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良
摘 要:在當前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及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下,農村需要加快危房改造步伐,妥善解決農村困難戶住房問題。農村危房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是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是推進城鄉(xiāng)統(tǒng)籌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文章從農村危房形成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對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建議進行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農村;危房改造;原因;問題;建議
前言
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的體現(xiàn)了執(zhí)政為民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有效的解決了農村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是改革民生的重要舉措。而且對農村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及加快和諧新農村建設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1 農村危房形成的原因
當前農村危房形成的原因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部分農村家庭自身經濟條件較差,單純的依靠種地來維護生活,沒有其他經濟收入,這也使其沒有資金來維修和翻建房屋。當前農村危房戶多以身殘力缺型、癡呆傻型、受災返貧型、債務積壓型、鰥寡孤獨型、大病返貧型等人員為主,這些家庭沒有勞動能力,經濟收入多用來看病或是還債,多依賴于低保金來維護生活。當前農村危房還有部分是由于自然災害頻發(fā)而造成的,只有極少部分是由于存在懶惰思想,好逸惡勞而導致的危房存在。
2 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資金投入有限
當前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給予了農村危房改造較大的扶持力度。但作為危房戶,自身經濟基礎較差,很難自籌到房屋改造資金。往往因為改造住房而加劇了自身的貧困程度。在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補助資金缺乏仍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大部分危房戶在改造住房過程中,雖然有補助資金,但還需要借錢,因此往往因為無力借到錢而放棄了危房改造的機會。這有效的反映出當前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標準低的問題,這對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整體推進帶來較大的難度。
2.2 質量保障措施不到位
當前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施工人員多為農村周邊勞動力,缺乏施工經驗。再加之當前農村危房改造范圍較廣,進度要求較高,在資金和專業(yè)技術人員普遍不足的情況下,農村危房改造的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紐,在原材料采購、設計和工程檢查驗收方面也缺乏有效的管控,在農房和配套基礎設施等建設過程中缺乏跟蹤服務和有效的監(jiān)管,這對農戶建設的質量和施工安全都帶來了較大的隱患。
2.3 危房改造面積和標準的控制不嚴格
當前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對于每戶村民的改造面積都有一定的標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普遍存在超面積改造的現(xiàn)象,求大傾向十分嚴重。這就導致本就經濟基礎較差的農戶,在危房改造過程中不切合實際,改造面積嚴重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房屋建成后債務也隨之增多,不僅還款困難,而且加劇了貧困程度。
2.4 危房改造的規(guī)劃統(tǒng)籌水平不高
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缺乏總體性和長遠性的規(guī)劃,整體設計規(guī)劃水平不高,布局缺乏合理性,對農村后續(xù)發(fā)展缺乏有效論證,這就導致改造布局無法與村莊整體建設規(guī)劃有效銜接,不僅存在著土地資源浪費的現(xiàn)象,而且還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3 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建議
3.1 科學規(guī)劃,體現(xiàn)特色
要堅持因地制宜,區(qū)別對待,從實際出發(fā),改造和新建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采取多種方式推進農村危房的改造建設。在規(guī)劃選址上,對新建住房,特別是集中連片的房屋,要按照宜于建筑、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的原則選址,對宅、廁、水、路、電等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力求危房改造工程整齊、美觀、實用。在住房的設計和施工上,一是要達到一定的抗震要求和使用年限;二是要與當?shù)氐木用窠ㄖ嗟靡嬲?,盡可能做到和諧統(tǒng)一;三是既要從嚴控制建房面積,又要有前瞻性,合理確定居住空間、衛(wèi)生設施、公共設施等技術標準,達到節(jié)約資源、節(jié)能、環(huán)保等要求;四是注意保護農村的歷史文化遺產,將歷史古跡、古街道、古建筑、古樹、自然環(huán)境與村莊融為一體。
3.2 科學組織,整合項目與資金
在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政府需要充分發(fā)揮主導組織作用,統(tǒng)籌協(xié)調及有效的整合資源,加大對危房改造扶持的力度。在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將其與生態(tài)移民、易地搬遷及新農村建設等項目有效的結合,通過對各方面的項目資金進行整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措施,有效的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政府需要加大政府預算,有效的解決當前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標準低及經費不足問題,加快改革農村困難群眾安居工程的有序推進。
3.3 因地制宜,突出以人為本
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其最終目的是有效的改善農村的居住環(huán)境,有效的保障農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過程中,要充分的發(fā)揮農村危房戶的主體作用,不僅要征求危房戶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還要根據每一個危房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規(guī)劃,做到量力而行,區(qū)別不同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改造計劃,因地制宜,突出以人為本,遵循防災與實用、分散與集中的原則來有效的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程。
3.4 規(guī)范審核程序和檔案信息化管理
3.4.1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規(guī)范審核程序
在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中,需要將改造的重點放在五保房、低保房、特困戶及重點優(yōu)撫對象上,針對這些人員中的無房戶及嚴重危房戶口進行改造和新建。嚴格審核程序,堅持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來確定危房改造的對象。同時還要將危房戶進行分類,根據自建能力劃分為三個檔次,即無自建能力、自建能力差和有自建能力,分類進行救助,針對不同檔次給予不同款額的補貼。
3.4.2 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農戶的檔案管理制度
在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推進過程中,需要為農村危房改造戶建立紙質檔案,批準一戶即建檔一戶,確保將危房改造農戶的相關資料收集齊全。在建立農村危房改造紙質檔案的同時,還要對檔案進行信息化錄入,將危房改造農戶數(shù)據動態(tài)錄入,這樣能夠快速查詢到危房改造農戶的相關信息,而且實現(xiàn)數(shù)據的實時匯總和動態(tài)分析,進一步對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的進展進行掌握,并為相關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
4 結束語
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項長期性的民生工程,具有較強的動態(tài)性,即解決一批后還會出現(xiàn)一批,這就需要建立長效保障機制,加快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有效的推進農村困難群眾的脫貧步伐,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危房問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項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德政工程,有利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因此需要在實際工作中加快完善各項工作機制,落實好科學發(fā)展觀,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機制,有效的解決農村困難戶的住房問題,為農村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李峰.我國農民住房建設:發(fā)展歷程與前景展望[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0(01).
[2]楊茂霞.農村危房改造是村寨建設主體——對都勻市村莊建設要與農村危房改造相結合的思考[J].中國建設信息,2009(21).
[3]傅芳世:以更開闊的思維抓農場危房改造[J].中國農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