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源
老家小院東側有一棵棗樹。秋季,一顆顆棗兒由綠變白,漸漸又由白變紅,一個個緊挨著,像是紅色“瑪瑙”掛枝頭。這時,你若順手摘一顆熟透的棗兒嘗一嘗.頓時會覺得是那樣的香甜。
棗樹不像桃李那樣燦爛、鮮艷,她的花色由嫩黃融進淡綠,無聲無息地開在綠葉掩映下,悄悄地透出嫩綠色小球骨朵。
五月間一排排、一串串掛滿金黃色的小花,散發(fā)出誘人的芬芳。誰從這里經過,不由得都要多吸上幾口清香氣息。不時地引來小蜜蜂在周圍翩翩起舞,在花葉間嗡嗡作響。當金黃色的小花散落時,小院子便開始享受著一年一度的棗花點金的時光。
進入六月,這棵棗樹,枝繁葉茂,好像一把大傘,把小院遮得陰涼涼的。 樹上結出了許多青果——小棗。伙伴們在樹蔭下看書、畫畫、數青果……自然成了頑童的樂園。
八月份,樹上的棗已密密麻麻的,又大又圓,有青有紅。青的如碧玉,紅的似瑪瑙,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人們望一望也開始饞得口水漣漣了。
到了十月,樹上果實累累。紅通通的大棗壓彎了枝頭,在樹的陽面結出的棗又紅又大。一桿子打下去,紅棗便像冰雹一樣落下,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拍著手,跳著腳,喜笑顏開,迫不及待地蹲下來,檢呀,檢呀,邊吃邊撿,邊撿邊吃,真是又脆又甜----,不一會兒就撿滿一籮筐。
步入冬季,大雪紛飛,飄落在棗樹光禿禿的枝杈上,越積越厚,大雪好像為她穿上了白色棉衣。她迎著西北風高興的挺立著,搖曳著,訴說著。她好像在說:我渴了,感謝大雪的獎賞。我累了,感謝冬天帶給我的假日。我困了,感謝寒冷御旨我冬眠。這棵棗樹與人一樣感受著大自然的恩賜,不時地顯現著人的靈動性。
聽爸爸說,這棵棗樹是救命樹。在“瓜菜代”國家困難時期,糧食奇缺,大家吃樹葉、草籽、樹皮,不少老年人喝鹽水充饑,那年間餓死了不少孤寡老人。這棵棗樹結的大棗卻救了我們全家與鄰里。因為大棗具有多種維生素與高能量滋補功能,在那個年月,幾顆大棗能救人一命啊。正是這棵棗樹在關鍵時期像是慈母一樣,哺育了一家老小,她帶領全家人走出了人生的最低谷,闖出了鬼門關。
聽爸爸說,早年時候的爺爺靠做木質水桶,修理木桶,干些木工活維持全家人的生活。然而需要的木板原材料都要用大鋸把圓木頭鋸成木板。高的圓木有兩米,粗的有四、五十公分。為了固定圓木都將其靠立在棗樹前,用(U型)大扒釘一頭扎進圓木,另一頭扎進棗樹干上,兩米高的圓木要固定結實需要上下左右至少六個扒釘,十毫米粗的大扒釘砸進棗樹干里,每砸一次就會在樹干上留下一個洞痕。生意不止,鋸木不斷,久而久之棗樹干上留下了很多窟眼。爺爺心痛棗樹,盡管每次拉鋸固定圓木砸扒釘時盡量使用樹干上的舊洞眼,可還是不能減少棗樹的痛苦,因為剛恢復的傷口再次被扒釘破開覺得更加難忍不堪,有時拆卸扒釘時,竟能清晰地看到樹干內木泛白,木渣隨扒釘帶出,似是流淌著淚與血。然而,每每釘扒釘時她都亭亭玉立,表現的一點都不在乎。她好像在說:“你釘吧,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我是甘心情愿的”。這是多么慈悲的棗樹??!
聽爸爸說,爸爸小時候攀登棗樹上玩耍,噗通一聲,不小心竟從樹上摔下來毫發(fā)無損。是因為下落時樹干上的枯枝掛了一下,緩沖了重力,好像棗樹伸出了手臂托扶著爸爸落下了地,避免了爸爸的意外禍災。從此以后,大家對這棵棗樹更加敬慕、愛護、刮目相看了。
還聽爸爸說,爺爺為了答謝棗樹的恩惠,每年春節(jié)都要在樹上貼上“喜”字,枝頭上掛上燈籠,樹下點上香火,與樹同慶佳節(jié)!以示全家人對棗樹的誠摯、敬仰與愛慕之心。
時間雖然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但這棵樹下卻留下了當年爺爺、奶奶、老爺爺、七爺爺、八爺爺、伯父、伯母、大姑、二姑、老姑----他們拉鋸勞作、歇息、談話的身影,記錄了那個年代家族人們的勤勞、樸實與苦中和樂的生活界面。有些長輩人雖然已經離去了,但棗樹如同攝相機卻留下了他們當年的影像;如同錄音機留下了他們當年的說笑聲;如同小說記述著祖輩家人的許多故事。
如今棗樹主干與枝杈長滿了厚厚的黑甲,樹干西側爛裂了許多,袒露著半塊樹心,她依舊忠實的守候著原汁原味家的氣息,敦促著家人的聚合、回憶與思念。樹干上的孔眼有的長,有的短,有的深,有的淺、有的直,有的彎,像是飽經風霜地千年樹種,透視著歲月的滄桑與慈祥的目光。她依然枝繁葉茂,枝影婆娑。有的枝頭向上挺去,有的向四周延伸,還有的盡力伸展著雙臂,謙恭地汲取著陽光雨露的恩賜。春天到來她不忙于抽枝發(fā)芽,只是先睜開她的眸子,悄悄地打探春的氣息,目送著離去的親人,期盼著外出歸來的游子。真乃是多情明月邀君賞,慈悲棗木討人懷。
要問這棵棗樹有多大年紀,誰也說不清楚,這顆棗樹經歷了悠久的歲月。聽爸爸說只知道從爺爺那個年代就這樣高大粗壯了,她陪伴著祖祖輩輩邁過了溝溝坎坎,經歷了風風雨雨,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為全家人的生計付出了心血。她是當年生活的寫照,她是家譜汗青的見證。深受姑姑、伯父、爸爸以及后人的愛戀與情懷。在姑姑、伯父、爸爸他們祭拜的龕堂上都供奉著從這棵棗樹上截下來的一小段棗木以示崇敬、馳念與根系。她是“老家”的象征,她是“根蒂”的代言,她是宗親的碑碣,她是“母親”的化身,她是救度的觀音。怨不得老一輩對她情有獨鐘,永久恩懷。她如今享受著家族一級保護的待遇-----。我要為她做一個標有“一級保護”的醒目標簽鑲嵌在樹干上,讓她的慈悲為懷、屈己待人、虛懷若谷、天長地久的美行美德深深地融刻在人們心中以慰勉后人。
眼下正是北方隆冬的季節(jié),我好像看到她在冬眠中露出了微笑,又好像聞到了她五月的棗花香----。此時,我情不自禁地伏案叩首以表在外學子對她的欽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