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霞 高翠芬
摘 要:本文以“美國教育”為例,主要闡述了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提出了在21世紀我們需要怎樣的教師。
關鍵詞:美國教育 教育 教師
一、概述
在美國,有一家教育機構花費十多年時間,他們追蹤成千上萬的學生數據,分析為什么一些老師一年內就能讓學生的成績遙遙領先。這個組織就是“美國教育”(Teach 和for America),它是一個非贏利性的民間組織,獨立于教育系統(tǒng)之外。許多年來,它一直在改善自身、檢驗自己的理論并重新定義雇傭和培訓機制。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教育”建立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實驗室”:2010 年,約有近50 萬美國學生的老師來自該組織。
當考試成績不完全可靠時,“美國教育”會幫助老師尋找其他的衡量統(tǒng)計標準。申請加入“美國教育”組織的人將接受12 項條件的評估,如毅力和溝通能力等,通過與教育者的對話完成評測。申請者需回答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什么是思維”。從2000 年開始,“美國教育”就不斷地審視自己的判斷:最好的老師在申請職位時,體現出了哪些共同特征? 如果只能依靠結果建立雇傭機制,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動的。
許多年里,“美國教育”也樂于選擇擁有“持久學習能力”的人。優(yōu)秀教師能夠通過平時表現和適應能力反映出來。 有趣的是,真正能夠預言一個人是否能成為出色教師的是“堅持不懈的過去”。在面試環(huán)節(jié)中,“美國教育”會問及申請者在生活中克服過的困難,并依據回答將他們的毅力進行排位。在2009 年11 月發(fā)布的一份調查中,心理學家達科沃斯評估了“美國教育”中390 名教師在申請加入前和一年之后的表現:那些最初在“勇敢”一項取得高分的人——即毅力和對長遠目標的熱情,激勵學生成績提高的數字比得分低的人高出了31%。
另一種特征看起來更重要:在“生活滿意度”中得分高的老師,比其他人能在教室里當好主角的可能性高出了 43%?!懊绹逃闭J為,知足常樂的老師與學生們的交流更順暢,他們可以把熱情和樂觀傳遞給孩子們。
二、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教會學生知識,還是培養(yǎng)他的智慧?我們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幾項考試,得到一份好工作嗎?還是在年輕時奠定好基礎,來更好的了解人生的整個過程?顯然生命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和職業(yè)而已。
前幾日做了一項調查,看看現如今的孩子們喜歡怎樣的教育:
有助于提高同學們創(chuàng)新性,自主性的教育。不是死板的說教,而更多的是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交流知識、學習和思想等。同學們主要是主動的學習,鍛煉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著自己的思想,和目標的人。并希望在理想的教育環(huán)境中誠心誠意為了中華之崛起而學習,是自由純粹,不摻雜任何雜質的主動學習。大學應該像是一個與社會隔離的象牙塔,學生們在這個安靜的氛圍里學習,生活。希望能在大學里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思考,學會獨立,精神富足。這些內容摘自部分學生的回答。
為他們的回答震撼而又動容,同時給做老師的我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搞清楚以上問題,并真正做到學生認可的和社會需要的教育方式。老師首先從自身出發(fā),先從自己入手,除了專業(yè)知識的不斷學習以外,更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才有可能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師!
對自己所教的課程秉著專業(yè)的精神,認真鉆研,認真?zhèn)湔n,這是專業(yè)的態(tài)度也是對學生負責的一種表現,自己對自己的學科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不斷學習。老師的職責在于教書,更在于育人,學生在各個年齡段對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在不斷的慢慢的形成,培養(yǎng)他們具備良好的品德,養(yǎng)成他們正確的行為處事,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老師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應該是學生的心靈導師。他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閱歷。當學生遇到困惑時,他可以安撫學生的心靈。教師應該是那些在浮躁的社會中仍能保持內心凈土的人,不盲從,有獨立的思想,熱愛思考。教師或許碌碌無為,或許默默無聞,可是他們絕不會在物欲橫流的當代迷失自己,迷失良心。教師的精神應該比誰都富有。所以教師更要去努力學習,認真生活,成為一個有思想、有道德、脫離低級趣味的純粹的人。
三、結論
怎樣的家長養(yǎng)育怎樣的孩子,怎樣的教師教出怎樣的學生,只有教師優(yōu)秀了,才能真正的影響到他的學生,才能將正能量不斷的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
趙永霞(1973.03-)女,甘肅張掖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數據庫、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