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2017年2月11日,隨著《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綜藝節(jié)目落下帷幕,詩詞的熱潮卻愈演愈烈,甚至在日本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寫詩”的熱潮,這些詩中不乏日本民眾對社會的諷刺和自嘲,還有一些源于生活的瑣碎記錄。然而對于這些詩,日本網友們卻不買賬,有網友稱其表面上像一首七言絕句,但實際上不合平仄、文法不通。還有日"/>
時事引讀>>·原創(chuàng)·
2017年2月11日,隨著《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綜藝節(jié)目落下帷幕,詩詞的熱潮卻愈演愈烈,甚至在日本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寫詩”的熱潮,這些詩中不乏日本民眾對社會的諷刺和自嘲,還有一些源于生活的瑣碎記錄。然而對于這些詩,日本網友們卻不買賬,有網友稱其表面上像一首七言絕句,但實際上不合平仄、文法不通。還有日本網友批評說:“喜歡排列漢字無可厚非,但是應該避免將其稱為‘漢詩?!?/p>
素材聚焦1 為什么一言不合就要“斗詩”呢
這波“斗詩”潮起因要從一位叫幡谷祐一的老先生創(chuàng)作的詩說起。幡谷祐一為日本茨城縣的商界領袖,他捐贈給筑波大學一尊雕像,被筑波大學稱為學術象征,雕像的銘牌上有他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名為《忘食》:“白面書生學筑波,發(fā)憤忘食紙筆耕。桃李滿門邦家豐,紫峰名聲四海奔?!币晃挥慰驮谟斡[校園時看到了,批評這首詩用韻炸裂、平仄奇妙、文法詭譎,還說,雖然筑波大學以理工著名,但好歹也是出過得芥川獎的作家的,拿出這種詩來顯擺,真是丟人。一些中國網友索性將這首“漢詩”稱為日本版的“老干體”。筑波大學這首漢詩還不算最可笑,茨城機場通航紀念碑上的漢詩更是令人噴飯,這首名為《先見》的“漢詩”寫道:“強韌意志反對耐,卓越先見空港開。永年鄉(xiāng)土為繁榮,萬人歡呼自衛(wèi)隊。”“吃瓜群眾”紛紛表示,“這都能算漢詩的話,我都能做詩人了”。于是,一場 “斗詩大賽”猝不及防地拉開序幕。
素材聚焦2 漢詩在日本到底多受歡迎
這場網絡“斗詩”大賽的背后,其實還有漢詩(日本對中國古詩的總稱)在日本的長期存在。對愛好文學的日本人來說,漢詩如父親,和歌如母親,在表達細膩感情的時候,傾向于用和歌的形式,但在作為座右銘和人生格言的時候,往往以漢詩明心志?,F(xiàn)在,不僅中小學教材有漢詩,漢詩教室、漢詩講座也隨時可見。日本更有全國性的漢詩創(chuàng)作團體——“全日本漢詩聯(lián)盟”,各地常舉辦漢詩創(chuàng)作大賽、漢詩吟詠大賽等。
【考場仿真試題】閱讀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微評論。
【范文片段】日本人對我國詩詞的這種熱愛,很值得我們學習。中國詩詞對仗工整、詞句優(yōu)美,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化。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lián)網的普及,網絡用語越來越多地沖擊著青少年。面對中國詩詞熱這一現(xiàn)象,學校應當抓住這一契機,大力普及,傳播中國文化。
其他適用話題 詩詞熱;文化傳承;理性
(特約教師 高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