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炻?/p>
摘 要:大學生有著獨特的旅游行為特征,是旅游行業(yè)一個特殊市場,在旅游消費上也呈現(xiàn)出了日益增長的態(tài)勢。獨立院校大學生家庭條件相對優(yōu)越,社會化程度較高,這些都是參與旅游消費的優(yōu)勢。然而,當代大學生的旅游消費缺乏科學性及合理性,更多地表現(xiàn)為從眾性及盲目性及隨意性,因此,非常有必要重新審視當代大學生的旅游消費行為以及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fā),為旅游企業(yè)更好地開發(fā)大學生旅游市場及大學生建立合理的旅游消費觀念提供借鑒。
關鍵詞 :高校;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指導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為三亞學院本科在校大學生。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共發(fā)放100份問卷,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二、結果與分析
(一)研究結果
1.有強烈的出游愿望,但對旅游的認知度不高
調查結果顯示,獨立院校大學生普遍有強烈的出游愿望,但對旅游消費認知度并不高,而且往往受時間、經濟能力限制,而且旅游往往比較盲目或隨意,缺乏計劃性。
研究結果顯示,獨立院校大學生旅游消費的認知水平較低,僅有34.2%的學生對大學生旅游消費的重要性、意義有著深刻的認識。19.5%的學生雖意識到作用但并未完全認識其重要性。從中看出,大學生普遍注重文化課程學習,對旅游活動沒有太多關注。42.3%學生對旅游消費認知度一般。大部分學生對旅游消費沒有確切的概念,普遍認為大學生旅游消費就是四處旅玩。這個比例接近調查對象的一半,客觀地反應了獨立院校大學生對旅游消費認知的不足。面對旅游消費發(fā)展趨勢,大學生旅游消費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zhàn),部分教師或學生對大學生旅游消費完全沒有一定的認識,4.0%的學生、教師、家長僅注重于課程教學,對旅游消費沒有概念。
2.對旅游消費的熟知度不高
對于大學生旅游消費的最佳時間、景點、優(yōu)惠等,學生并沒有充分的熟悉,熟悉和較熟悉大學生旅游消費作用的師生不足31%,真正熟悉大學生旅游消費價值的人數(shù)僅占19.1%,與教育標準的要求相差較遠。60%對大學生旅游消費價值的熟悉程度為一般,其中多數(shù)為教師。這反應了學生對于大學生旅游消費價值的意識薄弱,并不熟悉現(xiàn)行大學生旅游消費的相關內容。8.6%的調查對象,對大學生旅游消費的價值完全不熟悉,這意味著學生并沒有完全融入到大學生旅游消費環(huán)境中,未能體會到大學生旅游消費對其日常學習生活的作用。
3.出游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寒、暑假
一般旅行可分院短途旅行或長途旅行,短途旅行主要指省內市縣的旅行,長途旅行泛指國內跨省或者出國旅行。在校大學生受課業(yè)影響,進行長途旅行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短途旅行則可以集中在周末或者五一或十一法定節(jié)假日。調查顯示,選擇寒暑假旅行的占40%,選擇在周末旅行的占10%,選擇不經常旅游的占50%。
4.從眾心理突出,更愿意結伴而行
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朝氣,追求潮流和時尚的青年群體,大學生對旅游消費需求量不斷增多,且同齡學生之間對旅游消費的認知觀一致,均熱衷于時尚旅游消費,“志同道合”是大學生旅游消費的共性點。例如,調查顯示,75%以上的大學生,熱衷于結伴旅游,與同學、朋友之間以集體旅游的方式參與互動,比如閨蜜游畢業(yè)游等,體現(xiàn)了大學生的從眾心理及結伴行為。
5.旅游消費水平較低
45%的學生在旅游消費中投入成本較少,除了日常生活費之外,很少投入部分錢用于旅游消費。大學生旅游消費來源中,70.0%的學生是源自于家庭父母支出,僅有10%是憑借個人兼職、勤工儉學等賺取旅游費用。有10.%的學生,對旅游消費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強,這不僅會限制了其參與旅游消費的積極性,也會嚴重影響到大學生旅游消費水平的提升。
6.獨立院校大學生的旅游消費特點因年級、性別、地區(qū)等因素而各異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專業(yè)、性別、年級、家庭情況的大學生在旅游消費、偏好、動機等情況上也不同。
(1)年級因素:不同年級的大學生旅游消費認識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其中,三年級學生的旅游消費消費評估指數(shù)要比一年級學生的高出0.1915;教師指導方面的評估,三年級學生平均值比一年級學生高出0.1868;此兩項標準對比有 明顯差異。不同年級學生對于消費行為的認知水平的差距性,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價值觀念的判斷。年級越高,大學生對于大學生旅游消費的認識水平越高;年級越低,因學習經驗方面的認知較少,往往參與旅游消費活動越少。
(2)性別因素:消費行為在大學生旅游消費工作中與男、女性別方面的差異不大。這說明了男、女學生產生大學生旅游消費,與自我價值評價缺失沒有直接或間接性的關聯(lián),或者此因素產生的影響較小。本次回收的382份問卷中,男女占據(jù)比例基本均衡,男53%,女47%,無論是男女大學生,在當前的校園學習及生活中均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念,并且影響了學生個人的旅游行為活動。
(3)地區(qū)因素:由于生活環(huán)境不同,消費行為的自我評價也不一樣。調查結果顯示,城市、農村地區(qū)學生的消費行為方面評估的差異性顯著,農村地區(qū)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對大學生而言,地域家庭,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干擾,往往直接決定了大學生旅游消費意識的形成。本次問卷中,40份有效問卷來自于農村的學生,其普遍存在著受管意識薄弱、旅游消費水平低、旅游活動無秩序等,整體的大學生旅游消費狀態(tài)明顯差于城市里的學生。
(二)結果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獨立院校大學生對于出游的愿望強烈的,但受經濟等條件影響,旅游出行計劃并未按時實施。出游時間大部分人會選擇寒暑假,時間充裕又自由,一小部分人會選擇法定假日、周末、其他課余時間。而且大學生經濟不夠獨立,所以旅游消費水平不高。出游喜歡結伴而行,可以增加安全感,也可以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對于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上,不同專業(yè)、性別、年級和家庭情況的學生之間也有不同,大多會按照經濟能力以及專業(yè)需要和自己的愛好來定旅行消費計劃。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大學生數(shù)量眾多,其旅游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他們喜歡冒險、個性、挑戰(zhàn)、創(chuàng)新等特點與其他群體不同,所以大學生市場亟待更好地開發(fā),而如何更好地服務大學生群體,就需要旅游企業(yè)以及相關部門認真了解他們,分析他們的旅游消費行為特征,按照他們的興趣開發(fā)相關旅游產品,達到雙贏。
(二)建議
1.旅游部門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進行宏觀調控
為了扶持旅游業(yè)發(fā)展,政府應進一步擴大旅游項目的資金支持,為旅游行業(yè)經濟建設提供多元化保障。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旅游消費群體,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家庭,因此,他們的旅游消費能力有限,因此,旅游物價部門可適當降低大學生景點門票費用,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前來旅游消費,如評學生票可以打折等,團購優(yōu)惠等,吸引更多大學生旅游消費者。
2.旅游企業(yè)提高服務質量,創(chuàng)新旅游項目
優(yōu)質完善的旅游服務及質量,是吸引旅游消費者的重要途徑。特別是現(xiàn)在的信息化時代,好的服務質量,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學生旅游消費者,他們背后有更多潛在的顧客。此外,旅游景點應加大自身的創(chuàng)新力度,在景點設置,游玩項目開發(fā)等方面,要貼合大學生旅游消費者的自身特點。
3.高校的正確引導和教育
高校不僅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能力,還要加強大學生旅游消費的引導,樹立正確的旅游消費觀念,高校應結合當?shù)啬酥羾鴥韧饴糜钨Y源的優(yōu)勢,鼓勵有條件的學生參與旅游消費活動,以此來開拓自己的視野,做到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比如說一些紅色旅游景點,能有效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愛家愛我大好河山情懷。此外,還可以通過旅游,進行公益性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傳播正能量。高校鼓勵學生參與旅游消費應以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為前提,并做到量力而為,切不可盲目消費。
參考文獻:
[1]杜煒.旅游消費行為學[M]. 天津: 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36-39.
[2]孫曉.大學生旅游行為及其市場細分研究—以河南高校為例[碩士畢業(yè)論文],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2009年.
[3]金平斌,郎富平.大學生旅游行為特征分析—以杭州市高校為例[J]旅游學刊,2004,19(4),19-22.
[4]孫曉,彭萬臣.大學生旅游行為特征研究——以河南省高校為例[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03).
[5]姚娟,張紅.民漢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差異研究——以新疆農業(yè)大學為例[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