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杰
我家樓下,有一個不大的菜市場,魚肉蛋禽,青菜果蔬,應(yīng)有盡有。市場西北角,支著一個賣燒羊肉的攤子,攤主是個怪異的老頭,六十多歲,經(jīng)常在看報紙。但凡有顧客駐足,他極少主動打招呼,最多就是把眼神從報紙上移到對方的腳面,繼而再移到臉上,停留約幾秒鐘,若是對方?jīng)]有反應(yīng),那眼神定會落回報紙上。我對他這種態(tài)度十分看不慣,心想,又不只有你一家賣這東西,難道還讓人求著你賣不成?
那日,家中來客,點名要吃燒羊肉,我便下樓去菜場。老頭仍在看報紙。當(dāng)彼此的目光相遇時,我朝蓋著紅布的攤子努了努嘴。他站起身,將布拉開,就像新郎官小心翼翼地掀開新娘的蓋頭。我問:“多少錢一斤?”“五十六?!彼?。“能不能便宜點?”我話音剛落,蓋頭就搭回去了。見我疑惑,他朝旁邊努了努嘴。我順著看去,三個大字十分醒目:不二價。
我瞅了一會“不二價”的招牌,又看了看不遠處的攤子,轉(zhuǎn)身離開了?;氐郊?,母親看著我買回來的肉,說:“你指定是貪便宜了,買的那老頭旁邊攤的吧?”我點頭稱是。母親切下一塊,遞到我嘴里。我嘗了嘗,口感的確比母親平時買來的差一大截。母親說:“這個老頭家世代都賣燒羊肉,從來都不講價。以前啊,割哪一塊肉都是他說了算,顧客只能聽從,不然他就不賣?,F(xiàn)在還好些了?!币娢乙桓彪y以置信的樣子,母親又補充說:“即使這樣,他家的肉也從沒剩過,尤其是逢年過年,如果不在頭三天訂好,你給再多的錢也不賣給你?!弊詈?,母親打趣道:“人家賣的不是肉,是手藝。”
原先我還以為老頭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以及“不二價”的招牌都是嘩眾取寵的噱頭,現(xiàn)在才明白,支撐著興旺生意的是獨家手藝的底氣。我被深深地震動了。
前不久,有朋友鼓動我利用閑暇時間為學(xué)生講授一些寫作技法,并說會有一些勞務(wù)費。說實話,我覺得這會改變我的作息秩序,很不情愿接受這份差事??膳笥颜f:“把你的寫作經(jīng)驗傳授給孩子們,讓他們能更快地進步,不是件好事嗎?”仔細(xì)一想,也有道理,我便應(yīng)承下來。課前,我認(rèn)真思考如何將知識點講透,如何把某一種寫法講活;課上,也是全神貫注,傾其所有??墒?,我聽到了一些家長的竊竊私語:“能不能和老師講講價,每課時便宜一些……要不然,第一課時就算送的,別收錢了……”聽到這樣的話,我心里便燃起一股無名火,他們顯然把我的課當(dāng)成商業(yè)化行為了。我對朋友說:“不教了?!迸笥巡唤?,我說:“要么一分錢都不給我,要么就別跟我講價錢。”
這一刻,我總算更深地明白,有些付出是“不二價”的。這類“不二價”的背后,可能是手藝的傳承,可能是技術(shù)的自信,也可能,是對自己尊嚴(yán)的捍衛(wèi)。
以前,當(dāng)很多種品牌的手機都在大打價格戰(zhàn)或者進行各種優(yōu)惠活動時,某品牌的手機反而搞起了網(wǎng)上預(yù)定、搶購,我本以為這不過是饑餓營銷,為了奪人眼球而已,但隨著身邊朋友越來越多的好評,我才發(fā)現(xiàn),預(yù)定、搶購的背后是一種對技術(shù)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