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愛鵬
摘 要:準備活動是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和教學步驟,是體育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減少學生受傷的風險,同時提升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使掌握體育知識、體育技能,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參與體育活動,在鍛煉身體,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確保安全。所以,任何時候都不應忽視準備活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關鍵詞:準備活動;理解;策略;注意事項
體育教學任務多半是運動性的,這和文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實踐性是其本質,安全性是體育教學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準備活動是體育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重視準備活動不僅是為運動訓練做好生理和心理的準備是學生順利地完成運動訓練及課堂任務,達到課堂的預計效果的要求。
一、提高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識
準備活動是指在運動前為正式運動做準備而進行的各種身體練習。做好準備活動,能使人體從安靜狀態(tài)逐漸興奮起來,激發(fā)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動員和提高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克服身體機能活動的生理惰性,以適應劇烈運動的需要。人體在強烈運動時需要肌肉快速而準確地收縮和放松,心臟為適應肌肉器官的興奮性要達到協(xié)調、統(tǒng)一,神經系統(tǒng)逐漸興奮起來需要有一個過程。做好準備活動是把人體的身體和神經系統(tǒng)進行活躍和放松,從而為課堂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提升課堂的效率。
二、加深學生對準備活動作用的理解
準備活動有著多種的功能與益處,不僅是課堂的重要一環(huán)節(jié),更是對學生的一種保護。
1.提高肌肉溫度,預防運動損傷
運動訓練前進行一定強度的準備活動,可使肌肉的代謝過程加強、肌肉溫度升高、肌肉間粘滯性減少,同時會增加肌肉中毛細血管開放的數量,提高肌肉力量、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使關節(jié)腔內的骨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關節(jié)的損傷。科學合理的準備活動,充分伸展各肌肉群,促使學生在運動中減少疲勞,延長肌肉高效的工作能力,全面提高肌肉群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增強學生的生理機能。
2.提高內臟器官的機能水平,以適應身體劇烈運動的需要
內臟器官的機能特點就是生理惰性比較大,不能與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同步,為了使內臟器官在正式運動時就達到較高的工作狀態(tài),適當的準備活動可在一定程度上預先動員內臟器官的機能,提高內臟器官的機能水平,既可減少肌肉和關節(jié)的運動損傷,調節(jié)學生的生理狀態(tài),還可以減少運動后出現的內臟器官不舒服感覺。如果不做好課前準備活動,學生常常有一段時間難以適應較強運動,出現運動不應期,以致運動成績下降或根本不能發(fā)揮出運動水平。
3.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提高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
人在正常狀態(tài)下,大腦皮層神經的興奮性相對安靜,人體各個運動器官及神經相對處于平靜狀態(tài),這時如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對韌帶及神經等各個方面產生潛在的危險,不利于人體機能的承受,容易造成損傷。合理的準備活動正是將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調整到運動的情景中來,使大腦皮層處于最佳的興奮狀態(tài),同時接通各運動中樞神經聯(lián)系,學生活躍起來了,身心就能得到放松。這樣,體育課就可以順利進行,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強化學生如何進行準備活動的策略
1.準備活動的內容選擇
準備活動可分為一般準備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一般的運動訓練只需進行一般性準備活動,如慢跑熱身、做操、活動腳踝及手腕等。體育課中運動項目多,強度較大,容易對學生身體各個方面產生危險,所以,進行一些必要、充分的專項準備活動進行放松,從而為即將進行的主要內容奠定基礎,盡量的減少損傷。形式上一般采用以班為集體的形式,但不能在體育教學中一成不變,防止學生久而久之產生厭倦、乏味。體育教師課前應認真思考,在備好課的同時,要做到形式多變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為主,鍛煉學生身體為出發(fā)點,不應過分強調規(guī)范度。準備內容與形式的選擇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高低,合理的、符合學生承受能力的準備活動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準備活動的時間和量的把握
準備活動的時間和量應根據運動內容符合實際。通常準備活動的時間一般為10分鐘。如果是受環(huán)境影響,天氣較冷時,準備活動可以適當延長,反之,則可以短一些。準備活動以學生感覺發(fā)熱為宜,不能在準備的過程中就使學生滿頭大汗。根據測定脈搏,一般在準備活動時,以平均心率在120次/分,最快心率在150次/分即可。教師在準備活動中,一定要把握一個度,這樣才能最大的發(fā)揮準備活動的作用
3.準備活動的時間間隔要求
小學生的體育內容均為小強度的,準備活動后建議中間不必休息,可以直接進行體育內容的學習,如果休息后,一是學生運動趣味降低,二是準備活動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運動內容間歇較長,那么在下一練習開始前,適當的再做一些小強度的準備活動。
四、準備活動的注意事項
1.準備活動的意義認識不足
體育教學中,師生應充分認識準備活動的意義,不能因教學內容的多少而壓縮準備活動的時間;不能在準備活動中紀律渙散,走過場,把準備活動當成為一種形式,否則,準備活動就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2.準備活動內容單調乏味
準備活動應注重趣味性與運動性相結合,這樣,既能達到準備活動的效果,又提升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在準備活動中,應設置一些簡單易學動作,可以是游戲,也可以是互動,一方面調動了氣氛,另一方面也達到了效果。所以,體育教師應盡量多設置一些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的準備活動內容。
3.對準備活動的質量重視不夠
準備活動是為展開體育教學做準備,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防止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產生損傷,同時,準備活動的過程中,師生通過互動,可以培養(yǎng)濃厚的感情,為課堂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所以,體育教師應充分重視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在完成準備活動的同時,更應注重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總之,教師應了解運動訓練項目的特點,遵循人體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的準備活動內容,從而調動學生做準備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斗志,以便在運動訓練中創(chuàng)造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