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地鐵一族,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地鐵。最近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現(xiàn)象,市郊附近的地鐵口總有很多小攤販,賣早餐、小吃,甚至一些小物件。生意好時,小吃車和顧客都堵在地鐵口了,有時會影響行人正常通行,奇怪的是,一直沒人來管管這些小攤販。
一天下了班,我像往常一樣來到地鐵口,打算買份小吃。排隊的顧客有點多,輪到我時,我和老板攀談起來,“生意這么好,收入應該不少吧。”老板笑笑說:“還將就,基本每月近萬,掙的都是辛苦錢?!彼€透露,有的小攤販做幾年就能買上一套房。
我又說,“擺攤又不需要交稅,多好!”“稅倒是不用,但每月要向‘上面交200元管理費?!敝灰涣诉@筆錢,管理部門對他們就睜只眼閉只眼;要是不給,管理部門就會找各種理由把他們趕走。攤販還悄悄對我說:“這是‘行業(yè)機密,不要說出去?!?/p>
他繼續(xù)說,這筆管理費不僅能讓攤販們在平時自由經(jīng)營,遇到臨時檢查時,他們也能提前收到“風聲”。比如每次上級領導來檢查時,就有人提前一天過來打招呼,讓他們把攤點搬遠一點或是干脆歇業(yè)一天。等領導一走,攤販們又匯聚到原處。
對攤販而言,這200元管理費雖然不少,但能讓他們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安心經(jīng)營,也就隨大流地給了。不過,這筆錢到底有沒有征收依據(jù),他們并不清楚,管理部門收錢后并未給他們開過收據(jù),至于錢最后給了誰,用到哪里去了,他們就更不知情了。
如果小販所說都是事實,這筆賬還值得一算,一個地鐵站口的攤販多時有二十多個,管理部門一個月就能收四五千元的管理費。若是不入賬,這筆錢落入私人腰包,豈不是損公肥私?個別人得了利,犧牲的卻是市容市貌與老百姓的交通出行方便,這樣的買賣,早該叫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