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媽
前兩個月,一篇題為《你的孩子是充話費送的嗎,居然給他看沈石溪的小說!》在各個群引發(fā)討論。原文是名為“逗比媽”的媽媽因孩子讀沈石溪而引發(fā)的咆哮體怒斥文,開頭是這樣的:
這是什么鬼??。?!
是誰在寫這種狗屁的東西給孩子看?!
她是公益組織格?;ǖ某蓡T,“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號寫作者,為了我的讀者,更主要是為了我的讀者的孩子們,我專程去新華書店泡了一天,做了點功課,”之后,開始全面批判,她認為沈的動物小說其實不是動物小說,只是借動物之名,寫人類社會的的丑惡、權(quán)力、謀略,甚至情色。文學(xué)作品不是不可以虛構(gòu),沈的問題在于:他竟然聲稱自己寫的這種兩分真實、八分虛構(gòu)的爛故事是真實的。而給兒童看的文學(xué)作品,至少應(yīng)該有起碼的文字美感,沈著中的文字缺少這些。更為嚴重的是,沈著中數(shù)不清的與動物有關(guān)的常識性的錯誤。
這篇文章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瞬間閱讀量10萬+。大約一天功夫,鋪天蓋地的各方意見來了,有號稱看沈石溪長大的孩子,有圍觀群眾,甚至有大V(如海青)加入,叱責作者大言不慚、亂寫一氣。不懂文學(xué),不尊重人性。
沈石溪本人都被驚動了:“年老力弱,小時候又沒練過拳腳,看來只好招募義勇軍……”緊接著,號稱讀《狼王夢》長大的12歲孩子就在評論中直接開罵。就連新京報也參與進來,連發(fā)三篇關(guān)于沈石溪與動物小說的文章。好不熱鬧。
沈石溪到底該不該看呢?
我詢問了三三對于沈石溪小說的看法。她的感受是:之前看過一些,不過越來越不喜歡看了。感覺他是為了寫作,故意把動物逼上絕路,不喜歡。
之后,我們又看了各方觀點,綜合起來進行比較,對什么是動物小說,什么是優(yōu)秀的動物小說,什么是給孩子看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等進一步討論。她從模糊的感覺,逐漸到清晰的理性認識,最終自己得出結(jié)論:犯不著為這樣的小說浪費時間。為什么不看看西頓、驚鳩十、比安基呢?!
聽別人說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判斷卻很難??椿蛘卟豢茨谋緯?,誰說了也不應(yīng)該是圣旨,是判決,哪怕他是專家學(xué)者,或者是戴著多么大的帽子在頭上!閱讀,還得您和孩子好好琢磨。讀或者不讀沈石溪,還是孩子說了算吧。前提是,你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讓她能夠分辨出,哪些書是好書,哪些書讀了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