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英
摘要:導學案具有其它教學法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很容易受到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操控能力的制約,為了向廣大教師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經驗,本文中所提到的對導學案教學法的建議和應用原則進行的簡單論述。
關鍵詞:原則;平衡;意義;效用
導學案是最近一些數學教師正在努力探索的一種新的教育方法,但是因為在剛開始階段,很多教師還是不能夠領會其要領,不知道他在教學中應用的意義以及基本方法,所以為了提升廣大教師教學的效率,本文從實際出發(fā),講述導學案的基本應用原則。
一、導學案的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遵守的原則
1、采用導學案教學的幾點建議。
第一,將主觀性貫穿導學案設計始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標的制定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根據課標中的相關要求,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學案的設置要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要符合學生特定的心理特征,同時也要盡可能的避免出現(xiàn)作業(yè)過于繁重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可靠的調研,做到真憑實據,這樣在開展學案教學時就可以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第二,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平衡。導學案應用的最高競爭是利用學案設計,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也使學生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對新問題的探究能力等。導學案不僅包括知識疏導、還有一部分的實踐鍛煉和思維拓展內容,每一部分都會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綜合作用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積極性和投入性。
2、進行導學案教學的幾點原則。
導學案教學過程中,要適當的遵守一些教學原則,不管對教學方式或教學手段做如何改變,小學數學教學總是有一定的原則可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萬變不離其宗。
第一,重視思維訓練原則。導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實際上就是利用教師啟發(fā)式和引導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并通過多種學習方法,來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小學數學的學習,說到底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最基本的思維方式,通過訓練是學生掌握今后生活必備的思維能力。
第二,加強“比較”原則。比較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實際應用中,非常常見的方法,可以通過比較來判斷一個人、一件事的對與錯、優(yōu)與劣;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大小的比較、長寬的比較、面積的比較、體積的比較等,都是小學數學中經常涉及到的問題。
二、導學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1、課前預習階段。課前預習階段是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案的發(fā)放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以確保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學案內容,經過對學案的回收檢查,教師要進行第二次的備課,以明確教學的難點,在授課過程中進行重點指導。例如:在學習東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中,會接受到體積以及體積單位的學習,在設計這部分學案內容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幫助小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明確課本中講述的重難點,使他們充分認識立方米、立方分米以及立方厘米的實際概念,通過學案的層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充分發(fā)揮其自身的想象能力;所以說課前學案設置將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過程的實際效率。
2、課中教授階段。在課中教授階段主要是關于學案的使用情況進行重點分析,學案在課堂中的地位起到方向標的作用,至于究竟該怎樣到達目的地,還需要一定的探索和努力,教師在這個階段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在遇到瓶頸的時候,及時進行點撥,還要針對難點進行精細的講解,確保整體教學流程不僅清晰明了而且簡單易懂。例如: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將涉及到有關分數的學習,在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學案設置中,可以增加一些問題,來做簡單的導入和清晰的解釋,如:“六分之五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多少個五分之一是五分之四?九分之四中有幾個九分之一?”“四個五分之一是多少?七分之三是三個什么?”等。這些問題是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分數的性質以及分數的計算,在導學案教學中,將這些問題進行合理的安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到同分母分數之間的關系。
3、課后整理階段。課后整理階段主要是在導學案教學之后,學生根據學案內容,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要內容,通過學案中的自我檢測來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使學生能夠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因此學生要學會如何使用學案、如何更好的利用學案,并要對日積月累的學案進行裝訂,確保在日后的復習中,能夠清晰掌握重要內容。例如:這一階段的導學案教學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成果,進行不同程度的檢測和評價,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整體歸納和整理,將有關聯(lián)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得出簡明扼要的知識線索;其次就是要在這一階段對學習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掌握學習規(guī)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的是,學案教學法在課后整理階段運用的時候,要考慮到班級內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制定出適合各個水平段學生的學習。
三、結語
小學數學導學案教學法,是在傳統(tǒng)數學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下形成的,總體來說,它具有其它教學法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很容易受到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師操控能力的制約,為了向廣大教師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經驗,本文中所提到的對導學案教學法的建議和應用原則進行的簡單論述,并舉例說明導學案該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希望相關論述能夠為同行業(yè)人士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孫瑞清,數學教育實驗與教育評價概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2] 布盧姆等編,《教育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