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 楊榮
1997年全國高校全部實行招生“并軌”,新的高校收費制度將在校貧困生人數不斷推上“歷史最高峰”。與此同時,國家、高校、社會企事業(yè)單位不斷推進“獎、貸、助、補、減、免”貧困生資助體系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校貧困生的困境,但各高校在資助政策實施過程中差異較大,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貧困生資助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以期進一步豐富我國貧困大學生資助理論,為完善貧困大學生資助政策提供參考。
一、調研的方法及過程
(一)對象
調研對象為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全體在校大學生,共發(fā)放調查問卷721份,收回有效問卷696份,回收率達96.53‰
(二)方法
參考相關文獻,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共有30個選擇題和開放式問題,內容涉及貧困生基本情況、獲得資助的基本情況、資助效果、資助工作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心理問題等方面。
我們還隨機選擇了家在寧夏南部山區(qū)、川區(qū)、銀北地區(qū)的10名貧困生進行家訪,對20名貧困生做了電話回訪。
二、結果與討論
(一)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貧困生占在校學生總數的30%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教育部《2016年全國普通高校資助政策執(zhí)行情況》公布的數字顯示:2016年,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達到527萬,占高校學生總數的23.06%,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人數166.1萬,占高校學生總數的7.27%。
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目前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校貧困學生的比例高達46.19%,而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占經濟困難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上。貧困生中回族學生居多,女生居多。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學院貧困生中回族學生占61.56%,女生占72.37%,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寧夏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城鎮(zhèn)學生有7.81%;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寧夏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農村學生有24。32‰雖然大部分貧困生通過國家資助解決了學費和生活費,但家庭無力給予學生其他所需。調查顯示,化工學院學生的月平均生活費低于5D0元的在校生比例為13.73%,這部分學生的生活費僅夠用于伙食和生活必需品。
(二)國家資助政策極大地減輕了貧困生的壓力,促進了受助貧困生的學業(yè)和綜合能力發(fā)展
高校貧困生問題得到了黨和國家以及社會的重視,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fā)[2007]13號),同時頒布了系列配套實施辦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包含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師范生免費教育、應征入伍服兵役國家資助、畢業(yè)生赴基層就業(yè)學費補償等多種形式的國家資助,以及新生入學“綠色通道”和社會捐資助學等輔助措施。
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校貧困生中,89.19%的學生的學費來源于助學貸款:10.81%的學生的學費來源于助學金;13.21%的學生獲得了學費減免。學院有17.42%的貧困學生完全依靠國家資助政策讀大學,其家庭基本沒有在經濟上給予支持。國家資助政策緩解了貧困生的經濟壓力,減輕了其家庭經濟負擔,為貧困生搭建了“助飛平臺”。
根據國家政策,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享受國家資助的力度比其他院校要高。目前寧夏大學由政府、學校和社會企事業(yè)團體設立的獎助學金有30多項,主要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寶鋼教育獎學金、明德獎學金、華藏孝廉獎學金、寧夏大學校級綜合獎學金、燕寶助學金、西部開發(fā)助學工程助學金、豐田助學金、應善良助學金等。調查統(tǒng)計顯示,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生在校期間辦理了助學貸款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49.79%,有81%的學生在校期間獲得過各類獎助學金:有0.28%的學生獲得了國家獎學金,6.1%的學生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46.88%的學生獲得過國家助學金,24.27%的學生獲得過校級綜合獎學金,有47.99%的學生獲得過寧夏燕寶基金捐助的燕寶助學金等。
各類獎助學金激勵了貧困生刻苦學習,讓他們有精力和時間集中發(fā)展自己的綜合素質。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受資助學生中,有21.02%的貧困生專業(yè)排名較靠前;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創(chuàng)新實驗、科技競賽的貧困生占貧困生總數的15.02%;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的貧困生占貧困生總數的83.78%。
(三)優(yōu)秀的輔導員隊伍和堅強有力的班級評議小組是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得到肯定的關鍵,資助工作還需建立健全監(jiān)督機制
高校貧困生的認定工作主要包括認定貧困生身份和劃定其所屬貧困等級。寧夏大學的認定標準是以銀川市當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作參考,結合學生日常消費情況予以綜合評定。其認定程序是:學生申請一班級評審小組評議一學院審核一公示一上報學校復審一學校公示一上報上級部門。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70%的學生均是老少邊窮地區(qū)生源,90%的學生在入校時都帶來了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門出具的貧困證明,為此,寧夏大學對貧困生的認定重點依靠學院審核小組和班級評審小組:學院審核小組由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任組長,全體輔導員為成員;班級評審小組由年級輔導員、班主任、1名學生黨員、1名學生班干部、1名普通學生組成,班級評審小組會在平時關注同學們的日常消費情況,在評審時參考日常消費水平決定資助學生和等級。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化學化工學院有76.42%的學生認為學校的貧困生認定程序合理,有73.79%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在班級貧困生評選公平公正,有75.03%的學生認為本班貧困生的消費水平與其貧困生身份符合或基本符合。由此可見,提升輔導員、班主任工作能力,重視學生干部工作作風建設是高校提升國家資助工作執(zhí)行水平的重要抓手。同時,高校還應建立《學院資助工作監(jiān)督考核制度》,促進資助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
(四)貧困生的心理壓力較大,在計算機、外語、心理輔導、就業(yè)指導等方面需要學校給予幫助
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的貧困生多來自農村地區(qū),他們在普通話、計算機、英語、人際交往、文體特長等方面與城市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難免會有自卑感和較大的心理壓力。高校的資助工作者要高度關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有心理問題的貧困生,建議這類學生積極進行個人心理咨詢、選修心理類公選課,通過舉辦心理講座和團隊輔導活動,培養(yǎng)貧困生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和組織領導能力,促進其健康成長。
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有56.16%的學生希望在計算機學習方面給予幫助,有73.87%的學生希望在英語學習方面給予幫助,有67.27%的學生希望在就業(yè)指導方面給予幫助??梢姡鞑可贁得褡宓貐^(qū)高校資助工作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資助和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上來,要強化“資助”與“教育”并舉,“助困”與“育人”并重的資助宗旨。
(五)西部少數民族貧困生家庭存在重男輕女思想,各高校應加大對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力度,重視貧困生家訪和回訪工作
據調查,造成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貧困生貧困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學生家庭在中西部經濟落后或貧困地區(qū);第二,部分專業(yè)學費的增加超過了貧困生家庭所在地人均收入的增加幅度;第三,學生家庭因病、因災、因意外事件致貧;第四,學生家庭人口多,父母年齡較大或身患重病。
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許多回族農村女生的家庭并不是特別困難,盡管家庭負擔重,但實際勞動人口多,而全家人掙來的錢主要用于給家里的男孩娶妻蓋房或治病,對女大學生的關注和支持基本沒有,從而導致女學生在校消費水平低,自立自強,打工掙錢,被班級評審組定為貧困生。為此,高校資助工作要重視貧困生回訪工作,堅持通過新生家長會、電話回訪、給家長一封信等家校溝通形式,宣傳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動員家長多關心女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及對家庭的貢獻,從而給予女大學生更多的家庭幫助。
調查問卷統(tǒng)計顯示,僅有3%的在校學生對國家資助政策“非常了解”,有20.6%的學生“比較了解”,有48.3%的學生“一般了解”,另有28.1%的學生對國家資助政策“不了解”,因此,要更進一步加強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尤其是對新生和少數民族學生,以確保學校資助政策有效公平地進行,同時幫助新入學貧困學生科學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涯。
[本文系2016年寧夏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高校貧困生資助政策效果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潘瑞系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楊榮系寧夏大學2013級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