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能
【摘要】在小學諸多學科中,小學語文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陣地,對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論文探討了農(nóng)村小學中高段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的初步探究。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小學;中高段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問題研究的背景
這兩年來,在一所農(nóng)村小學擔任一定的管理職務(wù),感受到當今教育的一個亂象:人人都很忙,每天忙得兩腳不沾地,連批改作業(yè)和寫教案的時間都沒有。要讓心真正地沉淀下來研究教學,有時真感覺是一種奢望。
怎樣來開展這次問題研究?幫老師們,特別是先幫中高段語文教學的老師們找到一條既輕松又有效的教學之路,或是說一種模式。對于一個教學管理工作者來說,這是必須得盡快解決的問題。
二、構(gòu)建輕松、愉快、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措施
(一)班級自主管理
1.建立小組合作形式
優(yōu)生、中等生與差生進行合理搭配。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幫助、監(jiān)督、催促成員基礎(chǔ)部分過關(guān)。
2.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
對每個單元要求過關(guān)的基礎(chǔ)部分做好統(tǒng)計與監(jiān)督。
(二)課堂教學管理
1.每個單元以一個主題為內(nèi)容進行海量閱讀試點
教科書是無數(shù)經(jīng)驗豐富的編者精心挑選的,但效果與自己所花時間和精力不對稱。課內(nèi)外海量閱讀,并不表示就不要課本,教材中最基礎(chǔ)的部分還是得要求學生過關(guān)才行。通過閱讀大量類似的文章來了解這類文章在寫作上的一些特色、在思想表達上的一些共通之處。
2.課文基礎(chǔ)部分過關(guān)
詞語積累本要求學生把課文每組4篇課文或是課外閱讀時碰到的好詞佳句進行摘抄、收集。這個工作由每組的組長負責,檢查每個小組成員必須過關(guān)。老師也應(yīng)在一個單元完后收上來簡單的批看一下。
3.課堂形式與教學方法的改變
要想在半個學期內(nèi)上完新課,然后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來課內(nèi)外海量閱讀與試題訓練,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改變以往精講細讀的課堂教學模式。那現(xiàn)在的課堂應(yīng)該怎樣上才能又快又有效地完成教參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wù)呢?我作了以下幾個嘗試:
(1)整體把握
學習一組課文,首先要求學生閱讀這一組的總提要,然后快速瀏覽這組的4篇課文。初步了解本組課文以什么為主題,主要表達哪方面的思想、情感?這個部分學生自己應(yīng)該很容易就解決,不用教師講。
(2)講讀課文的教學
教參要求學生掌握的詞語必須要學生聽寫過關(guān),一些要求背誦的重點段落或句子也要求學生必須背誦,這部分都由小組長利用早上來得早的時間或是午休的時間自行完成。
而課文的講解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借助單元主題內(nèi)容,讓學生勾畫感受比較深、寫得特別美、含義比較深的句子進行簡單的交流與討論。二是抓住一些文章在結(jié)構(gòu)、寫作、布局謀篇上的一些特色進行簡單的分析。三是抓住學生自己存在的問題(問題積累本)進行重點教學。四是學習仿寫課文中那些好的句子,如課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我會要求孩子們依照相同的句式來改變內(nèi)容進行仿寫,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
(3)閱讀課文的教學
閱讀課文,我?guī)缀醪恢v。主要讓學生自行閱讀,摘抄、積累點好詞佳句便可。偶爾我也會讓學生找?guī)讉€重點的句子來簡單讀一讀、議一議、論一論。但遇到特別有特色的課文,我也會和學生進行一些交流 。
(4)讀書課的教學
由于上面教學方式的一些改變,應(yīng)該說最少可以節(jié)約出原來教學三分之一的時間來做其他事情。這時我會偶爾讓孩子們上一節(jié)讀書課,全班同學靜悄悄地讀自己喜歡看的書。30分鐘讀,5分鐘寫感受,5分鐘每組抽一人讀感受。借這個課,希望能幫孩子們養(yǎng)成能靜下心來讀書的好習慣。
三、評價與激勵機制
要想讓學生積極、高效地完成小組內(nèi)的各項基礎(chǔ)任務(wù),而不是圖一時的新鮮,就必須得有一定的激勵評價機制,否則是很難讓他們在新鮮過后再繼續(xù)下去。為此,我想到了以下一些評價和激勵機制。
對于學生的詞語積累本、問題收集本,期末根據(jù)記錄的情況進行評比,適當獎勵?。ㄟ@個板塊由于幾乎沒檢查,全靠學生自覺。為了防止有些學生敷衍了事,促使他們認真記錄,制定此項獎勵條例)。
制定每個單元基礎(chǔ)評價過關(guān)表。對每個組每個人完成的先后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到期末時候再進行匯總,對表現(xiàn)突出的個人和組長進行獎勵。
給每個單元最先完成的小組一個特權(quán)(特權(quán)的范圍可以是很多方面。比如想看一本什么書、想換個座位、想滿足一個什么心愿。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能辦到的,都可以)。
每個單元完成最快的和完成最慢的小組的最后一名進行互換。如果一個小組碰到班上最差的一個學生,那么這個小組就會永遠被他拖累,這個單元可能只是最后一名。這樣兩三個單元下來,這個小組就會完全沒有了積極性。而完成最快的那個小組也可能由于人員搭配相對較好,可能每次都第一,也失去了比拼的意義。而當把這兩組完成最后的兩個人進行交換后,上面的情況就會完全改變。
四、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由于課上得較快,沒有精讀細講,只是要求學生對文章有個大致的了解。導致孩子們做練習冊的時候問題較多,特別是中差生完成起來更為困難。在面對成績論英雄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總有那么幾絲擔憂。
但不管怎樣,一個教育者,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學中不停地去改變,去探究,去尋找最切合自己教學的一條輕松、愉快、有效的教學之路。哪怕這條路充滿艱辛、苦難,甚至要承擔一定的教育風險,我們也要把它一直堅持下去才行……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