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書賢
(清河縣人民醫(yī)院婦科,河北 邢臺 054800)
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效果研究
任書賢
(清河縣人民醫(yī)院婦科,河北 邢臺 054800)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婦科內分泌疾病中,芳香化酶抑制劑的使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所接收的婦科內分泌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將這98例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各49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進行治療,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在治療有效率方面,研究組患者明顯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在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組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根據(jù)研究結果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劑在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上,其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芳香化酶抑制劑;婦科;內分泌疾?。恍Ч?/p>
在婦科疾病當中,內分泌疾病屬于發(fā)病率極高的疾病。在婦科內分泌疾病當中,月經(jīng)紊亂、子宮內膜異位等等都是較為常見的疾病[1]。近幾年,隨著女性生活壓力的變大,婦科內分泌疾病的發(fā)病率也逐漸的上升,這嚴重的影響了女性的生活質量,為女性帶來了不少困擾。對此,研究能夠有效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的藥物具有重大意義,對此,本文作出了相關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婦科內分泌疾病中,芳香化酶抑制劑的使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所接收的婦科內分泌患者98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婦科內分泌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隨機的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對照組49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39.5±8.5)歲,病程7~60個月,平均病程(33.5±13.5)個月,這49例患者中有14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1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以及19例子宮肌瘤患者;研究組患者人數(shù)共49例,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41±8.74)歲,病程8~58個月,平均病程(33±12.75)個月,這49例患者中有13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17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以及19例子宮肌瘤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以及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治療方法為:使用米非司酮(上海醫(yī)藥有限公司華聯(lián)制藥廠)進行口服、25 mg/次,每日一次[2]。研究組患者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進行治療,治療方法為: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口服,25 mg/次,每日一次。兩組患者服用藥物時間均是在早飯半小時后服用,兩組的治療療程均為3個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治療有效率情況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對照組患者痊愈人數(shù)為14例,有效人數(shù)為25例,無效人數(shù)為10例,治療有效率為79.59%;研究組患者痊愈人數(shù)為28例,有效人數(shù)為17,無效人數(shù)為4例,治療有效率為91.84%。由此可知,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要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治療有效率比較情況
2.2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情況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研究組中出現(xiàn)不良癥狀的患者共有3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6.12%;對照組中出現(xiàn)不良癥狀的患者共有11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22.45%。由此可知,研究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情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jīng)濟得到穩(wěn)定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隨著人們生活逐漸優(yōu)渥,其生活節(jié)奏也逐漸的加快起來。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女性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越來越重,導致女性內分泌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直線上升模式。由于婦科內分泌疾病種類繁多,在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時還存咋不少問題。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本院所接收的婦科內分泌疾病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和芳香化酶抑制劑進行對比之后發(fā)現(xiàn),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患者痊愈人數(shù)明顯要高于使用米非司酮患者,且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也明顯較高[3]。芳香化酶抑制劑是一種細胞色素類的酶復合物,能夠有效抑制雌性激素的合成,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接受的患者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子宮肌瘤這三種疾病,其中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芳香化酶抑制劑能夠有效的抑制患者發(fā)病部位的組織增生,并緩解患者疼痛;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疾病中,芳香化酶抑制劑具有刺激排卵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竇卵泡的正常生長;在子宮肌瘤中,芳香化酶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患者體內肌瘤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疾病,為手術治療做好充足的術前準備。
綜上所述,與米非司酮相比較,婦科內分泌患者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后,其治療效果非常顯著,且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所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率低,這說明芳香化酶抑制劑的治療安全性相對較高。由此可知,在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治療中,芳香化酶抑制劑具有臨床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1]鄧金鳳.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5):75-77.
[2]陳 敏.芳香化酶抑制劑在婦科內分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14).
[3]趙 坤,李 新,呂艷欣.分析芳香化酶抑制劑在婦科內分泌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5):156-157.
本文編輯:劉帥帥
R711
B
ISSN.2095-8803.2017.01.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