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嘯實
《百鳥朝鳳》:一部電影的生不逢時
謝嘯實
編者按:《百鳥朝鳳》影片
改編自肖江虹同名小說,講述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兩代嗩吶藝人傳承民間技藝的故事。2016年5月6日《百鳥朝鳳》上映,5月12日,義務宣發(fā)方負責人方勵現(xiàn)身某直播平臺用下跪、磕頭的極端方式,懇求全國院線經(jīng)理為《百鳥朝鳳》增加排片,引起關注。
寫這篇稿子之前,百度了一下“百鳥朝鳳”樂曲的出處,度娘如此介紹——“百鳥朝鳳”,原本是一首很有名的漢族民間樂曲,流行于廣東、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這句話實在給我上了一課,然后百思不得其解,為何在我的記憶中,“百鳥朝鳳”卻是一首著名的廣東樂曲呢?猜測一下,不僅對我,對很多人,它可能都是以廣東樂曲的身份存在。其實,現(xiàn)在談論這首樂曲如何聞名,非常不合時宜,深受西方文化以及日韓文化影響的年輕一代群體中,怕沒幾人知道這首曲子。而近一年來,這四個字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準確地說,進入娛樂文化的主體消費者——80后和90后的視野,全然因為一部叫做《百鳥朝鳳》的電影。但歸根結(jié)底,這部電影能為人所知,又不是因為它自身,而是來自于制片方令人大跌眼鏡的出格之舉。
于是,我對“百鳥朝鳳”曲子的認知錯誤,就變成一個絕佳的暗示,《百鳥朝鳳》這部電影現(xiàn)身市場之時,大眾可能對其的不知和漠不關心將是巨大的。事實如此,影片票房低迷,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制片人開歷史先河的一跪,引發(fā)大眾嘩然。于是在商業(yè)前景慘淡的時候,遠遠脫離于時下商業(yè)體系外的第四代導演吳天明,就此被商業(yè)化了一把,無奈而尷尬地被卷入中國電影市場的口水戰(zhàn)中。然而,最終的結(jié)果是,對于中國年底電影總票房的數(shù)字而言,影片的票房依然幾乎是零的存在。這固然有故事本身吸引力的原因,但根本上是時代的改變造就了影片的命運。如同影片中嗩吶班子被時代潮流拋棄,《百鳥朝鳳》自身的不受歡迎也在述說同樣的話題。
這部影片,自從問世,在各種宣傳語系中,唯一能夠仰賴的,只有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吳天明遺作這一點。而僅靠這個,當然是無法對票房產(chǎn)生有力度的影響。而無論導演是誰,制片方如何宣傳這部電影,都無關《百鳥朝鳳》的本質(zhì)?!栋嬴B朝鳳》立意明確,為那些已經(jīng)逝去和終將逝去的傳統(tǒng)藝術發(fā)聲,希望喚醒人們對其的關注,進而保護和挽救它們。這樣題材的電影,可以說從一開始就看不到任何商業(yè)成功的可能性。而從成片看來,吳天明導演似乎也毫無想法,將影片納入追逐商業(yè)利益的博弈之中。
也許并非有意,但影片這無意商業(yè)之爭的心思,從它的敘事方式就顯露無疑。無論是褒揚還是批評,有一點是大家的共識,影片的故事非常單薄,缺乏對于人性和人情深入的挖掘。而這正是影片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影片僅有的一點點可以和商業(yè)電影賣點沾邊的內(nèi)容——愛情和職場爭鋒,都被導演有意弱化。觀影的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某些情節(jié)處理倉促草率,不僅缺乏應有的深度,甚至不符合基本的人性。焦三爺將繼承人之位傳給了技藝平平的游天鳴,而不是天資聰穎的小徒弟藍玉。從人性的角度,從以往觀影經(jīng)驗的路子,每個人都會認為,藍玉必然會嫉妒,從此和師兄的關系暗生芥蒂。接下來的戲,各種明爭暗斗,你來我往,別提有多好看。但是,出乎意料,沒有,什么都沒有!藍玉和游天鳴的關系一如師兄弟初識之時那樣美好?;蛟S因為尚且年幼,或許因為鄉(xiāng)下的孩子樸實,或許是天性純真。藍玉拜別師門,獨自在河邊想了半夜,就理解了師傅的選擇,而他當時不過是個十來歲的孩子。這一切,在十余年后,師兄弟重逢之時,才借藍玉之口輕描淡寫提了一句?;蛟S是考慮到這有些不太具備說服力,于是影片在開篇埋下伏筆,藍玉和游天鳴的妹妹秀芝青梅竹馬,長大后,又剛好在一起工作。以他兩人的愛情,化解了藍玉心中所有的不平。在看慣了人心復雜的各路電影之后,突然跳出這么一部人物性格平面的電影,實在有些不適應。
確實,從電影本身而論,《百鳥朝鳳》故事很多地方欠缺斟酌,敘事方式老套,鏡頭語言過時,布景道具的真實性也頗可質(zhì)疑。人物一口不帶任何鄉(xiāng)音的標準普通話,更是令人不可思議。這樣一部描寫民間技藝,套一句流行話,極其接地氣的電影,卻讓觀眾在觀影時感受不到一點鄉(xiāng)土氣息。一手扶植了第五代導演,拍出過《老井》《人生》《沒有航標的河流》等情感真切的西部電影的吳天明,在《百鳥朝鳳》中,大失專業(yè)水準。
影片專業(yè)水準的喪失,很大程度上,對影片立意的損傷是致命的。因為,觀眾不會僅僅因為一部影片有高尚的立意而去觀看電影,畢竟,我們要花100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坐在一個黑暗的房間中,僅憑立意,無法吸引大家作此選擇。而《百鳥朝鳳》敘事手法的平庸最終導致它,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只留下某些精神層面的意義。這是個非常尷尬的現(xiàn)象。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有時候,精神層面的東西就是一部電影存在的價值,尤其對于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暫且不談《百鳥朝鳳》所發(fā)出的對于保護和發(fā)揚中國民間傳統(tǒng)技藝的肺腑之聲,僅僅作為一部有精神有立意和內(nèi)涵的電影,它的價值就無可替代。所謂對人性人情的表達,從來都是放在一個有精神有內(nèi)涵的框架中,而當前中國的院線電影,幾乎可以說是一種自以為是、無病呻吟,充斥著膚淺無知和自戀表達的電影的天下。如果說,《百鳥朝鳳》表達手法有所欠缺,這絕對不足以成為它上座率低的理由。當前中國的電影院里,從來不缺表達手法欠缺的電影,我們有大量的高票房電影不過是從內(nèi)到外的蒼白空洞。無論是對普通人的生存狀態(tài),還是對人們當下所生存的這個世界,都視而不見。
寫到這里,想起在對《百鳥朝鳳》眾多的批評之聲中,有這么一種聲音,它將《百鳥朝鳳》和美國電影《爆裂鼓手》相提并論,從兩方面指出了《百鳥朝鳳》的缺點:其一,認為《百鳥朝鳳》完全沒有表現(xiàn)出嗩吶這種音樂的魅力,沒有對于嗩吶技藝本身的指點,包括沒有一次完完整整地僅由嗩吶來吹奏一曲點題之作“百鳥朝鳳”;其二,認為影片沒有充分表現(xiàn)出焦三爺和游天鳴這師徒二人,在對嗩吶技藝的追求之中的情感交鋒。這樣的批評是把《爆裂鼓手》作為講述學習音樂電影的敘事方式的楷模來要求《百鳥朝鳳》。而事實是,這是兩部出發(fā)點完全不同的電影,《爆裂鼓手》是一部典型的音樂勵志片,走著具備常規(guī)商業(yè)訴求的電影的路線,它表達的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如何實現(xiàn)自身價值,如何取得成功。而《百鳥朝鳳》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在于呼吁大家關注傳統(tǒng)音樂,放大一步,關注傳統(tǒng)民間技藝。它的語境是傳承和保護,而不是自我實現(xiàn)。將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部電影作比較,只不過說明,觀看的人,沒有領會到導演的意圖。而由此而來的看似頭頭是道的批評,不過是另一種被局限的電影思維的體現(xiàn)。
《百鳥朝鳳》的生不逢時,是這個時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