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孫婷婷+祖艷青+趙棟會
(鄢陵建業(yè)綠色基地建設有限公司,河南許昌 461000)
莓,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酸甜可口,營養(yǎng)豐富,富含糖、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在世界小漿果生產中居于首位。長期以來,中國大多數地區(qū)都依靠傳統的分株繁殖法生產草莓種苗,導致草莓體內病毒的不斷累積,病毒病的發(fā)生逐年加重。利用草莓的脫毒、快繁技術進行草莓苗的規(guī)模化生產,既可以保持原品種的種質純度,又可以提高草莓的繁殖系數,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促進草莓產業(yè)化發(fā)展。因此,草莓脫毒快繁體系(圖1)的建立可對草莓苗的規(guī)?;a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基于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配方施肥基礎上的溫室內草莓層架栽培,既體現了農產品的高品質、高產量,也滿足了人們日益增加的休閑觀光生態(tài)采摘需求。
草莓品種的選擇
本試驗選擇3個草莓品種,分別是‘紅顏‘太空2008‘玫瑰香等適合溫室促成栽培的品種。
‘紅顏是日本草莓品種之一,其果實甜、硬、香,多級花序,結果期長,產量高;‘太空2008是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培育生產,是中國太空自育種金獎品種,果實大,一般單果重20~40 g,最大果重89 g,果實硬度中等,果皮有韌性,果肉軟硬適口,完熟后全果鮮紅,采摘后儲運期果色不變,果肉紅色,果味甜酸,甜味突出;‘玫瑰香為河南鄭州中牟地區(qū)廣泛種植的品種,果實香味濃郁,果肉香甜(圖2)。
莖尖脫毒培養(yǎng)
本試驗中草莓脫毒快繁所取外植體為匍匐莖頂端嫩芽。從溫室中選取形狀優(yōu)良、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的草莓母株,截取小葉尚未展開的匍匐莖頂端約2~3 cm長的頂芽。首先用0.2%洗潔精水溶液浸泡5 min,然后用軟毛刷輕輕刷洗一遍,再用流動清水沖洗2 h,轉入超凈工作臺中。在超凈工作臺中先用無菌的鑷子將匍匐莖頂端外部的大葉摘除,然后用75%酒精快速滅菌30 s,用無菌水沖洗2遍后,再用0.1%升汞(滴入1~2滴吐溫80)振蕩滅菌6 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5遍。將清洗干凈的匍匐莖頂芽用無菌濾紙擦去表面水分,在雙筒解剖鏡下逐層剝去幼葉,每剝一層換一只滅菌的解剖針,一直剝至可見葉原基和透明半圓球形的頂端分生組織,切取0.5 mm置于已滅菌的誘導培養(yǎng)基上。
初代誘導分化培養(yǎng)在試管中進行,每管接種1個莖尖。莖尖在初代誘導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10天左右顏色會逐漸轉綠,基部開始膨大,培養(yǎng)約20天后可見小莖逐漸伸長,葉原基逐漸形成小葉,培養(yǎng)30天便可形成高2 cm左右的草莓幼苗。
誘導培養(yǎng)基以MS培養(yǎng)基為基礎培養(yǎng)基,附加不同濃度的6-BA、IBA。蔗糖含量為30 g/L,可用白砂糖代替蔗糖,瓊脂含量5 g/L,滅菌前pH值調至5.8。接種后移至培養(yǎng)室內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為光照1500~2500 Lx,時間為12 h/天,溫度24±2℃,相對濕度70%左右(培養(yǎng)條件下同),并及時觀察記錄。結果顯示,激素濃度不同,莖尖成活率、誘導成活的幼苗大小、生長狀態(tài)等都有一定的差異。當6-BA濃度0.5~2 mg/L、IBA濃度為0~0.3 mg/L,均能誘導出不定芽,其中以培養(yǎng)基MS+6-BA 1 mg/L+IBA 0.5 mg/L最為理想,不定芽的誘導率相對較高,且小苗長勢良好,誘導出的不定芽也相對較多。此外,不定芽的誘導率與切取莖尖的大小有一定的關聯性,莖尖越小成活率越低,但其脫毒效果會更好。本試驗的3個品種初代誘導培養(yǎng)結果基本一致。
試管苗快速繁殖
當誘導分化出的草莓苗高長至1.5~2 cm左右時,將其轉接至經過滅菌的繼代增殖培養(yǎng)基中,置于培養(yǎng)室內培養(yǎng)。培養(yǎng)容器為耐高溫塑料培養(yǎng)瓶,每瓶可接種6~8株試管脫毒苗。繼代增殖培養(yǎng)基以MS培養(yǎng)基為基礎培養(yǎng)基,并附加不同濃度的6-BA和IBA,蔗糖含量為30 g/L。增殖培養(yǎng)過程中注意觀察繼代周期、增殖系數及植株生長狀況。
由表1可以看出,決定增殖系數的主要因素為6-BA。當6-BA含量升高,3個品種的平均增殖系數均逐漸升高,當6-BA值為0.3~0.5 mg/L時,草莓苗的增殖系數增加不明顯。此外,在試驗中發(fā)現,隨著6-BA、IBA含量的升高,脫毒苗產生愈傷組織的頻率增高,影響組培苗質量。因此,適合3個品種的增殖培養(yǎng)基可確定為MS+6-BA 0.3 mg/L+IBA 0.01 mg/L。增殖系數6倍左右,且不定芽長勢健壯,產生的愈傷組織較少(圖3)。
生根培養(yǎng)
經過4~5代增殖培養(yǎng)后,將生長健壯的草莓組培苗轉接到生根培養(yǎng)基上進行生根培養(yǎng);生長較為弱小的草莓苗轉至壯苗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10天左右后再轉至生根培養(yǎng)基上。材料接種后置于培養(yǎng)室中培養(yǎng),注意及時觀察組培苗的生根情況。
壯苗培養(yǎng)基為MS培養(yǎng)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 MS培養(yǎng)基附加不同濃度的IBA,蔗糖含量為20 g/L。結果表明IBA含量對3個草莓品種生根速度和生根量有一定的影響,且三個品種之間最適生根培養(yǎng)基也有一定的差異。
由表2可以看出,培養(yǎng)20天時,當IBA含量為0時,3個品種的平均生根量和根長都較低;當IBA含量為0.05 mg/L時,‘玫瑰香‘太空
2008‘紅顏生根量及根長都有明顯的增加;當IBA含量增加為1 mg/L時,只有紅顏的生根量及根長有明顯增加;當IBA含量增加為0.15 mg/L時,3個品種的生根量及根長與IBA濃度為0.1 mg/L時相比均無較明顯差異。此外,在生根培養(yǎng)基的篩選過程中發(fā)現隨著IBA濃度的增加,三個品種基部產生愈傷組織的頻率越高,草莓苗也越瘦弱(圖4)。
綜上所述,最適合草莓‘玫瑰香及‘太空2008的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 MS+IBA 0.05 mg/L;最合適‘紅顏的生根培養(yǎng)基1/2 MS+IBA 0.1 mg/L。
煉苗移栽
生根培養(yǎng)20天,根長2.5 cm左右時,可移至溫室內進行馴化。將組培瓶從培養(yǎng)室中取出移至玻璃溫室內培養(yǎng)2~3天,再打開瓶蓋進行透氣培養(yǎng)1天后,組培苗即可出瓶移栽。在高溫夏季開瓶蓋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易滋生霉菌,影響最終馴化成活率。在此期間適當遮陽,并逐漸增加光照。
移栽時從瓶中取出幼苗,清除干凈根部及根頸處的培養(yǎng)基,栽入穴盤中進行馴化?;|采用經過滅菌處理的海藻渣和草炭、蛭石以體積比1:1:1的比例配制而成。煉苗溫室的濕度保持在70%~80%,溫度保持在20℃左右。移栽1天后,組培苗表面可噴施1500倍的80%多菌靈WP進行病害預防,并注意進行其他常規(guī)管理。
依照上述方式在溫室中進行草莓組培苗的煉苗、移栽,緩苗期約5~7天,最終馴化成活率可達99%。
脫毒的選苗及定植
選苗
草莓脫毒苗應用于生產上優(yōu)勢明顯,但是在栽培管理上應注意不可將組培苗直接作為母株繁育生產苗,這樣會造成只長葉不結果、或者是畸形果過多、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嚴重不協調等現象發(fā)生。在栽培管理中應該以組培苗繁育出的第二代種苗作為母本繁殖生產苗,這樣才能將草莓脫毒苗的優(yōu)勢最大化應用于生產。
草莓選苗時需選擇有4~5片發(fā)育健全的無病蟲害的完整葉,且植株要矮壯,根須要粗壯,無徒長現象。促成無土栽培草莓定植時間為9月中旬左右。
定植
把拌好的基質填在栽培槽中,高度到距栽培槽上部1 cm處,把基質攤平后用手向下壓2 cm。
用防蟲網蓋在栽培槽基質上表面,用帶噴頭的水管澆透基質,用水量是基質體積的55%,確保不出現明水,不出現基質上漂。
在距栽培槽外側邊沿9 cm處挖深8~10 cm、直徑10~12 cm(大于營養(yǎng)缽直徑)的定植穴,澆滿坐窩水,立即將草莓苗放于穴內,把挖出的基質回填,使基質吸透水,栽培槽基質與苗密切結合,確?;靥詈笥缋徤掀矫媾c栽培槽上平面基質相平,定植時遵循“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的原則。確保弓背朝向栽培槽外側,確保植株在9 cm線上。
栽培層架的設計及布局
為對比溫室支架式無土栽培模式的栽培效果,采用了A字形支架和雙層H形支架(圖5、圖6)。其中A字形栽培架總長1390 m;H形栽培架總長274.5 m;栽培基質采用草炭:珍珠巖:蛭石=3:1:1混合基質;灌溉方式為滴灌。經過對比試驗,A字形支架的栽培效果優(yōu)于H型栽培效果。
日常管理
水肥管理
由于鄢陵地區(qū)井水EC值為1.0 mS/cm以上,為保證草莓可以得到更好的營養(yǎng)供給,溫室所有灌溉用水均為凈化水(表3)。
緩苗期灌溉清水,緩苗期后至開花前期肥水EC控制在0.8~1 mS/cm,開花后肥水EC值控制在1.2~1.5 mS/cm。灌溉水量根據覆膜與否而不同,冬季覆膜期間灌溉量125 mL/株(分5次進行滴灌,25 mL/次),未覆膜期間灌溉量為350~490 mL/株(分5次進行灌溉,70~90 mL/次)。
環(huán)境控制
花芽分化時期,鄢陵地處華中,草莓多在9月中旬進行花芽分化,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夜間控制在12~15℃,日均氣溫在5~25℃,濕度控制在70%左右,經過10~15天即開始花芽分化。
現蕾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溫度控制在10~12℃,濕度控制在30%~50%。
開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3~25℃,夜間溫度控制在8~10℃,濕度控制在30%~50%。
果實膨大期,白天控制溫度在20~25℃,夜間溫度控制在6~10℃,濕度控制在60%~70%。
收獲期,白天控制溫度在20~23℃,夜間溫度控制在8~10℃,濕度控制在60%~70%。
降溫主要通過溫室的風機和水簾,加溫則通過燃油熱風機進行加溫,冬季通過覆蓋地膜來提高根部溫度,降低夜間空氣濕度。
疏花疏果
草莓花期大約是從9月底開始,草莓花序分級開花,一級二級花可以保留,三級花為無用花,開花前就可以去掉,草莓第一次出現的花序不需要太多,僅留2~5朵。
草莓坐果期大約在10月中旬,這個階段主要工作是剪老葉,疏花疏果。本階段草莓葉子需要留8~10片,其他葉子和側枝全部打掉,維持光合作用的平衡和能量供給。疏花主要就是摘無效花,疏果視品種和長勢而定,一般總狀花序留2~3個,果實在直徑為1 cm左右時開始摘除。主要摘除畸形果,果柄細、籽少的果實。每株草莓的前期果實需要保留。收獲期需要繼續(xù)保持葉片和花的質量,平均每周清理一遍。
授粉
為保證草莓授粉的質量和數量,減少畸形果發(fā)生,鄢陵基地采用了荷蘭科伯特公司的熊蜂進行授粉,每個溫室的放置標準為10箱。
病蟲害防治
溫室草莓主要的蟲害有紅蜘蛛、蚜蟲、白粉虱、草莓線蟲等,而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其中紅蜘蛛、白粉病、灰霉病的危害尤為嚴重,為保證溫室草莓的安全,對于草莓病蟲害需要提前預防。首先需要在溫室使用之前做好消毒工作,使用福爾馬林與高錳酸鉀按照2:1的比例進行熏蒸消毒;其次,加強對于基質和種苗的篩選;利用物理防治方式如粘蟲板、誘蟲燈等進行蟲害防治;使用硫磺熏蒸器防治白粉??;合理控制溫室環(huán)境,增強植株抵抗力。
結論
與草莓常規(guī)種苗相比,草莓脫毒苗具有生長旺盛、抗逆性強、坐果率高、產量高等特點。但是在種苗脫毒前期需要適當控制其生長速度,防止出現徒長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