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末“法政”一詞的使用特點

      2017-05-23 06:26姜增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3期
      關鍵詞:法政法學教育政法

      姜增

      摘 要:漢語“法政”屬于本土資源,在中國古代即已出現(xiàn),其在清末以來,有一個興盛,然后為人所漠視遺忘的命運軌跡。本文對“法政”一詞在古代中國、清末中國的含義以及使用特點進行考察。清末,“法政”詞義比較單一,為法律與政治之合稱。在同一語境中,常與“政法”混用。

      關鍵詞:法政;政法;法學教育

      一、“法政”含義

      “法”和“政”連在一起使用,即法政,多見于古籍當中?!胺ㄕ背霈F(xiàn)的部分古籍本身,包括內容的真?zhèn)我约俺蓵哪甏?,都有較大爭議,但在這爭議當中,我發(fā)現(xiàn)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這些書都是古人所書寫。這涉及到史料的真?zhèn)渭捌鋵κ妨险鎮(zhèn)蔚目捶▎栴}。史料的真?zhèn)我彩窍鄬Φ?,換種角度,便會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觀感。

      “法政”由本是單音節(jié)詞的“法”和“政”組合而成,這涉及到古代漢語的單復音詞,對理解“法政”有幫助。古代漢語多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而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以復音詞為主。比如“妻子”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當中指丈夫的配偶,而在古漢語中卻是指丈夫的配偶以及子女。按照王力的觀點,古代單音詞和現(xiàn)代復音詞的對比,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換了完全不同的詞,例如“與”變成“參加”,“師”變成“軍隊”;第二種情況是加上詞尾詞頭,如“虎”變成“老虎”,“杯”變成“被子”;第三種情況是利用兩個同義詞作為詞素,構成一個復音詞,例如“兒”和“子”是同音詞,合起來成為復音詞“兒子”。不管是哪種情況,如果將“法”和“政”組成的“法政”,簡單解釋為法律和政令或者法律和政治,似乎都是不太慎重的做法。

      “法”和“政”二字連用,最早見于《管子》的《明法解》:“法政獨出于主,則天下服聽;故威勢分于臣,則令不行。法政出于臣,則民不聽;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勢獨在于主,而不與臣共,法政獨制于主,而不從臣出;故明法曰:威不二錯,政不二門?!边@里的“法政”為法律和政令。除了法律和政令,在“法政而德不衰,故曰王也”中的“法政”意指五政與五法,五政者,“五行之政,明堂月令所施于四時者也。盧注云:五法,謂仁義禮智信?!?/p>

      古漢語中有種復音詞值得我們注意,就是“這種復音詞是用兩個單音的近義詞或反義詞作為詞素組成的,其中一個詞的詞素的本來意義成為這個復音詞的意義,例如: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上)。(種樹的地方叫園,種菜的叫圃。這裹只‘園起作用,‘圃字無義。)”法政一詞也存在這樣的情形?!肮蕿橹⒕现畧?zhí)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這里的“法正”即為“法政”,“法正,猶法政也”。而這里的禮義、法政和刑罰因是并列詞義,法政應為制度之意,而不是法律,也不是法律與政令的意思,因為若在釋義中再有法律的義項,那么顯然會與并列的刑罰有重復,況且在古代法律與戰(zhàn)爭密切關聯(lián)的情況下,刑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在這里偏廢了政所持的含義。

      總之,在古人的觀念中,“法政”的含義是多元化的,既有政治與法律的意思,也有偏向其中一方的意思,更有因其各自獨立的特殊的意義而生的意義。

      二、清末“法政”話語的使用特點

      清末在“法政”話語的使用上,與歷朝有所有不同。

      首先“法政”詞義比較單一,特別是在法學教育領域內使用,通常只是法律與政治合稱。在學制安排上“查奏定章程,……法政科原分法律、政治兩門,先擬全設?!币驗楫敃r“法政”多為政治法律的簡稱,而“政法”也有這樣的作用,所以當時也多處使用“政法”來表達“法政”的意思,即法律和政治?!蹲喽▽W堂章程》中有關法律一科稱為“政法科”,“政法科”下設“政治門”和“法律門”。清政府在旨在闡釋《奏定學堂章程》要義的說明書《學務綱要》中,也有暗示政法即是政治法律:“近來少年燥妄之徒,凡有妄談民權自由種種悖謬者,皆由并不知西學西政為何事,亦并未多見西書。耳事臆揣,騰為謬說。其病由不講西國科學而好談西國政治法律起。蓋科學皆有實藝,政法易涉空談,崇實戒虛,最為防患正俗要領。”這可謂是代表了官方的看法。“今茲法政學堂之設,蓋欲就一般人民養(yǎng)成其有法律之人格及政治能力,而為立憲之預備,使知夫權利、義務為何物,立憲國民之資格具備,而后國家乃可臻于完全獨立之地位。”這其中的“法政”被拆解成“法律之人格與政治之能力”;《丁未年法政學報發(fā)刊詞》:“本報為輸入法政思想而設?!珖嗣駸o政治思想,則不足為立憲國。以法理言之,則人民為國家之分子,負絕對服從之義務。有守法奉公之國民,而后可以為法治國。茍不備法律思想,而事事行上之督責,則陽奉陰違,雖條教號令,日出萬言,而仍不足以成法治國。”這是當時輿論或者說學人的看法。

      其次,在同一語境中,“法政”的使用也不甚統(tǒng)一。前用“法政”,后用“政法”;或者前用“政法”,后用“法政”;或者“法政”、“政法”夾雜混用。這也間接說明了當時人完全是認可“法政”作為法律與政治合成意。在《祝政法速成科之成立》中,其標題中所說為“政法”速成科,且在行文開頭都用的是“政法”速成科,但到了《大旨》一節(jié),卻變成了“法政”速成科。再者,袁世凱上奏的《直隸法政學堂章程》,其標題所用為“法政”,但是在下面的行文中,又“本學堂既為培養(yǎng)吏才之地,自當研究各種政法學理而于本國律例、約章,尤宜預為講求,以期適于實用?!庇质潜粨Q成了“政法”。

      上述所言,清末,時人對“法政”的理解很單一,且對其并沒有統(tǒng)一的理解,經常與“政法”混用。

      參考文獻:

      [1]管子著,姜濤譯注.管子新注[M].濟南:齊魯書社,2006:456.

      [2][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M].北京:中華書局,2011:148.

      [3]楊柳橋.荀子譯詁[M].濟南:齊魯書社,1985:六五八頁.

      [4]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大清教育新法令(第六編)[Z].上海:商務印書館,1910:58—59.

      [5]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06.

      [6]張鴻藻.對于法政學者之希望[J].自治學社雜志,1908(3).

      [7]丁未年法政學報發(fā)刊詞.北洋法政學報[J].1907(17):1-3.

      [8]祝政法速成科之成立.新民叢報[J].1903(46):274-281.

      [9]天津圖書館、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廖一中、羅真容整理.袁世凱奏議(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56.

      猜你喜歡
      法政法學教育政法
      辦實事解難題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質效
      政法科技創(chuàng)新支撐社會治理 賦能平安中國建設——國家政法智能化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在京揭牌
      扎實開展教育整頓,打造過硬政法鐵軍
      從主婦價值到女權主義:日本法政學說史上的家務勞動爭論
      清季楊蔭杭的法政活動與思想軌跡(1899~1911)
      淺談清末民初的法學教育——以法政學堂為視角
      案例教學法在成人法學教育中的應用
      清末“法政”一詞的使用特點
      書法作品
      武安市| 阜新市| 奇台县| 宁陵县| 察隅县| 思南县| 太谷县| 驻马店市| 佛山市| 陇南市| 平阴县| 永福县| 罗平县| 古浪县| 临夏县| 鄂州市| 新蔡县| 揭西县| 钦州市| 清徐县| 兴隆县| 三门县| 安多县| 华池县| 吕梁市| 收藏| 观塘区| 游戏| 宝坻区| 合江县| 交城县| 南安市| 深泽县| 河池市| 吉安县| 进贤县| 泰顺县| 东至县| 乌兰察布市| 霍邱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