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瑞
凱恩斯明顯熱起來。
離赤道近或是空氣潔凈,印象很深的藍天白云也更為鮮亮。這里沒有冬季,只分雨季旱季。長衣穿不住了,急忙換成短打扮。
到這里正是九點,為趕時間,直奔庫蘭達鎮(zhèn)的熱帶雨林。那里有著茂密的植物。有人給熱帶雨林做了簡潔的概括:要有古老的樹木,遮天避日的樹冠,一米深的地下多是植物的根莖。
庫蘭達鎮(zhèn)有歷史,成立于1888年。這里發(fā)現(xiàn)了鋅礦,修了鐵路,來淘金的人多起來。良好的氣候條件,有人種起了植物,當(dāng)起農(nóng)場主。還有人想到了不遠(yuǎn)小山上的那片熱帶雨林,看到了發(fā)展?jié)摿?,買下這片物業(yè),開始了修建。修纜車要建塔臺,建設(shè)過程可能會破壞森林,遭到政府反對。這一家族的人并沒氣餒,不斷研究方案,最后想出用直升機空運的辦法運輸建材。方案經(jīng)過23個部門的嚴(yán)格審批,終于得到認(rèn)可。所建32座塔臺,沒砍伐一棵樹,一年內(nèi)完工,被稱為世界上有名的綠色工程。
如何參觀熱帶雨林很費腦筋。林木茂密,道路崎嶇不平,還有溪水湖泊。巧開思路,想到了二戰(zhàn)時期服過役的水陸兩用戰(zhàn)車,諾曼底登陸用的就是它。作為旅游交通工具,戰(zhàn)車既有體驗戰(zhàn)爭的感覺,又有欣賞熱帶雨林的新奇,兩全其美,至今很難有人效仿。
我們乘坐的戰(zhàn)車是六輪驅(qū)動,車上有六排坐位,能坐30人。駕駛員是個典型的美國人,長長的上唇,結(jié)實的身體,穿著部隊襯衫,戴著禮帽,很像美國軍人。問他名字,叫戴瑞恩。坐上戰(zhàn)車,戴瑞恩便開進了熱帶雨林。車子一路下坡,突然停住了,他讓我們看路邊的蝴蝶,翅膀很長,有13厘米,分藍色、紅色,很漂亮。向上看,樹干上鼓起了一個大大的“腫瘤”,那是白蟻窩。
車子開開停停地前行。樹木越來越密,品種越來越多,凈是沒見過或很少聽到過的:黑槐樹在北半球看不到??铸垬涫箘旁跔幐?,盡管細(xì),卻能得到茂密樹林中的第一縷陽光。桫欏樹有地球上的活化石之稱,樹冠如同一把巨傘。此外還有鹿角橛、咖啡樹、香蕉樹、棕櫚樹……
車子開到一棵樹前停下來。戴瑞恩指著一種植物說,這叫蜇剌樹,有毒,輕扎上很癢,重的能致命。有位外國女士曾被“蜇”而亡。戴瑞恩用胳膊在旁邊的一棵細(xì)矮的樹前一動,短袖襯衫立刻被樹枝剮住,怎么也拽不下來。戴瑞恩說,這叫“倒勾剌”,勾住就下不來,只能小心慢慢往下褪。
接著戴瑞恩撅了一根植物枝條,綠綠的,有手指粗,使勁抽了幾下車的鐵板,“叭叭”作響,問可以干什么用?我們說,可以抽人。他呵呵大笑起來說,對,新加坡的鞭刑就用這家伙,先抽三下,呆會兒就疼得撐不住了,外號也叫 “呆會兒疼”,如果不改再抽。說著把那根枝條對頭一窩,柔韌性很好,能成一個圓圈,這比硬棍子還疼。枝條神奇,戴瑞恩更令我們驚異,他突然改說了中文,而且那么地道。
邊說邊走,車子開到了叉路口,一邊是上坡的小路,一邊是湖泊。他故意問:走哪條?大家說:下水。他裝作很恐慌的樣子說:不行,危險。我們都笑了,齊聲喊:走水路。他裝作很無耐地說:只能按大家的要求走了。車子開進了湖里,有人驚喜地尖叫起來。戰(zhàn)車略一顛簸,入水后很平穩(wěn),浮在水面上繼續(xù)前行。戴瑞恩指給我們看,岸邊趴著一只龜,又向上指,岸邊樹干上趴著一只蜥蜴,頭向下,與樹干顏色接近,一絲不動,很難辨認(rèn)。
湖面開闊,還有曲折。湖邊長滿了樹木。碧綠的湖水,嫩綠的樹木,再加上藍天白云,非常美麗的畫面。幾只鴨子出現(xiàn)在水面上,為寂靜的湖水增加了活力。我們在這里穿行,帶來了惟一的噪聲。
穿行在古老的樹林中,在現(xiàn)代社會,感到了一種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