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熱敏灸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30例臨床觀察

      2017-05-05 10:49:27姜殷
      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7年4期
      關鍵詞:熱敏灸針刺

      姜殷

      摘要:目的探討熱敏灸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60例中風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熱敏灸組)30例,對照組(針刺組)30例。試驗組給予熱敏灸治療,對照組給予針刺治療。治療前后進行相關臨床功能評定(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上肢簡化Fugl一Meyer評分、上肢疼痛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治療結束后從以上4個方面進行肩手綜合征綜合療效評定。結果熱敏灸在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三方面同針刺無明顯差異,在減輕患者疼痛方面優(yōu)于針刺治療。結論熱敏灸是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家屬完全可以自行在家里為患者治療。

      關鍵詞:熱敏灸;針刺;中風后肩手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255.2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4-0066-02

      中風后肩手綜合征也叫“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yǎng)不良綜合征”,一般發(fā)生在患者中風之后,通常發(fā)生于患者中風后1到3個月內,發(fā)生機率為12.5-70%。它最為顯著的臨床特點是:前期患者肩部疼痛,手部腫脹,肩手活動時運動部位疼痛劇烈;后期患者肩手消腫,卻產生肌肉萎縮現象,嚴重者患病部位扭曲變形,最終誘發(fā)肩手畸形,喪失肩手關節(jié)的運動功能,從而加重了患者中風后殘損的程度,阻礙了患者運動功能的康復,不僅給患者帶來了痛苦,同時也加重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目前臨床上針對肩手綜合征的治療手段有康復治療、針灸治療、中藥療法、激素療法及頸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術等,雖然均能夠有效的緩解肩手綜合征的病狀,但是不能有效的根除此癥。而且以上各種治療方法均需要在醫(yī)院里進行,患者一旦停止治療,臨床癥狀又會重新出現。

      熱敏灸,又稱熱敏懸灸,全稱“腧穴熱敏化艾灸新療法”[1],是采用點燃的艾材產生的艾熱懸灸熱敏態(tài)腧穴,激發(fā)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微)熱遠部熱、表面不(微)熱深部熱、非熱感覺等熱敏灸感和經氣傳導,并施以個體化的飽和消敏灸量,從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療效的一種新療法。

      1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廣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針灸康復科2015年3月—2017年2月住院患者,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選取符合病例60例,按SAS軟件產生隨機分配結果隨機分為2組。試驗組30例,年齡(64.25±7.54)歲,病程(30.82±10.52)d;對照組30例,年齡(65.32±6.78)歲,病程(30.70±9.28)d。2組病人在年齡、病程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診斷標準

      2.1西醫(yī)診斷標準腦梗死診斷標準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

      2.2中醫(yī)診斷標準采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xié)作組制訂的《中風病診斷和療效評定標準》(試行)[3]。主癥:偏癱、神識昏蒙、言語謄澀或不語、偏身感覺異常、口舌歪斜;次癥: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發(fā)嗆、目偏不瞬、共濟失調;急性起病,發(fā)病前多有誘因,常有先兆癥狀;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具備兩個主癥以上,或一個主癥兩個次癥,結合起病、誘因、先兆癥狀、年齡即可確診。不具備上述條件,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亦可確診。

      2.3肩手綜合征1期診斷標準[4]依據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標準:患者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單側肩手痛、皮膚潮紅、皮溫上升,手指屈曲受限。局部無外傷、感染及周圍血管病。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3期:第1期(早期),肩部、手指及腕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手背皮膚腫脹、發(fā)紅、發(fā)紺,皮膚溫度升高,手指一般呈現輕度屈曲位,而屈曲的能動范圍有限;如被動屈曲可有劇痛,手及肩部X線片可見局部骨質脫鈣。

      2.4納入標準(1)符合西醫(yī)腦梗死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yī)中風病診斷標準;(3)符合肩手綜合征1期診斷標準;(4)年齡45-75歲,性別不限;(5)發(fā)病時間15天-3個月;(6)患者意識清醒,生命體征平穩(wěn)者;(7)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DS)中肢體功能缺損評分累計)≥10分;(8)受試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2.5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合并心、肝、腎、呼吸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2.6中止標準(1)研究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者突發(fā)其他疾病者;(2)受試者中途提出退出臨床研究;(3)患者不合作,不服從治療,經臨床醫(yī)生反復解釋無效。

      3治療方法

      3.1試驗組操作:根據陳日新教授主編的《熱敏灸實用讀本》[5],在百會、手三里等穴區(qū)進行穴位熱敏探查,當出現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微)熱遠部熱、表面不(微)熱深部熱、非熱感覺等特殊感覺,即為熱敏化穴位。百會穴采用單點溫和灸,自覺熱感深透至顱內或沿督脈向前向后傳導。手三里穴采用單點溫和灸,部分的感傳可直接到達頭部。最后局部取穴,在肩髃、肩髎、肩貞、合谷等四穴上分別施灸。艾灸時間以熱敏灸感消失為度。灸具:選用南陽綠瑩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漢醫(yī)牌熱敏懸灸條。每周6次,連續(xù)治療4周。

      3.2對照組穴位:采用石氏醒腦開竅法為基礎治療方案,肩髃、肩髎、肩貞、外關、合谷。針具:選用蘇州醫(yī)療用品廠生產的華佗牌針灸針,規(guī)格 40 mm×0.35 mm。操作:針刺:患者取仰臥位,選穴部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毫針直刺,細細捻轉,至患者有局部酸麻脹感為度。采用平補平瀉法捻針各1 min,留針30 min。每周6次,連續(xù)治療4周。

      4觀察期和隨訪周期

      治療期為4周,即入組后1-4周。隨訪期為4周,即入組后9-12周。在第0周收集第1次基線資料;在開始治療后每4周收集1次資料,停止治療后4周收集1次資料。

      5觀察指標

      5.1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

      5.2運動功能評定采用上肢簡化Fugl一Meyer運動功能評分(FMA)

      5.3上肢疼痛評定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國內臨床上通常采用中華醫(yī)學會疼痛醫(yī)學會監(jiān)制的VAS卡,是一線形圖,分為10個等級,數字越大,表示疼痛強度越大,疼痛評估時用直尺量出疼痛強度數值即為疼痛強度評分。

      5.4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采用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

      5.6統(tǒng)計分析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士標準差表示,療程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或配對符號秩和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結果

      6.12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見表1。

      6.22組治療前后上肢功能評分比較見表2。

      6.32組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比較見表3。

      6.4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見表4。

      7討論

      中風后功能的恢復[6]強調早期康復、持續(xù)康復、心理康復及家庭成員的參與。中風后有些功能障礙會遺留很長時間,所以恢復起來也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患者不可能一直在醫(yī)院治療。另一方面,患者最終要回歸家庭,因此家庭成員對患者的恢復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應該讓家庭成員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掌握一定的康復方法,幫助患者在家里進行功能的康復。本實驗結果表明熱敏灸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等三方面同針刺無明顯差異,在減輕患者疼痛方面優(yōu)于針刺治療。熱敏灸是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對于沒有醫(yī)學基礎的患者家屬來講,熱敏灸較針刺更好掌握,所以當患者出院后,家屬在家里就可以幫助患者繼續(xù)治療。這樣既可以增加家屬與患者之間的交流互動,讓患者感受到家庭成員的關心,增加康復的信心,預防中風后抑郁,同時可以減少在醫(yī)院進行治療的費用,節(jié)省經濟支出。參考文獻:

      [1]陳日新,康明非。腧穴熱敏艾灸新療法[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1.

      [2]中華神經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xié)作組.中風病診斷和療效評 定標準[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

      [4]繆鴻石,朱鋪連.腦卒中的康復評定與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149-150.

      [5]陳日新,陳明人,康明非.熱敏灸實用讀本[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0.

      [6]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猜你喜歡
      熱敏灸針刺
      談針刺“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治療眶上神經痛首選針刺
      熱敏灸療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IL—6的影響
      熱敏灸配合萊菔子燙熨法促進肛腸外科手術后患者排尿的效果觀察
      CT影像下熱敏灸聯(lián)合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療效觀察
      短刺配合熱敏灸法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36例
      熱敏灸配合常規(guī)藥物治療氣虛血瘀型胸痹臨床觀察
      熱敏灸治療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腹脹、便秘的臨床效果
      針刺聯(lián)合拔罐治療痤瘡50例
      針刺治療糖尿病前期32例
      霍邱县| 六盘水市| 温宿县| 浦东新区| 克拉玛依市| 志丹县| 绥滨县| 札达县| 黄龙县| 建水县| 宁波市| 洛扎县| 南木林县| 营口市| 调兵山市| 蓬莱市| 白朗县| 英吉沙县| 双桥区| 怀仁县| 宣化县| 普宁市| 广东省| 淳安县| 新兴县| 邵阳市| 且末县| 厦门市| 禹城市| 十堰市| 闽清县| 西宁市| 卢湾区| 宜良县| 洱源县| 济源市| 改则县| 江西省| 安图县| 于田县|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