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主生活會:中共黨內政治生活

      2017-04-22 08:09:25譚樂沁王建柱
      文史博覽 2017年4期
      關鍵詞:前委紅四軍陳毅

      譚樂沁 王建柱

      民主生活會:中共黨內政治生活

      譚樂沁 王建柱

      中國共產(chǎn)黨從1921年成立起,就高度重視黨內政治生活,并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實事求是、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等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生活會制度。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歷史地考察民主生活會制度的由來與演進,對當前加強黨的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古田會議 “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

      中國古代雖然早有“朋黨”“同黨”等名稱,但科學意義上的政黨是近代才出現(xiàn)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chǎn)黨。由于國民黨的成立受美國以及清末洪門、青幫、哥老會等組織較為松散的會黨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成立后的國民黨像美國的政黨一樣,一直是一個松散的政黨組織。組織渙散是國民黨與生俱來的痼疾,有人甚至譏笑國民黨黨員與黨組織的關系,只是填寫入黨志愿表和登記表時20分鐘的關系。

      據(jù)一位20世紀40 年代在安徽省政府機關工作過的國民黨黨員回憶說:“我自1940年入黨后,除在安徽省政府秘書處的區(qū)黨部參加過兩次黨員大會外,就從來沒參加過什么組織生活?!蓖换鶎咏M織的黨員彼此不認識,黨員不知道自己所屬的區(qū)分部和區(qū)分部書記,甚至區(qū)分部書記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職務。也難怪李宗仁的秘書程思遠(1908—2005)1947年在檢討國民黨的組織現(xiàn)狀時說:“(國民黨)號稱數(shù)百萬黨員……大多數(shù)是掛名黨員,平日絕不發(fā)生任何組織上的關系。……這樣的黨,不會有任何戰(zhàn)斗力量?!?/p>

      1962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等中央領導在七千人大會上

      而中國共產(chǎn)黨則不同,主要是受蘇聯(lián)的影響而成立的,組織嚴密,成立初期,就制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要求黨員開展黨內組織生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實際經(jīng)驗,黨內民主生活并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加上當時中共早期的主要負責人陳獨秀的家長作風比較嚴重,極大地挫傷了黨員參加組織活動的積極性。曾任中共早期中組部部長的周恩來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從前組織上有一種‘家長制’的形式,黨員群眾對于黨部,下級機關對于上級,只有機械的服從,而無活潑的黨的生活?!?/p>

      1928年,周恩來在談到如何貫徹黨的六大決議時,特別提出:“各級黨部都要盡可能地討論一切黨的政治問題,引導每個同志都盡量發(fā)表對于政治問題的意見?!薄八^支部生活,并不是僅僅開會聽政治報告、交納黨費就算完事,最要緊的是討論當?shù)氐恼螁栴}、工作問題?!?/p>

      特別是大革命失敗后,全國革命形勢處于低潮,許多人對革命缺乏信心,出現(xiàn)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觀論調。如何使中國革命迅速走出低潮,如何有效地擴大黨員隊伍,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成了擺在共產(chǎn)黨人面前的重大課題。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向贛西南出擊,隨后同從井岡山突圍出來的紅五軍主力會合,并向閩西發(fā)展。轉戰(zhàn)贛南閩西過程中,紅軍的生存環(huán)境相當艱苦,紅四軍內部,包括高級領導干部,對井岡山時期以及下山后的一些政策和做法產(chǎn)生了各種議論。對紅軍中黨的領導、民主集中制、軍事和政治的關系、紅軍根據(jù)地建設等問題,爭論更是一直不斷。紅四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傅柏翠曾回憶說:“朱、毛之間對某些問題(朱毛之間關于紅軍領導方式的爭論,史稱“朱毛之爭”。毛澤東當時是紅四軍前委書記,主張前委直接領導軍內各級黨委,即“黨管理一切”,而朱德則主張前委只討論行動問題,不要管軍事)的看法也有爭論。沿途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曾召開過一些大小會議,在黨內展開辯論,朱、毛也多次在小會上作答辯?!?/p>

      紅軍時期的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1929年6月8日,紅四軍在福建長汀白砂舉行前委擴大會議,決定撤銷臨時軍委。6月22日,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福建龍巖召開。會議由陳毅主持,號召“大家努力來爭論”。會議所做決議對許多具體問題的結論是正確的或比較正確的,但錯誤地否定了毛澤東提出的黨對紅軍領導必須實行集權制(當時對民主集中制的稱謂)和必須反對不要根據(jù)地的流寇思想的正確意見。會后,毛澤東被迫離開紅四軍的主要領導崗位,到閩西特委指導地方工作。其后,紅四軍出擊閩中,冒進東江,結果連吃敗仗。

      在這種情況下,8月下旬,陳毅代表紅四軍前往上海,向中央報告工作。中央政治局聽取了陳毅的報告后,決定組織以李立三、周恩來、陳毅三人組成的委員會,由周恩來召集負責起草對紅四軍工作的指示文件。周恩來對紅四軍七大和前委擴大會議在處置紅四軍領導內部分歧問題時的缺點提出了批評,指出:朱、毛兩人仍留前委工作,毛澤東應仍任前委書記,并須使紅四軍全體同志了解并接受。

      陳毅以中央8月21日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為基礎,并依據(jù)周恩來多次談話精神,代中央起草了一封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經(jīng)周恩來審定后,帶回紅四軍,這就是著名的“九月來信”。周恩來又囑咐陳毅,回去后,把毛澤東請回來,繼續(xù)主持前委工作;召開一次會議,澄清思想,分清是非,統(tǒng)一認識,最好能做出一個文字決議,使大家有章可循,按規(guī)定辦事。

      陳毅回到紅四軍后,立即召開前委會傳達中央“九月來信”精神。會后,又致信毛澤東:“七大沒有開好,我犯了錯誤。中央認為你的領導是正確的。四軍同志盼你早日歸隊,就任前委書記。這是中央的意思,也是我和玉階(朱德,字玉階)以及前委的希冀?!?/p>

      毛澤東收到中央指示和陳毅的信后,隨即趕赴紅四軍前委駐地長汀,與朱德、陳毅會面。朱德和陳毅當著毛澤東的面做了自我批評。朱德承認過去的爭論,自己是錯的。陳毅說自己這次回來就是來打倒和稀泥的“陳毅主義”的。毛澤東也承認自己說了一些傷害朱德、陳毅感情的話,并請朱德、陳毅多多包涵。三位領導人的手再次緊緊握在了一起。

      毛澤東、朱德、陳毅三人遵照中央和周恩來“召開一次會議”“有一個文字決議”的意見,于12月28日至29日在上杭古田舉行了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

      經(jīng)過兩天民主而熱烈的討論,形成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并選舉毛澤東為前委書記。曾經(jīng)在紅四軍中發(fā)生尖銳思想對立的一場爭論,最終在古田完全化解。

      在古田會議籌備和召開過程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勇于做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大局為重,最終凝心聚力;他們親力親為、重視調查研究,深入連隊、農村召開座談會,聽取不同意見,詳細調查了解紅四軍部隊和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

      正是由于做了充足的會前準備,只用了短短兩天,就正確解決了關乎紅軍未來發(fā)展和前途命運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稕Q議》明確指出:“在組織上,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強調:“黨內批評是堅強黨的組織、增加黨的戰(zhàn)斗力的武器?!薄耙逃h員懂得黨的組織的重要性,對黨委或同志有所批評應當在黨的會議上提出。”

      古田會議,以沖突開始,通過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以團結告終,開創(chuàng)了正確解決黨內矛盾的范例。

      不過,遺憾的是,古田會議后,由于對黨內民主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沒有形成慣例,且缺乏有效的制度約束,加之革命戰(zhàn)爭年代,斗爭形勢異常復雜,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影響全黨達四年之久,他們對持不同意見的同志進行“殘酷斗爭、無情打擊”,扼殺了黨內民主生活,給中國革命帶來了嚴重損失。

      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辦個什么事情都要有個大多數(shù)”

      1935年1月15日,遵義,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這里召開。

      會議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主持,他首先做了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對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進行了自我批評,但同時又強調失敗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所致。然而,博古的這一說法并沒有得到與會者的認可,甚至沒能得到同為最高“三人團”成員周恩來的認可。在周恩來的副報告中,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軍事領導的錯誤,而非其他。周恩來主動承擔責任,做了自我批評,并批評了博古和李德。隨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張聞天代表他和毛澤東、王稼祥做了聯(lián)合發(fā)言,尖銳地批評了“左”傾軍事路線。

      接下來,毛澤東發(fā)言。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錯誤軍事路線的癥結所在,即軍事上的單純防御路線,主要表現(xiàn)為進攻時的冒險主義、防御時的保守主義、突圍時的逃跑主義。毛澤東的發(fā)言代表了中央各位同志和各軍團首長的想法。

      經(jīng)過三天熱烈討論,會議改組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決定常委中再進行適當分工;取消在長征前成立的“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是黨內委托的對于指揮軍事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

      遵義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依據(j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獨立自主地解決了黨內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遵義會議充分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充分發(fā)揮黨內民主,進行激烈爭論,最后達成共識,統(tǒng)一思想。對犯了錯誤的人,既嚴肅批評,又熱情團結。對犯錯誤的主要責任人進行嚴肅批評,并從組織上做相應調整,但又不單純追究個人責任,而是重在汲取教訓。對于博古,仍然安排了適當?shù)念I導職務;對于周恩來,仍然委以重任。遵義會議樹立了黨內正確對待犯錯誤同志、維護黨的團結的榜樣。

      賀子珍曾說:遵義會議后,毛澤東對我感嘆地講,辦什么事都要有個大多數(shù)??!她比別人更清楚地察覺到:“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以后,有很大的變化,他更加沉著、練達,思想更加縝密、周到,特別是更善于團結人了?!?/p>

      遵義會議后,民主集中制在實踐中成為全黨遵循的原則,批評與自我批評成為解決黨內矛盾的有力武器。正如鄧小平所說:“從遵義會議以后,我們黨建立了一套黨的生活制度,樹立了一套好的傳統(tǒng)作風。”

      延安整風 “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

      紅軍到達陜北后,開始系統(tǒng)總結黨的歷史經(jīng)驗。就黨內民主生活而言,劉少奇曾反思:“由于中國是一個沒有民主生活的國家,我黨在過去大部分是處在極端秘密環(huán)境中,同時還由于某些同志有不正確的思想和對于黨內民主的不正確了解,所以在黨內民主生活上還沒有養(yǎng)成一種習慣,以至在客觀條件可能時,亦不能很好地很正確地實現(xiàn)民主生活?!?/p>

      1937年5月8日,毛澤東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談到黨內民主問題時指出:“要達到這種目的,黨內的民主是必要的。要黨有力量,依靠實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去發(fā)動全黨的積極性?!?/p>

      同月,劉少奇在白區(qū)黨代表會議上也談到這一問題:“我們不只是要在形式上執(zhí)行一些民主手續(xù),更要緊的是我們要提倡一種民主的工作精神。領導機關應當尊重每一個同志的意見和應有的權利。負責人員在黨內沒有特權,不應斤斤于自己個人的領導地位,不自高自大,應服從多數(shù),服從紀律,接受下面的批評,傾聽同志的報告,詳細地向同志解釋,用平等的兄弟的態(tài)度對待同志,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普通的同志,大公無私地處理問題。這是民主的精神,我們每一個干部都應當具備這種精神。應當用這種精神來改造自己并教育同志。這正是黨內所需要的民主?!?/p>

      1938年10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指出,“必須在黨內施行有關民主生活的教育”,做到“一方面,確實擴大黨內的民主生活;又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極端民主化,走到破壞紀律的自由放任主義”。

      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高級技術干部季會上

      1941年7月,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2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強調要加強組織紀律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干部必須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聽取黨員群眾對自己的批評、增強黨性等。

      同年9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九月會議),由此揭開了中央領導層整風運動的序幕。會上,黨的高層領導人尖銳地開展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特別是一些曾經(jīng)犯過錯誤的同志,在會上進行了深刻檢討,不少同志兩次發(fā)言,甚至三次發(fā)言,誠懇地檢討自己的錯誤。

      會議的第一天,在毛澤東作了關于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報告后,張聞天第一個發(fā)言做了自我批評。他說:第五次反“圍剿”的損失,我是最主要的負責者之一,我應當承認錯誤。共產(chǎn)國際把我們一批沒有做過實際工作的干部提拔到中央機關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失誤和損失。在9月29日的會議上,張聞天再次做自我批評說:“這次會議精神極好,對自己很有幫助”,“我個人的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嚴重,理論與實踐脫離,這在過去是沒有深刻了解到的?!?/p>

      張聞天的自我批評不是說空話,在會議結束后不久,他就去了農村接觸實際,以自己的行動“補課”。

      博古也兩次發(fā)言做了自我批評。他說:“1932年至1935年的錯誤,我是主要負責人。這次學習會檢查過去的錯誤,自己感到十分痛心?,F(xiàn)在我有勇氣正視研究自己過去的錯誤,希望在大家的幫助下逐漸克服。”王稼祥批評自己實際工作經(jīng)驗很少;林伯渠批評自己是老經(jīng)驗的教條,因襲陳舊的知識,缺乏創(chuàng)造性;任弼時批評自己“毫無軍事知識”;等等。

      在南方局整風學習期間,周恩來曾多次主持會議討論如何“自我反省,各人檢討自己的缺點”。他認為,領導干部應在自我批評方面起示范作用,“一個人或一個政黨,如果不愿做反省功夫而自滿自傲,不承認自己有任何錯誤和缺點,或者不善于看出自己力量之所在而害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敢正視錯誤和改正錯誤,那么,這個人和這個政黨就一定不免于失敗”。1943年,他在45歲生日這天還寫下了《我的修養(yǎng)要則》,以明心志。

      延安時期曾擔任中央黨校秘書長的黃火青后來評價認為,黨內民主生活在延安時期是很好的,大家有啥說啥,敢說真話,從不拐彎抹角。他曾舉例說,有個名叫竇商初的老團長,打仗的時候身上負過7次傷,從解放區(qū)來到延安,對有些事情看不慣,什么也不怕,什么話都敢講。開小組會他講,開大會他還上去講,一講就是半天。他講完了,大家討論他講的話,哪些對、哪些不對,慢慢地跟他講道理。他有氣的時候,你說啥他也聽不進;他緩過來了,你再給他提意見,他知道自己講錯了,就虛心接受了。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中央又先后做出了《關于建立報告制度》《關于健全黨委制》和《黨委會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決定,進一步強化了黨內政治生活。毛澤東還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專門論述了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要求黨委書記要當好“班長”,號召大家“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開誠布公地解決問題;要求黨委工作要“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對黨外人士也要做到禮賢下士,一視同仁。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內政治生活的有序健康開展,是我們黨能夠順利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重要政治保障。

      七千人大會上提出“黨內生活會”

      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更加強調健全黨內民主生活制度。1956年召開的八大,提出了堅持和完善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加強對黨的組織和黨員的監(jiān)督。

      黨的八大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即將拉開大幕之際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而加強黨的建設,也就自然成為會議的一個重要核心議題。無論是劉少奇的“黨已經(jīng)成為領導全國政權的黨”的論述,還是鄧小平所做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無論是大會通過的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還是許多中央領導同志的發(fā)言,都涉及如何發(fā)展黨內民主和健全黨內民主制度的問題。鄧小平所做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強調了“堅持集體領導原則和反對個人崇拜的重要意義”;八大通過的新黨章,科學界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合理內涵,把七大黨章中“集中領導下的民主”,改為“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雖一字之差但意義深遠。

      1962年年初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指出:“不論黨內黨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說,都要認真實行民主集中制?!彼蟠蠹摇坝辛隋e誤,一定要做自我批評,要讓人家講話,讓人批評”。

      會上,鄧小平和劉少奇提出了建立黨內生活會的主張,得到毛澤東的贊同。

      鄧小平說:“根據(jù)黨章規(guī)定,人人要過支部生活。我想,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就是把領導人的主要的小組生活,放到黨委會去,或者放到書記處去,或者放到常委會去。在黨委會里面,應該有那么一段時間交交心,真正造成一個好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空氣。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交心,這個監(jiān)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p>

      劉少奇接著說:“可以有這么個建議,各級黨的委員會一個月之內要有一次黨內生活會。委員會開會,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p>

      “不一定一個月,三個月有一次也很好了?!编囆∑街赋?。

      “一季有一次,一年四次也好,開黨內生活會。這么一個建議,行不行?每一個委員會,省委也好,地委也好,縣委也好,一季開一次會,搞批評和自我批評,過黨的生活?!眲⑸倨娼又f。

      鄧小平在發(fā)言中還強調:我們要重視黨委內部的互相監(jiān)督作用這個問題。上級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級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級的領導成員之間彼此是最熟悉的。這樣做,對于同級里面討論問題,取得一致意見,做出決定,也是很重要的。

      應該指出的是,七千人大會上提出的“黨內生活會”,就其概念的實質和內涵來講,應該理解為就是后來所說的“民主生活會”。這說明,在七千人大會上,黨的高層領導對民主生活會制度的建立有了一定的共識。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次大會之后,民主生活會制度并沒有在黨內特別是黨的高層政治生活中得到真正貫徹和執(zhí)行。在不久之后爆發(fā)的“文革”中,黨內民主生活制度受到了空前破壞……

      “文革”結束后,鄧小平曾總結說:從遵義會議到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一直比較注意實行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制,黨內民主生活比較正常??上?,這些好的傳統(tǒng)沒有堅持下來,也沒有形成嚴格的完善的制度。陳云也曾指出:“民主生活很不夠是‘文化大革命’得以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個問題實際上應該說,黨內民主集中制沒有了,集體領導沒有了,這是‘文化大革命’發(fā)生的一個根本原因?!?/p>

      “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參加組織生活”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內政治生活逐步恢復了正常。1980年2月,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要求:“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組織,參加組織生活。各級黨委或常委都應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交流思想,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p>

      1981年,中組部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健全縣以上領導干部生活會的通知》,要求縣級以上黨委堅持每半年開一次黨委常委(黨組)生活會,認真檢查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準則的情況,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1990年,中央印發(fā)《關于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規(guī)定》,要求“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參加雙重組織生活會,既參加所在支部、小組的組織生活會,又參加定期召開的黨員領導干部的民主生活會”。

      1992年中共十四大通過的黨章第8條也明確規(guī)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從此,民主生活會制度作為黨內民主制度的重要內容被載入黨章,成為黨員領導干部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80年代末期,由于受到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和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黨的民主生活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并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流于形式,只是走過場;有的庸俗化,成了聊天會;有的溢美化,成了表揚和自我表揚相結合的“表彰會”。

      針對這些問題,中央紀委、中組部于1997年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提高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質量的意見》,規(guī)定上級黨組織領導干部參加下級黨組織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制度,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關、組織部門干部列席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

      2007年,黨的十七大修改通過的黨章規(guī)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jiān)督。黨員領導干部還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jiān)督的特殊黨員?!?/p>

      打鐵更需自身硬。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會議,聽取中央八項規(guī)定貫徹執(zhí)行情況和對中央政治局加強作風建設征求意見情況的匯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一一發(fā)言、對照檢查自己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的情況,討論研究加強作風建設的措施和制度。經(jīng)新聞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各方面的極大關注。

      緊接著,習近平總書記用了4個半天時間全程參加了河北省委常委班子的專題民主生活會。在此前后,李克強到廣西、張德江到江蘇、俞正聲到甘肅、劉云山到浙江、王岐山到黑龍江、張高麗到四川參加各省的民主生活會。民主生活會隨之在全國迅速升溫。這種敢于亮丑的做法,也贏得了百姓的贊譽。

      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可以看出,什么時候黨內民主貫徹得好、民主生活會這個制度執(zhí)行得好,黨內就風清氣正,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就能得到加強,黨的事業(yè)就蓬勃發(fā)展。反之,什么時候黨內民主遭到踐踏、民主生活會缺位或者錯位,黨的缺點錯誤就難以得到糾正,黨的事業(yè)就難免受損失、走彎路。

      (責任編輯:楚文)

      (郵箱:zhouwenji0303@163.com)

      猜你喜歡
      前委紅四軍陳毅
      瞻仰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總前委雕塑
      大江南北(2024年12期)2024-12-31 00:00:00
      歷史上的三支“紅四軍”
      新長征(2022年5期)2022-06-07 05:38:35
      毛澤東稱為“農民同志”的前委委員毛科文
      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舊址
      黨史文苑(2018年11期)2018-11-29 09:21:20
      南昌起義軍事領導指揮機構初探
      黨史文苑(2016年20期)2016-10-31 09:24:14
      新泉整訓與紅軍早期的黨和軍隊建設
      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的由來及其歷史貢獻
      軍事歷史(2004年1期)2004-11-22 07:40:34
      憶陳毅給我印象最深的幾件事
      軍事歷史(2001年6期)2001-08-21 06:50:38
      陳毅的參謀人員談陳毅
      軍事歷史(2001年4期)2001-08-21 02:50:10
      陳毅論參謀工作
      軍事歷史(1995年6期)1995-08-21 05:58:16
      田东县| 渝北区| 麦盖提县| 日照市| 望都县| 华阴市| 扶沟县| 木兰县| 彝良县| 益阳市| 阜新市| 贵南县| 延川县| 阿城市| 八宿县| 绥化市| 澄江县| 伊春市| 五华县| 轮台县| 泸定县| 通州区| 鸡东县| 宝丰县| 龙陵县| 高要市| 德钦县| 裕民县| 乌鲁木齐市| 祁东县| 宁南县| 保定市| 兴和县| 明水县| 威信县| 安阳市| 乌海市| 通渭县| 麟游县| 汝城县|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