于這兩方面的消費偏向于發(fā)展型的比例比較大。這也與居民不斷的追求高品質的住房條件和交通通訊工具有關。而教育文化娛樂的的基本消費支出比重一直都比較大,說明在這方面的支出大多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活水平。這也能從目前農村補習機構在農村普及面很窄看出,農村居民也很少有意識讓自己的子女去上補習班課程,對于教育的支出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滿足基本的需要。
(二)需求收入彈性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農村居民在食品煙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娛樂、醫(yī)療保健、等商品上的需求收入彈性均是大于0小于1的,說明隨著收入的增加,這類商品的消費也隨之增加,但消費的增長率均低于收入的增長率。居住、交通通訊的需求收入彈性大于一,一方面說明這兩類的商品的在農村市場還沒有飽和,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政策和制度以促進居民在這兩方面的消費,激發(fā)農村消費市場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可能與房價的上漲有關,農民不得不從超過收入增加的支出來消費,從后面的需求價格彈性中也可以看出這點。而教育文化類的需求收入彈性與其他項相比則較低,說明現(xiàn)階段農村居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從13年和14年的各項指標中的需求收入彈性之間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項目支出的需求收入彈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說明各項消費支出對收入的依賴性都有所下降,收入的增加對商品的需求偏好減弱。
四、結論和政策建議
從需求收入彈性來看,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與收入有很強的相關性,由于收入和消費的未來不確定性較大,我國農村居民的各項商品需求收入彈性普遍都不高,現(xiàn)期的消費顧慮較多,有很強的儲蓄傾向。對于醫(yī)療保健類的消費可以看到,居民對其價格變化的反映不是非常明顯,但其在基本消費支出的比重中占用很大的比例,因此為了增進農民的福利水平,降低藥品醫(yī)療費用,使農民的支出都向提高生活質量,享受生活的方向轉變。根據(jù)上述結果給出如下的政策建議。
一是通過多種方式來增加農民的收入,建立促進收入增長的有效機制。推進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步伐,開展多種方式經營。大力發(fā)展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穩(wěn)定擴大農民轉移就業(yè),提高務工收入在農民整體收入水平中的比重。二是優(yōu)化消費環(huán)境,刺激農村居民消費的需求,我國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目前正處于升級階段,以居住和交通通訊為主要消費對象的新的消費熱點正在逐步形成中,應把促進農村住房消費和交通通訊消費納入到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重點之一。
作者簡介:鄒馨(1992-),女,蒙古族,河南平頂山人,遼寧大學碩士生在讀,研究方向:國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