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拴成,楊繼虎
(國營大荔縣沙苑林場,陜西 大荔 715100)
棗尺蠖的生物學(xué)特性觀察及扎塑膜裙防治試驗結(jié)果
張拴成,楊繼虎
(國營大荔縣沙苑林場,陜西 大荔 715100)
通過對棗尺蠖生物學(xué)特性的系統(tǒng)觀察和生活史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尋找其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采用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的最佳方案,進一步減輕棗尺蠖對棗樹的危害,得到扎塑膜裙為殺蟲效果高和經(jīng)濟效益好的防治方法。
棗尺蠖;生活史;扎塑膜裙;防治方法
大荔縣羌白鎮(zhèn)是全縣六個生產(chǎn)紅棗鎮(zhèn)之一。有棗樹面積685 hm2,棗樹160萬株,年產(chǎn)鮮棗2 100 t左右,產(chǎn)量居全縣各鎮(zhèn)之首。據(jù)相關(guān)史料記載,50多年來,最高年產(chǎn)量的1957年產(chǎn)鮮棗3 240 t。而最低年產(chǎn)的1974年僅585 t,相差5.5倍。究其原因,一是九、十月份的陰雨狀況,“干成棗濕爛棗”,二是棗尺蠖的危害程度,一般年份紅棗減產(chǎn)20%以上,在棗尺蠖猖獗發(fā)生的1974年,減產(chǎn)在85%。
為控制棗尺蠖的危害,20世紀(jì)五、六十年代,群眾主要用人工桿打震落后捕殺;八、九十年代用劇毒農(nóng)藥噴殺;21世紀(jì)用蘇云金桿菌防治,都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在2012-2015年期間,對棗尺蠖的生活習(xí)性作了較系統(tǒng)的觀察,尋找其薄弱環(huán)節(jié),對當(dāng)?shù)貍鹘y(tǒng)的扎紙裙防治方法,作了重大改進,即為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并對這種方法和其它方法從殺蟲效果和經(jīng)濟效益等方面作了對比試驗,實踐證明: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不但殺蟲效果好,經(jīng)濟效益高,而且簡便易行,很容易推廣。我們邊試驗邊推廣,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的面積從2012年的15 hm2擴大到2015年的500 hm2。村民稱贊說:“棗樹扎裙防蟲好,省工省錢多結(jié)棗”。
棗尺蠖屬鱗翅目尺蠖蛾科,又稱棗步曲,棗葉尺蠖,當(dāng)?shù)厮追Q棗弓腰蟲,屬全變態(tài)。
我們在2012-2015年期間在西營村一組定點觀察了棗尺蠖的生活習(xí)性,其生活周期是:每年發(fā)生1代,以蛹在棗樹下土中距地表8~10 cm處過夏越冬,下年3月12-14日開始羽化為成蟲,4月上旬為羽化盛期;4月18-20日羽化結(jié)束;4月10日棗樹開始發(fā)芽,幼蟲即孵化而出為害,5月2-3日老熟幼蟲開始停食下樹化蛹,6月1-4日化蛹結(jié)束。
成蟲:蛹羽化后順先一年入土孔爬出,白天潛伏在樹皮裂縫中或枯草等隱蔽處,晚7:00~11:00時外出活動尋偶,尤以8:00~10:00時最盛,雌蛾無翅,以爬行上樹,雄蛾圍繞樹干,樹枝飛翔尋偶交尾。交尾次日即產(chǎn)卵于樹枝分叉處和樹皮裂縫中。平均每頭雌蛾產(chǎn)卵800粒,多的產(chǎn)1 200粒,常數(shù)十個卵呈平列規(guī)則連接成堆。成蟲羽化速度受風(fēng)、雨、氣溫影響較大,晴天,無風(fēng),氣溫高的天氣羽化多,反之則少。
卵:在適溫條件下(約13 ℃)15 d即可孵出幼蟲。氣溫低,濕度大時需20~24 d,孵化率極高,一般在99%以上。
幼蟲:初孵幼蟲體小食量小,進入5齡食量猛增,蠶食棗樹花、葉,棗樹葉、花食盡時進食花生、雜草葉,據(jù)不同齡幼蟲食葉量統(tǒng)計(以食葉的重量計),5齡幼蟲食量是整個幼蟲期食量的85%;此期抗藥性增大,不易殺傷。幼蟲白天棲息于樹皮裂縫間或偽裝直立于樹枝上,在花生上則隱蔽于葉背面或爬貼于主桿上,早晚出動取食,遇震驚即吐絲下垂或懸浮空中,以早晨日出前最易震落,幼蟲借風(fēng)力漂浮擴散危害。
蛹:老熟幼蟲下樹后多在樹桿基部周圍7~10 cm范圍內(nèi)入土化蛹。2015年7月10日統(tǒng)計:樹基7 cm范圍內(nèi)蛹占12%;7~10 cm范圍內(nèi)占73%;10~20 cm范圍內(nèi)占11%;20~40 cm范圍內(nèi)占3%;蛹期長達9個多月。
2.1 棗尺蠖的危害程度
棗尺蠖年年都有發(fā)生,幼蟲危害期長達50 d左右,受害樹往往改成二次或三次發(fā)芽,推遲了花果期,二次開花常常遇到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干熱風(fēng),棗花干枯,紅棗大幅度減產(chǎn),甚至無收。
2012年調(diào)查棗村片林棗尺蠖的危害率達100%,零星樹達89%。平均成年樹(10齡以上)有幼蟲1 050條,最多的達7 000條;幼蟲在1100條以上時,葉花可被食光;800~1 100條時,葉花被食2/3;300~800條時,葉花被食1/3;50~300條時,食去葉花1/10;50條以下無明顯危害。
2.2 影響棗尺蠖幼蟲數(shù)量的自然因素
2.2.1 氣候因素 據(jù)我們在西營村一組定點調(diào)查,2012年樹均幼蟲1 050條,2013年為940條,2015年為1 100條,沒有大的差異。這三年的氣候都是冬春暖,雨量少。2009年秋冬雨雪多,氣溫低,來年棗尺蠖發(fā)生少,紅棗大豐收,2015年雨雪少,氣溫高,當(dāng)年棗尺蠖大發(fā)生。因此冬春寒濕,不利于棗尺蠖蟲蛹的越冬,因而此年棗尺蠖幼蟲少,危害輕;反之則重。
2.2.2 立地條件因素 棗林立地條件對棗尺蠖發(fā)生的程度有較大影響(見表1)。
表1 不同立地條件對棗尺蠖的保存率和幼蟲數(shù)量的影響
表1說明:干沙地棗尺蠖的蛹和幼蟲都多,蛹的存活率也高,平沙地次之,濕沙地更少,村邊地最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平沙地土質(zhì)疏松干燥,利于化蛹,而已耕種和灌溉的立地,使部分蛹凍死,故存活率大大降低,下濕沙地則因春季地下水位上升,相當(dāng)一部分的蛹被淹死,村邊地因雞鳥類吃食,化蛹量極少。
棗樹扎紙裙防治棗尺蠖是羌白鎮(zhèn)八魚村群眾采用的傳統(tǒng)方法。其法是:“驚蟄”前后,在樹桿約1 m處用刀刮掉樹周圍粗皮(不能傷及韌皮部)寬約6 cm。用一寬約15~20 cm硬而光滑的紙袋,以細繩捆扎在樹干上的平滑部位,扎繩捆住紙袋的上部,好像給棗樹穿了一個裙子,故稱扎紙裙,此法主要是利用棗尺蠖雌成蟲無翅,只能爬行上樹交尾,而且抓爬能力又差這些弱點,把雌蟲阻滯在紙裙以下,早晚人工捕殺,這個方法對捕殺棗尺蠖成蟲有一定作用,但也有不少缺陷:一是仍有少數(shù)雌蟲可以從紙裙內(nèi)面的樹干縫隙中爬上樹;二是紙裙易受風(fēng)雨破壞而失去作用;三是在紙裙下部的樹干上,仍有一部分雌成蟲可以交尾,產(chǎn)卵,孵化,而紙裙對幼蟲是無能為力的。因而這個方法只限于少數(shù)群眾小面積采用,得不到大面積推廣。
2013年,我們根據(jù)棗尺蠖生物學(xué)特性和生活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扎紙裙的方法作了三項大的改進:①改紙裙為農(nóng)用塑膜裙,既不受風(fēng)雨的影響,又增加了裙子的光滑度,給雌蟲上爬造成了更大困難,(雌蟲上爬紙裙的高度為6~10 cm,而能上爬塑膜裙的高度僅3 cm左右);②把扎裙位置從樹干1 m處下移到樹干基部離地表15 cm處,消除了雌蟲在枝干上交尾,產(chǎn)卵的場所;③塑膜裙下部用沙堆封埋3~5 cm,堵死了雌成蟲從裙子內(nèi)部上爬的道路,又增加了雌成蟲爬越沙堆一大障礙(雌成蟲爬上沙土自然坡度很困難),還免掉了刮枝皮這個費時費工的環(huán)節(jié),只用大頭針或棗刺捆住塑膜裙接口處即可。經(jīng)過這三改,阻滯雌成蟲上爬和隔離雌雄成蟲交尾的效果大大提高,費用低廉,又簡便易行。扎塑膜裙的殺蟲率比扎紙裙提高了131%。
4.1 殺蟲效果對比
我們用扎塑膜裙和藥劑防治,藥劑毒殺以及人工桿打等方法作了對比(見表2)。
表2顯示說明扎塑膜裙的方法殺蟲率較高。而且在成蟲期即被滅除,故無幼蟲危害,又無任何副作用。蘇云金桿菌殺蟲率也高,亦無副作用,但對5齡幼蟲殺死率較低。菊酯類藥殺蟲率也較高,但副作用較大,常常使噴藥當(dāng)天的嫩花受藥害致死,紅棗中有殘毒,幼蟲對連續(xù)使用菊酯類藥的抗性越來越大,用藥濃度也不得不隨之加大。人工桿打殺蟲率較低,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擊落一些葉、花、樹枝,人為地造成了對棗樹的危害。除扎塑膜方法外,其他方法在使用前,棗尺蠖幼蟲都必然已造成一些不同程度的危害。
4.2 經(jīng)濟效益對比
表3表明,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的成本最低,經(jīng)濟效益最高,其費用僅為噴蘇云金桿菌和人工桿打的1/2,為噴菊酯類費用的1/10。全鎮(zhèn)每年可減少防治棗尺蠖費用約50萬元,僅西營村減少費用約4萬元,再加上扎塑膜比其它方法所獲得的紅棗增產(chǎn)部分價值約300萬元,即全鎮(zhèn)可提高經(jīng)濟效益350萬元。所以,無論從殺蟲效果看,還是從經(jīng)濟效益看,棗樹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是目前比較理想的方法。
表2 西營村多種防治方法對棗尺蠖幼蟲的殺傷效果比較
表3 西營村不同防治方法防治棗尺蠖經(jīng)濟效益比較
綜上所述,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與其他方法相比主要是:①殺蟲率高,能夠把幼蟲密度減少到基本無害(樹均幼蟲50條)的程度。②把幼蟲消滅在了成蟲階段,沒有或甚少幼蟲危害,而其它方法在使用前卻或大或小使幼蟲對棗樹造成了危害。③省工省錢省器械(只需剪刀和大頭針),極易使用,男女老幼皆可操作。④防治效果不受風(fēng)雨等氣候因素影響,這是其它方法不可比擬的。⑤無任何副作用;而其它方法都會產(chǎn)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副作用。⑥扎塑膜裙在農(nóng)間(驚蟄前)進行,不與其它農(nóng)活爭勞,而其它方法都必須在春耕大忙時節(jié)進行,爭勞矛盾突出。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扎塑膜裙防治棗尺蠖的方法樂于為群眾接受,迅速在全鎮(zhèn)棗區(qū)推廣開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棗尺蠖的繁殖能力較高,一、二個雌成蟲所產(chǎn)生的卵孵化出的幼蟲,足以使一株成年棗樹發(fā)生危害。所以要連年進行扎塑膜裙防治,而且要大面積全面進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SucraJujubaand Plastic Film Skirt Control Test
ZHANG Shuan-cheng,YANG Ji-hu
(State-ownedShayuanForestFarmofDali,Dali,Shaanxi715100)
Through observ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Sucrajujubaand life cycle were reviewed and the critical stage for best control by plastic film skirt was determined. The method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damage bySucrajujube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 both in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benefit
Sucrajujube; life history; use of plastic film skirt; method of control
2016-11-18 作者簡介:張拴成(1968-),男,大荔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推廣工作。
S 763.42
A
1001-2117(2017)01-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