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結(jié)束時,就是京城百花盛開的時候了。
偶爾翻了一下十年前“兩會”關(guān)注汽車的話題,那時是北京奧運會的前一年,北京老百姓關(guān)注的是還有啥新車型會在奧運前開賣,買普通轎車,還是SUV,還有就是北京奧運期間要實行單雙號,是否要購買第二輛車……專家則是關(guān)注民族汽車工業(yè),擔心國產(chǎn)汽車會被國外工業(yè)擊垮,擔心中國會成為第二個巴西……但是,誰也沒有談到怎樣提高汽車文化。
十年后的今天,汽車已經(jīng)成為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產(chǎn)能過剩、大城市限購、交通擁堵、尾氣污染、新能源騙局頻發(fā)……今年“兩會”關(guān)于汽車的關(guān)鍵詞是:智能汽車。至于新能源車嘛,要規(guī)范成“清潔能源車”??傊F(xiàn)在明白人是越來越多了,套路不好玩了。這也許是有汽車文化的一大表現(xiàn)。
有人說,汽車文化是個很大的概念,在一些大學的汽車專業(yè)里,汽車文化甚至是一門必修課。但汽車文化其實很簡單:從你選購那天就開始了,比如是買A級車,還是C級車?日本車肯定不考慮了,那韓國車也不會買了吧?有人說,汽車要增加,或減少一些部件才算玩改裝了,其實,你在車身上貼一張貼紙就算有文化了。十多年前,美國很多人會在前后保險杠上貼貼紙,一是可以遮擋小擦傷,二是彰顯自己的個性(這是花錢最少的改裝哦),被稱為“Bumper文化”。幾年前去歐洲旅游的人會發(fā)現(xiàn)車尾貼著:GB(英國)、D(德國)、F(法國)、S(瑞典)的貼紙,其實那都是歐盟組建之前的產(chǎn)物。那時,盡管有國界,但有些歐洲國家之間有小聯(lián)盟,過境是不需要檢查的?,F(xiàn)在反而很多車身上貼的是“E(歐盟)”,但車主可能是來自俄羅斯的。
車貼文化也是很自然地進入中國??釔圪愜囘\動的,車身上有著名F1賽道的貼紙、WRC的拉花,但我看到一輛國產(chǎn)SUV后窗玻璃貼著日本秋明山線路的貼紙,我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國內(nèi)的車貼也反映政治氣候,比如很多日系車上都貼著:釣魚島是中國的?。鞘俏迥昵暗暮圹E)如今我在想,韓系車主要貼點啥?
路上的車多了,路怒族也多了起來,最近我看到這樣的車貼:關(guān)上你的遠光燈,傻X!
中國的車多了,但汽車文化沒有長進,反而是落后了。不管何時都開著遠光燈的,除非被抓現(xiàn)行,被晃的車主也是無可奈何。有個地方的交警讓開遠光燈的司機坐在燈前自己感受,不過馬上有人指出:這不合法。其實,對這種無汽車文化的人,就是用車貼罵,也不是辦法,為何中國就不會用法律手段逼這些人懂汽車文化呢?
寫到這里,我突然同意智能汽車這個概念了,要開著這種車是否變線加塞就會被拒,不該開遠光時是否就打不開……沒文化的車主被有文化的車給治了,好像還挺符合國情的。
轉(zhuǎn)眼之間,《汽車之友一沖程》已經(jīng)發(fā)行第四期了。2017年,汽車之友下半刊的升級,讓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感到耳目一新。其實,“沖女郎”只是我們想豐富一下讀者的汽車文化,但后市場和賽車運動內(nèi)容才是讓你提升汽車文化的必讀物。
本期你可以讀到奔馳、寶馬和本田的改裝案例,還能跟我們的記者體驗保時捷的冰雪試駕。汽車運動方面,除了一年一度的泛珠春季賽,還能看到我對金港達人老葉的專訪。
春天來了,汽車文化的春天也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