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際
研究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試卷不難發(fā)現(xiàn),地理綜合題占的分值較高。地理綜合題以文字、圖表為背景,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創(chuàng)設新問題情境,多角度、多層次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有效信息、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地理能力,這已成為地理學科的顯著特色。高考地理綜合題一直是分值大、得分率較低的考題,綜合題的解題能力培養(yǎng)成為貫穿整個高中地理學習的重要任務。下面結(jié)合教學實際,對同學們在解答高中地理綜合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提高這方面的解題能力做一介紹。
1.高中地理課程的要求
地理學科具備以下特點:①綜合性,地理學科涉及自然知識和人文知識。因此,同學們在分析地理問題時,需要全面考慮。②地域性,地理環(huán)境特征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學習高中地理,要求學生思維上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在這種情況下,所學的地理知識才是全面的,才能使用綜合的觀點解決問題,從而對地理現(xiàn)象進行深刻理解。例如,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有些同學存在思維邏輯性較差的問題、容易受到思維定式的束縛問題等。因此,同學們在學習或者復習過程中,要用全面和綜合的觀點看問題,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2.高中地理綜合題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解答高中地理綜合題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教材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2)空間定位能力欠缺;(3)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差;(4)知識遷移的能力差,無法調(diào)動和運用知識;(5)描述、闡述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能力差。很多同學在學習地理時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雖然地理理論知識記下來了,但是沒有深刻理解它們,只能回答一些簡單的直白的問題。這樣容易導致在考試的時候不能自主遷移相關知識,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不能自主調(diào)動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性解決。
3.提高地理綜合題解題能力的方法
(1)熟練掌握地理基礎知識
能力與知識的關系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知識是人類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能力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本領。認識規(guī)律與改造世界是人類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必要前提,能力是知識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人類通過改造世界的活動,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揮,加深對客觀世界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活動能力。因此,“能力是建立在知識之上的,沒有知識也就談不上什么能力”“能力和知識是人的綜合素質(zhì)的基本元素”,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一方面,知識和能力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是互補互助、互利共生的關系”;另一方面,知識和能力的矛盾提供了客觀世界發(fā)展的內(nèi)在動因,引起激化,促進舊知識、舊能力的消亡和新知識、新能力的誕生。
因此,在解決如何提高綜合題解題能力之前,同學們應先熟練掌握地理基礎知識。
(2)提高讀圖、用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在高中地理試題中,不管是客觀題還是綜合性主觀題,幾乎是無圖不成題。地圖以無聲的語言幫助同學們理解教材內(nèi)容,以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因此,同學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讀圖、用圖能力,培養(yǎng)讀圖的興趣。遇到一幅地圖后,第一步,應先看圖名,看該幅地圖是關于什么類的地圖。地圖可分為中國行政區(qū)劃圖、世界地形圖、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中國地形圖等。第二步,看圖例。地圖是用各種符號和文字組成的,圖例是對各種符號的解釋。因此,要明白各類符號所代表的含義。第三步,明確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第四步,看比例尺。
(3)加強思維訓練
知識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性內(nèi)容,學生掌握了知識,并不意味著就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要想真正進行創(chuàng)新,還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進行學習。在學習或者復習過程中,同學們應注重對思維進行訓練,通過思維訓練,打破常規(guī),加強地理知識的聯(lián)系。
4.具體答題技巧
(1)認真審題、獲取關鍵信息
準確地審題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包括審文字材料、各種類型的地理圖表等。要盡可能提取一切對解題有用的信息,用筆標注,這是解題的前提。對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文字、數(shù)字、符號,尤其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對于各種地理圖表,要首先看圖名、圖例,熟悉圖表的結(jié)構(gòu)特征,了解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還要研究地理要素變化的趨勢。
(2)準確將地理知識遷移到試題中
準確審題后,接下來的關鍵是要完成知識的順利遷移應用。要能夠靈活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將所學知識與試題要求成功“對接”,實現(xiàn)題干與問題的結(jié)合。解答時,最好能把知識框架先默寫在草稿紙上,再進行分析利用。
(3)注重答案文字的錘煉、組織
一是要注意邏輯性,就是將已知條件和所設問題組成一條“知識鏈”,各知識點環(huán)環(huán)緊扣;“知識鏈”的起點是情境中的已知條件,終點是所設問題。二是要注意全面性,在確定了答題的方向后,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行思考,確保答案全面、完整。三是要注意準確性,要求語言精練、專業(yè),用地理語言回答問題,不說廢話,不答偏題。四是要注意書寫的規(guī)范性,要字跡工整、層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