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5—ALA—PDT對糖尿病患者伴發(fā)的紅癬的療效研究

      2017-05-17 18:21梁義盧麗明王熙軍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7年9期
      關(guān)鍵詞:氨基研究組療法

      梁義 盧麗明 王熙軍

      【摘要】 目的: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學療法對糖尿病患者伴發(fā)的紅癬的療效。方法:將入選的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學療法用于研究組;硫磺軟膏用于對照組。結(jié)果:研究組的臨床癥狀評分、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學療法能有效治療糖尿病患者伴發(fā)的紅癬。

      【關(guān)鍵詞】 5-氨基酮戊酸; 光動力療法; 紅癬; 糖尿病患者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9-0093-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on erythrasma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The 5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ALA-PDT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group.Sulfur Ointment was applied to the control group.Result:The symptom score,cure rate,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5-ALA-PDT can effectively cure erythrasma with diabetes mellitus.

      【Key words】 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Erythrasma;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First-authors address:Liuzhou Railway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Liuzhou 545001,China

      紅癬是因為棒狀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局部性的感染性皮膚病,多發(fā)于糖尿病患者、體胖者的皮膚皺折部位,如腋下和腹股溝等。紅癬不但能夠致病變部位不適感;嚴重者還誘發(fā)大面積的皮膚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糖尿病患者因為病程長﹑免疫功能低下,易誘發(fā)包含棒狀桿菌在內(nèi)的皮膚細菌感染[1]。目前臨床上治療紅癬主要是給予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口服,配合角質(zhì)剝脫劑外用,可以獲得短期效果,但很容易復發(fā)。該療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肝、腎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臨床上急需無毒副作用、方便易行的新療法。以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為光敏劑的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能夠殺滅真菌、痤瘡桿菌等微生物[2-3]。筆者運用5-ALA-PDT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伴發(fā)的紅癬,獲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男38例,女12例,均已被各三甲醫(yī)院確診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入選的標準為:(1)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紅癬診斷標準;診斷標準如下:病變部位位于腹股溝﹑乳房下、腋窩﹑會陰、肛周等處,為邊界清楚的暗紅色斑。Wood燈照射下有紅珊瑚色樣亮光。真菌培養(yǎng)和直接鏡檢均未發(fā)現(xiàn)陽性結(jié)果,但在油鏡下可見1~3 ?m長的短棒狀桿菌。(2)所有入選病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本研究,已經(jīng)被確診為紅癬的時間超過1個月。(3)全部病例入選前1個月,中斷口服或外用抗生素;針對每個入選者只醫(yī)治1處皮損。把入選的5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中男18例,女

      7例,年齡61~86歲,平均(73.5±3.1)歲;對照組中男20例,女5例,年齡58~89歲,平均(75.0±3.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儀器與試劑

      XD-635AB型光動力治療儀,波長為632.8 nm,輸出功率為:0~300 mW,由桂林興達光電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5-氨基酮戊酸鹽酸原藥由張江醫(yī)藥公司供應(yīng)。臨用前以二甲基亞砜(DMSO)配制成的20% 5-ALA溶液。伍德氏燈由菲利普公司提供。

      1.3 治療方法

      研究組:(1)用生理鹽水清洗病變皮膚表面,待其干燥后以20%的5-ALA溶液(DMSO的含量為30%)涂抹于表面,用塑料膜覆蓋,外層用鋁箔包裹,避光4 h。(2)伍德氏燈照射病變皮膚,待出現(xiàn)亮紅色熒光后,即用632.8 nm波長的氦氖激光照射病變皮膚,每周1次,每次PDT的能量密度為100 J/cm2,總能量300~400 J/cm2。對照組:用5%硫磺軟膏涂抹于對照組病例病變皮膚表面,并用塑料膜覆蓋,每日2次,連續(xù)3~4周。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4.1 癥狀評估 在治療開始及治療結(jié)束后分別對患者進行臨床癥狀的評分,共分為四個等級:按照皮膚損害程度(鱗屑、皮疹減少的面積)分別評為無記為0分,輕記為1分,中記為2分,重記為3分,各項目評分相加為總積分[4]。

      1.4.2 積分評估 根據(jù)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總積分計算積分下降指數(shù),計算公式為:積分下降指數(shù)=(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4]。

      1.4.3 療效判定標準 (1)治愈為癥狀、體征徹底消逝,積分降落指數(shù)是100%;(2)顯效為癥狀、體征顯著改良,積分降落指數(shù)為60%~100%;(3)好轉(zhuǎn)為癥狀、體征改良,積分降落指數(shù)為20%~60%;(4)無效為積分下降指數(shù)小于20%或癥狀加重[4]。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治療后,研究組的臨床癥狀評分、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紅癬可引起患者局部灼熱感、瘙癢感和泛發(fā)性感染,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目前我國常用的治療紅癬的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如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均對肝腎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適用于糖尿病患者。因此有需要尋覓毒副作用輕、簡單易行的非藥物醫(yī)治方式。體外實驗中已經(jīng)證實5-ALA-PDT能夠殺滅細菌,目前國內(nèi)尚未見到使用5-ALA-PDT治療紅癬的報道,本研究將5-ALA-PDT用于治療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的紅癬,為該療法的推廣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

      國外學者的實驗研究已經(jīng)證實5-ALA-PDT能有效地誘使細菌發(fā)生光敏效應(yīng),從而達到殺滅細菌,治愈皮膚細菌感染的目的[5];5-ALA-PDT在治療過程中僅在體表的組織和細胞中發(fā)揮作用,并未經(jīng)過肝腎的代謝,因此不會影響肝腎功能。目前國內(nèi)外未有報告發(fā)現(xiàn)5-ALA-PDT引發(fā)的肝腎功能損害[6]。

      國內(nèi)外的研究認為5-ALA-PDT對病變部位的病原微生物的殺滅過程如下:5-ALA外用于病變部位后,病原微生物因為新陳代謝功能比正常細胞旺盛,攝入的5-ALA比正常細胞多;因此生成的PpIX也比正常細胞多,經(jīng)過He-Ne激光照射后,誘發(fā)單態(tài)氧的大量產(chǎn)生;引起強烈的光化學和光生物學效應(yīng),導致病原微生物損傷或死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7]。5-ALA-PDT治療感染性皮膚病的機制有異于傳統(tǒng)的所有抗菌藥物;因為是局部應(yīng)用,所以很難完全殺滅全部致病微生物,不可能獲得持久的、全身性的治療效果;這也從理論上解釋了為何5-ALA-PDT短期療效好,而復發(fā)率較高[8]。

      本研究采用5-ALA為光敏劑﹑DMSO為5-ALA的滲透增強劑[9-11]﹑氦氖激光為激發(fā)光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的紅癬進行5-ALA-PDT治療,初步獲得較好的效果;跟外用5%硫磺軟膏的對照組的對比顯示,研究組的臨床癥狀改良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研究組的治愈率加上顯效率之和明顯要好于對照組。但是研究組的治愈率加上顯效率之和仍然只有72.0%,其中原因,可能與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5-ALA-PDT治療的次數(shù)或總能量有關(guān)。所以5-ALA-PDT治療糖尿病患者伴發(fā)的紅癬要獲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從增強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通過大樣本的臨床試驗確定合適的5-ALA-PDT治療的次數(shù)或總能量等方面作更深入研究。雖然本研究中進行5-ALA-PDT治療的紅癬例數(shù)比較少,所獲得的結(jié)果還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為治療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的紅癬提供了一種與傳統(tǒng)方法截然不同的療法,值得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探導。

      參考文獻

      [1] Cathcart S,Cantrell W,Be E.Onychomycosis and diabete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9,23(10):1119-1122.

      [2]梁義,盧麗明,陳勇,等.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學療法在體外對紅色毛癬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海南醫(yī)學,2014,25(23):3436-3438.

      [3]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皮膚科醫(yī)師分會皮膚激光亞專業(yè)委員會.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尋常痤瘡的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1,44(2):75-76.

      [4]朱國興,賴維,黃懷球,等.2%夫西地酸軟膏多中心治療細菌性皮膚病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21(5):288-289.

      [5] Cassidy C M,Tunney M M,McCarron P A,et al.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for 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From benchtop to clinical practice[J].Photochem Photobiol B,2009,95(2):71-80.

      [6] Barra F,Roscetto E,Amata A,et al.Photodynamic and Antibiotic Therapy in Combination to Fight Biofilms and Resistant Surface Bacterial Infections[J].Int J Mol Sci,2015,16(9):20417-20430.

      [7]顧恒,常寶珠,陳崑.光皮膚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1.

      [8] Calzavara-Pinton P G,Venturini M,Capezzera R,et al.Photodynamic therapy of interdigital mycoses of the feet with topi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J].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2004,20(3):144-147.

      [9] Morrow D I,McCarron P A,Woolfson A D,et al.Influence of penetration enhancers on topical delivery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from bioadhesive patches[J].J Pharm Pharmacol,2010,62(6):685-695.

      [10]夏育民,劉小明,王首帆,等.0.1%二甲基亞砜促進5-氨基酮戊酸誘導HaCaT細胞光動力學效應(yīng)[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9,9(42):628-631.

      [11] Mikolajewska P,Donnelly R F,Garland M J,et al.Microneedle pre-treatment of human skin improves 5-aminolevulininc acid(ALA)-and 5-aminolevulinic acid methyl ester(MAL)-induced PpIX production for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out increase in pain or erythema[J].Pharm Res,2010,27(10),2213-2220.

      (收稿日期:2016-11-16)

      猜你喜歡
      氨基研究組療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絕療法
      3%甲氨基阿維菌素微乳劑注干劑配方研究
      氨基葡萄糖有什么作用
      立體幾何單元測試題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嗎
      2019屆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一)本刊試題研究組
      圓錐曲線解答題訓練
      期中考試模擬試題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氨基葡萄糖會導致血糖升高嗎
      民乐县| 孝义市| 肇州县| 江孜县| 平顶山市| 乌拉特前旗| 虞城县| 渭源县| 沐川县| 扬中市| 竹山县| 大竹县| 准格尔旗| 屏边| 汉川市| 盐津县| 蚌埠市| 金溪县| 靖宇县| 三穗县| 高邑县| 白城市| 永昌县| 合水县| 宁化县| 酒泉市| 景宁| 舒兰市| 和政县| 石柱| 黄龙县| 中山市| 三穗县| 安国市| 蒙山县| 双江| 乐东| 台州市| 黎城县| 两当县|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