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華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基礎學科,而其中的閱讀教育也在整體的語文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yǎng)和語文學習能力。因此,更好地掌握和學習有關語文閱讀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所具有的獨特屬性,使得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能夠較好地進行閱讀教學,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因此,在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雖然新課改實施以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被要求重視,但經過調查能夠發(fā)現(xiàn),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學生不能直接參與到學習中去,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沒能夠得到提高,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很多的閱讀課程中,學生不喜歡主動發(fā)言,學生與教師沒有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導致教師不能真正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不能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達。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教師講,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降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二)教師缺乏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正確認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師缺乏對于閱讀教學的正確認識,也直接導致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下降。很多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認為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就能夠解決在閱讀教學中發(fā)生的問題,就缺乏了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和理解,這些教師往往不會對教材內容和其中的情感進行理解和認識,不能夠準確地制訂教學目標和計劃,這樣的情況下不能夠將教材內容與閱讀方法進行有效的結合。此外,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夠起到積極有效的引導作用,很多情況下,教師只對部分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指導,忽略了大部分學生和課堂教學效果,嚴重影響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
(三)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語文教師所采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重視對于教材內容中字、詞、句的理解,不注重學習技巧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針對考試所進行的應試教育。這樣的情況下,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處于被動的位置。學生與教師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各種因素下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不能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也不能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大大降低了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進對策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統(tǒng)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主逐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教與學的真正統(tǒng)一。教師要了解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熟悉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例如教師可以多給學生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主動地表達出來,學會與同學和教師進行分享,以此營造出一個和諧、良好的閱讀氛圍。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進行閱讀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往往是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的最大內因,所以想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就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這樣的學習興趣貫穿始終。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加強對其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自主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能夠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之上,繼續(x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語文知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限制了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一些活動,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鼓勵學生能夠積極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意見,通過使用閱讀教材中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鑒賞的能力。教師應該盡量多地提出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開放性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文基礎,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總而言之,由于小學階段是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掌握良好的閱讀能力,對學生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小于語文教師應該在此階段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使其能夠真正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實現(xiàn)與教材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敏秀.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2]李金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和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