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梓楠
[內容摘要]社區(qū)居民的終身教育關系到普通居民的素養(yǎng)提高,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于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引領作用,可以讓不同年齡階層的居民接受到不同的教育內容。終身教育需要考慮居民的受教育需要與教育形式兩個重要因素。關注社區(qū)居民終身教育的信息化特征,應當成為社區(qū)教育管理者的重要思路。
[關鍵詞]信息化 信息化背景 社區(qū)居民 終身教育
社區(qū)居民的終身教育常常給人一種“看起來很美”的感覺,其潛臺詞是做起來很難。確實,在當前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當中,要讓社區(qū)居民去進行終身教育,那很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認識總是可變的,社區(qū)家庭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為居民的終身教育提供了契機。筆者在工作中嘗試以信息化手段作為終身教育的載體,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終身教育理解
終身教育是從時間的角度來描述的,“教育”是核心,“終身”是時間域。終身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終身教育更多的是指向居民的生活與生產的各個層面的,教育內容不局限于文化,也可以是技能。因此教育內容是廣泛的,而要想讓社區(qū)居民建立起真正的終身教育理念,并形成一種類似于直覺式的自我終身教育,筆者以為關鍵還是培養(yǎng)居民的終身受教育意識。而這一任務的關鍵又在于促進居民對終身教育的理解。
信息化背景下,社區(qū)居民接受信息的途徑是多樣化的,其中,信息化本身對于居民來說就是一個促進終身教育理解的良好載體。以當前最為熱門的智能手機運用為例,筆者所處社區(qū)中的相當一部分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居民,還沒有真正邁入智能手機的大門,對于年輕人相當熟稔的信息世界,這些居民實際上還處于其外,因此終身教育顯然是可以在此時發(fā)揮作用的。在終身教育的理解上,筆者及同事們做了這樣的工作:利用社區(qū)的廣播和可視媒體,向社區(qū)居民介紹信息化背景下人與人之間聯系的重要性,尤其是針對信息世界外的中老年居民,從他們對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兒女、孫輩的思念角度人手,讓他們從自身情感需要的角度去發(fā)現信息技術可能給他們帶來什么;然后通過問題串的方式,輔以設問的介紹方法,讓他們產生一種與家人迅捷溝通的愿望;最后提出問題:如果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與家人的聲頻或者視頻互動,可以怎么做?
這個時候,居民必定想到手機終端與網絡的結合,而這種想法的誕生,其實就是一種信息化理解。
二、信息化手段何以實現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一個宏觀概念,讓居民能夠處于一種自我教育的狀態(tài)才是終身教育的關鍵所在。利用信息化手段之所以能夠促進居民形成終身受教育的意識,關鍵在于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速度遠超過社會發(fā)展的速度,信息的發(fā)展永遠能夠對人的發(fā)展尤其是生活發(fā)展起到引領作用。如上面所說的,作為社區(qū)終身教育的促進者,更需要努力的是讓居民能夠形成一種自我終身教育的意識。就以智能手機的使用為例,如果社區(qū)管理者能夠通過多種形式吸引居民參與到自己所關心的事務上來,或者是自己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上來,那就有可能讓居民形成這種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意識。具體來說,需要注重如下兩點:
一是需要對居民需要的教育需求進行調查。終身教育的關鍵在于內驅力,內驅力主要取決于居民的教育需求,對于不同年齡階層的居民而言,需要發(fā)現他們的不同教育需求。比如年末或年初的時候,可以對居民的假日生活質量進行教育,在年中的時候可以對所轄區(qū)域內的老年居民進行家人情感溝通的教育。這些大多是居民所需要的一種教育,能夠提高他們的認識,也能夠提高他們在周圍人中的更好的認同感。在這樣的教育氛圍的熏陶中,居民的終身教育意識有可能形成,接受終身教育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不斷的強化。
二是要對居民所喜歡的教育形式進行調查。終身教育的形式直接影響著終身教育的效果,顯然,學校教育的形式是不適合居民教育的,更加不要提培養(yǎng)他們的終身教育意識了。筆者以為,居民喜歡的終身教育形式只能依靠居民的一般興趣而存在,比如說他們更多的喜歡曲藝,那么教育可以蘊含在過時過節(jié)的曲藝節(jié)目當中;他們喜歡情景劇,那么就可以結合情境劇的視頻或者實際演出情境劇讓他們接受教育;居民一般都會關心子女的受教育情況,那么社區(qū)可以與學校聯系起來,讓學校教育為社區(qū)居民的終身教育提供推動力。
三、社區(qū)居民終身教育的信息化特征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信息化已經是一滲透到每一個人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基于信息化的背景去實施終身教育,可以讓居民的教育意識進一步加強,可以讓居民的文化素養(yǎng)與生活質量得到同步提高……這些進步的背后,信息化特征是顯而易見的。
而反過來,從信息化的特征去思考終身教育可能的途徑,也是促進終身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思路。如前所說,信息發(fā)展速度極為驚人,其永遠將絕大多數居民甩在身后,因而客觀上就起到一種引領作用。從智能終端到網上購物,到黨中央國務院所重視的農村電商發(fā)展,都存在著終身教育的影子,引導居民在信息化道路上實現終身教育的目標,應當成為社區(qū)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踐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