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被廣大教育界人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探索著,自新課改以來,這項工作更是如火如荼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的學習效率息息相關,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上好每一堂課。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新課改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師一直在積極探索的話題,之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與我國的傳統教育理念分不開。應試教育的理念深入教育界人士的頭腦中,這種教學理念支配著教師們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育目的、教學途徑以及師生關系等。應試教育實行的是學生被動學習,死摳書本,對書本知識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教學內容完全圍繞著考試來制定,考什么,就教什么,重視所謂的主科,輕視所謂的副科。這種教育模式以應試訓練為目的,教師把課堂和書本作為唯一的教學途徑,導致教學出現不同程度的脫離社會和實際。為了保證學校的升學率,教師偏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強調師道尊嚴,師生之間不是一種平等的關系,而是教與被教的關系??傊@種教學理念,導致形成了一種畸形的教學模式,所培養(yǎng)出來的只是一些高分低能的學生,完全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這樣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普遍低下。
一般來說,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是看課堂教學有沒有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的,教師有沒有利用一切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途徑、方法來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有沒有實現教學目標。有些教師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新課改的價值和意義,隨手使用別人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方法,結果適得其反。我們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時,不能采用拿來主義,而要用我們的大腦來思考,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適合自己以及班級。教師要對別人的經驗進行加工,為我所用,以探索出適合自己以及班級的課堂教學途徑。具體來說,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地理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高低與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如果在課堂上,聽懂學會,當堂理解消化吸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能相應的提高;而如果提高學生課堂上學習的效率,首先就要讓學生對學習的這門功課感興趣。然而,很多學生對學習地理不感興趣,面對這種現實的情況,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目的。比如,地理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舉一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例子,這樣不僅容易讓學生理解,加深對問題的認識,還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地理本就是一門和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用地理知識來解釋的問題。比如,世界各國的氣候問題?為什么會發(fā)生山體滑坡?為什么有些地方的民眾住在吊腳樓?尤其是在我們旅游的時候,更是可以看見很多奇特的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觀等,這些都可以用地理的知識來回答。如果教師在課前一兩分鐘或課堂中,時不時提出這些問題,相信學生一定會感興趣的,有了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上,都要關注學生的興趣。
第二,教師要努力與學生建立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雌饋韼熒P系好像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無關,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喜歡老師,才會愿意接受老師所教的東西,很多學生就是因為喜歡老師,才喜歡老師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師的人格與信任將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內驅力,學生有了興趣,自然就會自愿學習了,而且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會對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活潑的課堂氣氛,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融洽的師生關系也是激活學生的情感,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一個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方面。
教師要在課堂上做到嚴而有度,尊重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而不是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教師要學會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盡量滿足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積極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被關心的。如果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教師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積極的情感來影響學生,這種由愛產生的積極情感,能夠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這種動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學生有效地學習。
第三,教師要不斷學習,加強進修和科研,從而提升自身素養(yǎng)。在如今這個知識更新換代如此之快的時代里,教師如果不學習,或是僅僅囿于自身的專業(yè),那么很可能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俗話說,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一桶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和發(fā)展要求了,教師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才能滿足學生的各種要求。比如,地理老師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而是應該開闊自己的眼界,多讀一些其他方面的書籍,當然,還是要以有一個扎實的專業(yè)知識為第一要務。這樣教師的綜合素質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試想一個知識淵博、有修養(yǎng)、講話風趣幽默的老師,學生會不喜歡嗎?而且也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上課的質量有很大的關系,老師素質得到了提高,自然會有益于上課的質量和效率。
第四,教師要學會與學生互動,這樣才能確保上課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傳統課堂上,教師強調師道尊嚴,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教與被教、管與被管的關系,很多學生就畏懼老師的權威,而不敢與老師交流、溝通,這樣雙方不進行互動,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沒有好處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及時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教師才能知道自己教的知識,學生掌握了沒有,掌握到何種程度等。再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把那些學生尚未理解透的再講一遍,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吃透,通過師生雙方的這種交流、互動,既有利于老師的教,也有利于學生的學,同時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結習慣,從課時小結到章節(jié)小結,這樣可以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告訴老師,及時解決。
學生要確保在課堂上的聽課質量,就要在課前認真預習教材,先了解老師所要教的知識,這樣才能確保在課堂上能跟得上老師的思路,不至于因思考某個問題,而錯過了重要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