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杰 索貴有
摘 要 新《刑事訴訟法》的施行,使得律師的辯護權得到延伸和更好的保障;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充分發(fā)揮律師在法治進程中的作用,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檢察機關工作面臨各方面的挑戰(zhàn)。審查逮捕工作作為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面對挑戰(zhàn)亦有喜有憂。律師參與審查逮捕程序可以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防止冤假錯案,維護法律權威。但是目前審查逮捕階段律師缺少閱卷權,審查逮捕期限短,律師參與方式存在模糊規(guī)定,導致審查逮捕階段的檢律關系并不融洽。為了在審查逮捕階段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檢律關系,本文認為需要從理念到行動、從制度到措施予以規(guī)劃。
關鍵詞 法治 審查逮捕 律師 檢察機關
作者簡介:高正杰、索貴友,天津市紅橋區(qū)人民檢察院偵查監(jiān)督科科員,助理檢察員。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375
一、檢律關系的發(fā)展歷程及審查逮捕階段律師參與的現狀
2012年新《刑事訴訟法》將刑事律師的辯護起點提前至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偵查階段,辯護律師的地位得以確認。同時新法著力改善律師執(zhí)業(yè)環(huán)境,向閱卷難、會見難、調查取證難說不。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重視律師作用,曹建明檢察長提出構建良性互動新型的檢律關系,檢察機關從多種途徑為律師閱卷、會見、調查取證提供便利。司法改革意見更是提出從律師中選拔檢察官。檢察官與律師的關系步入新階段,在法庭上圍繞法律進行對抗,在法庭下有序開展各自工作并積極溝通交流。
目前在審查逮捕階段的檢律關系并不十分融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少,目前刑事訴訟的大環(huán)境即律師辯護率低,具體到審查逮捕階段,律師辯護率更低。二是律師意見質量低,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的主要作用在于主張犯罪嫌疑人無罪或不具有逮捕必要性等,但是目前律師意見缺乏針對性,對逮捕條件的把握缺乏系統性,比如在犯罪嫌疑人曾故意犯罪的情況下,依然提交犯罪嫌疑人不具有社會危險性的證據。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曾經故意犯罪是徑行逮捕的條件,無須再具體考量犯罪嫌疑人的社會危險性。三是檢察機關進行一定公開聽證試點,但目前試點范圍、聽證內容等有限,律師參與審查逮捕機會仍較少。
二、審查逮捕階段律師難以發(fā)揮作用的原因
(一)審查逮捕期限短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審查逮捕的期限是七日(自偵案件最長可延長至17日),基層檢察機關受理的審查逮捕案件均為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的案件,在七日的期限內,要完成提訊(根據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的規(guī)定,每一件審查逮捕案件均必須訊問犯罪嫌疑人)、撰寫審查逮捕意見書,還要預留時間給科長、主管檢察長作決定,時間緊任務重,辯護律師提出意見的時間與程序更加值得研究。如果辯護律師在審查的第六日甚至第七日提出意見的,偵查監(jiān)督部門面臨著如何應對的困境。
(二)聽取律師意見程序依然存在缺陷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于2012年制定了《天津市檢察機關關于審查逮捕階段聽取律師意見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對聽取律師意見的程序作出了一些具體規(guī)定。但是仍存在一定不足。第一,案件管理部門與偵查監(jiān)督部門的分工、定位不明確,二者都可以受理書面意見,沒有突出案件管理部門在受理案件中的地位;第二,提出“應當告知律師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檢察機關發(fā)表意見、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但卻未規(guī)定律師超期提出律師意見的后果,沒有解決現實存在的律師在審查期間第六或第七日提出問題的難題;第三,沒有對檢察人員、律師的權利義務進行明確,律師咨詢案件事實、證據等時檢察人員應如何應對;第四,亦沒有規(guī)定對檢察人員不審查律師意見、不將律師意見附卷的后果。
(三)審查逮捕階段律師無閱卷權
新《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在偵查階段,辯護律師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但該規(guī)定僅限于程序性權利,對實體權利并沒有規(guī)定。一方面,律師的閱卷權仍始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在此之前,律師無權查閱、摘抄、復制本案卷材料,只能“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而法律、司法解釋又對“案件有關情況”具體包含哪些內容沒有明確,導致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并不向辯護律師說明案件情況,偵查、辯護雙方掌握的信息嚴重不對稱。另一方面,辯護律師的自行調查取證權受到各方限制,一是要取得檢察機關或法院的許可,二是要得到被調查人的同意。這兩方面的原因,造成辯護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知道的案件信息有限,其大多只能通過會見犯罪嫌疑人,聽取其一方的敘述,無從了解案件書證、物證等信息,被害人、證人等亦難以接觸。從而使辯護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發(fā)表的意見缺少事實根據,難以發(fā)揮作用。
(四)審查逮捕檢察官的抵觸
現階段,偵查監(jiān)督部門大力貫徹落實少捕慎捕理念,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實踐中,檢察官對于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提出的意見缺乏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在于存在慣性思維,重視偵查機關搜集的證據,輕視律師提供的意見;另一方面在于時間緊任務重,不希望律師參與到程序中來,對其意見自然重視程度不夠。
三、審查逮捕階段,構建良性互動新型檢律關系的路徑
(一)檢察機關應轉變觀念,主動作為
檢察機關應主動適應法治要求,轉變理念,促進建立新型檢律關系。一方面要轉變“以捕代偵”理念,回歸逮捕措施應有的制度價值。逮捕“本質上是一種程序保障措施而非實體處罰手段,逮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逮捕并無其他刑事訴訟法上之目的” 。而司法實踐中,逮捕往往被賦予了過多的職能,偵查機關將逮捕視為偵查手段;檢察機關通過審查逮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預判,并以逮捕措施牽制后續(xù)審查起訴與審判程序。這些觀念都與法治要求背道而馳。另一方面要轉變對律師意見的態(tài)度。在前文已經提到,律師有與檢察機關形成新型關系的基礎,律師意見是律師有效發(fā)揮作用的重要手段,必須予以重視。
(二)完善聽取意見方式,引導律師有序參與
1.以書面為原則,以當面聽取及公開聽證為例外。出于審查逮捕期限短的考量,律師在審查逮捕階段提出意見的,以書面意見為主,確有必要的再進行當面聽取或公開聽證。
2.完善聽取書面意見的規(guī)定。第一,保障律師的知情權。在要求偵查機關將犯罪嫌疑人聘請律師情況附卷的前提下,檢察機關案件管理部門在受理審查逮捕案件時,第一時間審查卷宗中是否有聘請律師材料,若有,在受理當天即電話通知律師,告知律師案件已進入審查逮捕階段,并告知其可以在三日內提出書面意見。案件管理部門應當在將案卷移交偵查監(jiān)督部門的同時,將電話通知律師的情況一并移交。第二,明確律師超期提交意見的后果。律師超過三日提交書面意見的,檢察機關將不再審查及回復,若不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將書面意見附卷返回偵查機關,以便偵查機關決定采取適當的強制措施;若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將書面意見移交刑事執(zhí)行檢察部門,以便其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工作。第三,界定檢察人員及律師的權利義務。檢察人員應保守案件秘密,律師應遵守法律規(guī)定勿詢問案件證據情況。第四,確定案件管理部門在接收書面意見方面的主體地位。由案件管理部門審查律師證件,接收書面意見。
3.完善公開聽證程序。第一,聽證內容限于犯罪嫌疑人的社會危險性。目前在偵查階段,律師沒有閱卷權,聽證內容若涉及證據問題,必然導致辯護律師與偵查機關信息不對稱,律師無法發(fā)揮作用,同時會出現泄露偵查秘密的情況。因此,在現階段,公開聽證的范圍限于犯罪嫌疑人的社會危險性存疑的案件,律師可以就犯罪嫌疑人不具有逮捕必要性發(fā)表意見,偵查機關同樣需要舉證以證明犯罪嫌疑人具有社會危險性。第二,公開聽證應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基礎上,在檢察機關專門聽證室內進行,犯罪嫌疑人不到場,由律師和偵查人員到場發(fā)表意見,檢察官主持聽證并做好記錄。將聽證結果作為提出批準逮捕與不批準逮捕意見的重要依據。
(三)加強交流互動,共同構建良性互動新型檢律關系
檢察官與律師作為法律職業(yè)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互相學習,共同探討法律問題是應有之義。目前司法改革提出面向律師選拔檢察官,更是向律師敞開了檢察機關的大門。優(yōu)秀的律師可以進入檢察機關從事法律職務,能夠更好的促進雙方互動交流。目前律師對于審查逮捕階段的參與少,對于逮捕條件的把握與檢察機關存在較大差異,加強交流,律師能夠提高業(yè)務水平,檢察官也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在具體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檢察官與律師共同探討、共同提高,有助于構建良性互動的新型檢律關系。
注釋:
于萌,等.逮捕案件公開審查制度基本問題研究.法制與社會.2015(11).
萬毅.逮捕并非打擊刑事犯罪的手段——檢察機關不宜向人大匯報批捕人數.法學.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