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清
由于高中階段的物理學習偏抽象化、難度較大,再加上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從而導致學生在遇到物理難題解不開時產生急躁情緒,進而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入建構主義理論,并且嘗試將其和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緊密結合,探索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教學的最有效方法.
一、以教學情境作為依托來運用建構主義理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開展實際教學的前提.這是因為興趣是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核心.只有在比較高的興趣的支撐下,學生才能在面對學習中的難題時積極探索和嘗試.建構主義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應該以情境作為依托進行教學,而情境的構建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力的合成”時,筆者首先利用投影儀給學生放映一段有關纖夫拉船的影視資料,使學生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而在學生觀看影片以后,筆者讓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視頻資料的內容.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得到提高.另外,教師應該意識到物理學習的開展不僅要依賴于教師和學生的配合,而且更多的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時所處的環(huán)境.而建構主義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情境的構建.仍然以纖夫拉船為例子,教學中筆者提問:假如這個時候你在船上,請你分析畫面中有什么樣的力的作用?有的學生說是浮力與拉力,也有學生說是浮力與重力,還有學生說是拉力與摩擦力.這樣一來,課堂就會形成濃厚的討論氣氛.在這個氣氛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得到有效改善.
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針對當前高中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況,以及目前高中物理教材的使用情況,教師應該引入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教學.通過科學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教學,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再進行建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通過建構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夠對知識的產生和實際運用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一認識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物理能力的發(fā)展,并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認識到,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傾向于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理解.這樣一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就必然會出現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上文提到的拉船的纖夫之所以能夠將龐大的船拉動,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纖夫之間的力是可以合成的.那么,為什么纖夫的力是可以合成的呢?合成的過程是什么樣的呢?如果讓你來處理這個問題,你應該通過什么樣的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呢?這樣的引導其實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檢驗自己正在學習的內容,而在檢驗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比如,有的學生會用橡皮筋同時掛上兩根彈簧,而后學生會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拉彈簧,其關鍵在于每次都是將其拉到某一個固定的點上.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實驗就能夠真正地搞清楚力的合成是什么情況.
三、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
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除了要重視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以外,還必須要強調對學生思維視野的拓寬.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是現代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大膽的嘗試.比如,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主動給學生放映關于明代家具的紀錄片.在學生觀看紀錄片以后,筆者要求學生思考:為什么簡單的木條的拼接就能夠承受這么大的質量呢?如果讓你來設計,你會怎么做?在布置這樣的問題以后,筆者給學生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嘗試.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和嘗試的各種方法都記錄下來,而后進行相互交換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維視野.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物理相比其他學科來說顯得更具有邏輯性和理論性,所以需要學生隨時保持縝密的思維邏輯,清晰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出現無法理解概念、學習進度緩慢的問題,教師需要以高度抽象的理論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科學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