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紅
摘 要: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倡導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由此可見,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重視班級文化建設,以良好的文化氛圍感染學生。那么,班級文化建設究竟有什么實際意義?班級文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如何去做?才能有效促進小學生的成長、體現(xiàn)高水準的班級管理水平,教育者必須別有用心的采用恰當?shù)男问饺プ霭嗉壩幕ㄔO。
關鍵詞:小學;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建設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一點一滴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班級這個環(huán)境。小學生在班級中進行學習、交往、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不斷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生活的基本技能。班級文化必然影響和熏陶著少年兒童的心靈,對他們的言行產(chǎn)生同化和約束。所以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是每一位教育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班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激勵文化、制度文化和環(huán)境文化建設等內容。它是是以班風、學風、人際關系和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對每個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如何去做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
一、班級目標的樹立
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它在班集體的建設過程中起著導向、推動、激勵和標準的作用。班級全體成員在制定班集體目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的制定要體現(xiàn)民主性,要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目標制定之前,不僅要經(jīng)過班委會的討論,而且還要征求全班學生的意見,使每個學生感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價值和地位,從而自覺自愿地去實現(xiàn)班集體的目標。
2.班級目標既要適度,又要有激勵作用。就是班集體目標的提出要從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并使之符合全班大多數(shù)學生的要求,能被全體成員所接受和實現(xiàn)。同時,目標的提出還應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是學生經(jīng)過努力可以實現(xiàn)的,或是學生做起來容易,而堅持下來又是不容易的。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進取的精神,從而有效提高班集體的發(fā)展水平。
3.班級目標要體現(xiàn)針對性,要抓主要矛盾,解決班集體形成和發(fā)展中的主要問題,使班集體健康和諧發(fā)展。
二、良好氛圍的營造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guī)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營造文化育人的氛圍。
窗臺上,幾盆花草吐露芬芳,為班級增添一份寧靜,一份安謐;板報上,留一首小詩,一句名言,也將帶給學生思想的啟迪、文學的陶冶,日積月累,受益無窮;教室側墻的中隊角,可以展示班級活動剪影,可以展出學生獲獎作品,可以是學生的獎狀,也可以是老師根據(jù)學生近段時間表現(xiàn)所寫的教師寄語。小小的一塊墻就是大大的一片天,讓它成為班級信息交流、師生互相溝通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媒體。
三、班級制度的建設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集體要維護自己的統(tǒng)一,必須有一定的行為準則與判斷標準,這就是集體規(guī)范。在班級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導小學生學習和遵守小學生守則和行為規(guī)范,同時還要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制訂若干合理可行的條例與規(guī)定,如班級約定、課堂常規(guī)、學習紀律、衛(wèi)生制度等,以引導和規(guī)范集體成員的日常道德和學習行為習慣。
四、各種活動的開展
集體活動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啟發(fā),得以激勵,從而使集體榮譽感不斷增強。每學期學校都有大量的活動,除此之外,班級還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班內活動的開展,是鍛煉學生活動、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我在班內開展了各種益智活動:如課本劇表演、我是小能手、手抄報比賽等等。對于班內開展的各種活動,適當指導后,放手讓小干部自己來組織、主持,鍛煉他們的獨立工作的能力。這樣不但給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展示學生的才能,又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各種能力,還給班級帶來了活力,增強了班級成員的凝聚力。
五、和諧關系的構建
小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小學生有彼此的權利和義務,注意教育學生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親近同學。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引導學小生不要以表面現(xiàn)象評價他人,不要將自己的好惡強加于人,看到別人的短處更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客觀的認識他人。世界上最可貴的東西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尊重和關心,良好的關系只有在信任、尊重和關心中才能得到發(fā)展,所以要希望為人所信任、尊敬、關心和照顧,只有懂得尊重關心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回報。當然,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很重要的一塊。經(jīng)常多渠道地與家長溝通不僅可以和家長及時交流學生在家在校的情況,還可以和家長探討怎么教育學生,真正做到家?;?,形成教育合力,收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總的來說,班級文化建設是一門潛在的課程,更是一門藝術課,在一個具有健全文化建設的班級中,全體學生會自發(fā)地形成一股濃郁的和諧風氣,學生就會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能融洽地與同學相處,與老師交流,友好地進行合作,彼此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這樣積極向上,溫馨和睦的環(huán)境中,我們的教育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