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迎霞
摘 要 針對我國的動物替代研究發(fā)展的現(xiàn)狀,提出相關的問題,利用文獻的檢索和定性描述法解決,在知網中查找相關數(shù)據(jù)、信息,和內容有關的動物替代等一系列的文獻。結果表明,動物替代在研究方面有皮膚刺激、眼刺激毒理學檢測、熱敏試驗以及動物模型替代等。國內動物替代研究不多,缺乏系統(tǒng)化的建設,在以后的發(fā)展中應該加強動物替代的研究系統(tǒng),最主要的在于立法、政策的建立、學術教育、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研究的方法等相關內容。
關鍵詞 動物替代;醫(yī)學;發(fā)展狀況;分析
中圖分類號:R-05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53
現(xiàn)如今的醫(yī)學實驗漸漸有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提倡動物替代方法,即減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動物進行活體實驗。因此,越來越多的替代技術也在不斷地改革和發(fā)展,在實驗中逐漸不再使用活體動物。
1 動物替代研究概論
1.1 概念
動物替代研究又被叫做非動物研究,具體是指使用替換活體動物的方法,實現(xiàn)生命科學和相關的研究來驗證實驗目的。動物替代的研究理論為三R原則,即替代、減少、優(yōu)化[1]。主要內容有:減少對于動物的使用數(shù)量和使用時間;使用非動物模型代替動物模型;優(yōu)化動物的運用方式,減少動物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適應。
1.2 動物替代的分類
按研究范圍進行劃分,動物替代主要有兩個方面:動物檢測替代和動物使用替代。第一,動物檢測替代。在應用程序方面,使用體外檢測的方式替代之前動物整體的檢測方式,如組織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或使用數(shù)學模型等,積極提倡在科學研究或者實驗室試驗的過程中代替動物檢測的方式。第二,在研究、檢查和授課中靈活運用代替動物的方式,來獲得同樣的目的。實驗動物替代的層次可劃分為不同等級:一是非生物替代,是指運用數(shù)理化和計算機等方式替代;二是發(fā)育程度低的動物替代發(fā)育高的動物,如使用昆蟲等小型動物代替;三是減少型替代,減少對于實驗動物的使用時間和次數(shù);四是優(yōu)化型替代,如果必須要使用動物來進行試驗同時還沒有其他的方法時,就需要優(yōu)化實驗過程,將動物從開始的運輸?shù)铰裨崾w結束的全部過程。
1.3 動物實驗替代法的準用程序
想要使用一種新的實驗方法,需要經過建立到審批的全過程。第一,替代法的建立需要有一個完整的替代構架以及應用價值;第二,優(yōu)化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探測到實驗物體內的生命體征;第三,進行多個實驗驗證,即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使用替代法的實用性、可靠性和重復性;第四,同行評價,獨立評價替代方法的實用性、可靠性和重復性;第五,將新的實驗方法上交國家審核,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審核,通過后才可以使用。
1.4 替代法的必要性
對于動物的替代研究,在社會中具有多方面的價值。第一,動物替代法滿足人道倫理的發(fā)展需要;第二,大大減少了實驗過程中動物的經費;第三,使醫(yī)學實驗授課向更人性化的方向發(fā)展;第四,將實驗變得更加合理,還能與人類疾病相接近,避免實驗動物的不確定性,促進醫(yī)學研究的發(fā)展。
2 國外動物替代研究起源和發(fā)展現(xiàn)狀
2.1 國外動物替代研究發(fā)起源
國外的動物替代源自于英國,并最早提出三R原則,當時被認為這個領域的代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的基金協(xié)會在傳播3R原則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2013年,英國首個教育和研究合作組啟動,呼吁科學家們一起尋找動物替代法,為了能夠符合常理和治療措施等的實驗方法,這件事情被醫(yī)學界視為重要的里程碑。
2.2 機構建立
全球的替代研究組織多位于英國、美國和歐洲發(fā)達國家、地區(qū)。根據(jù)毒性測試非動物方法網站ALTTOX的更新消息,截至2015年,歐洲替代研究機構一共有47個[2],主要分布于英國、德國、荷蘭、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等多個國家。美國的替代研究機構有24個,亞太地區(qū)和南美等國家動物替代機構位于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日本、韓國。
2.3 人性化的替代
歐洲的人性化教育網絡建立于1988年,在2000年變更成國際人性化教育網絡,提倡愛護廣大人士,在生物科學、醫(yī)學獸醫(yī)教育學中對于動物使用替代的方法。美國的國家反活體解剖學會一直致力于建設愛護生命,尊重世界,禁止科學界濫用動物的實驗。
2.4 出臺相關的法律
2007年歐盟對于化學品實施了監(jiān)管系統(tǒng),名為《化學品的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簡稱REACH法規(guī)。其宗旨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huán)境的安全,研制無毒無害化合物的創(chuàng)新能力,增加化學品的使用透明度,促進非動物實驗,追求可續(xù)發(fā)展的要求。歐盟是第一個禁止化妝品動物實驗的地區(qū),隨后巴西等國家也借鑒歐盟的法律制定了相關的法律。
3 我國動物替代研究現(xiàn)狀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找,在知網中搜索有關研究的信息,并結合相關的法律、醫(yī)學方面的教育和替代研究方法的文獻,對其急性定性描述概括。對于替代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內容:毒理學檢測、化妝品毒性檢測、眼刺激實驗替代方法;動物模型的替代,和體外實驗替代動物的整體實驗;藥物反應和動物實驗授課等。
廣州在2010年成立了中國替代方法研究評價中心,并建設了網站,為中國的替代法技術和研究信息的傳遞提供良好的交流橋梁,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第一,宣傳、普及、分享、推廣3R理念和動物替代方法;第二,對于科學家的實驗起到間接的幫助作用;第三,網上咨詢有關動物替代的內容;第四,推廣3R原則,讓大眾了解和認可3R技術,對于體外實驗方法的交流和研討;第五,使得國內外的各醫(yī)學動物替代研究所可以良好地交流和溝通,還能從中吸取經驗和技術。2007年,北京實驗動物學會建立了實驗動物替代法研究會,同時還設立了雜志欄,為人們介紹外國實驗室的3R研究技術和在各種學術中的靈活使用。
4 結語
動物替代的研究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尤其是關于一些細胞等相關的研究在計算機的輔助下進行,之前的活體動物研究現(xiàn)如今都可以使用體外的方法試驗。我國的一些實驗室和相關的研發(fā)人員在生物制藥和研發(fā)等實驗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和發(fā)達國家相比,研究的內容相當有限,這種替代方法仍處于逐漸摸索的階段,在各個方面都有些落后于發(fā)達國家。
為了發(fā)展我國的替代方法,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研究組織或者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術,還要成立醫(yī)學動物替代法的研究機構,方便各方信息的傳遞。同時還要鼓勵動物替代實驗的方法的討論和教育,建立相關的動物替代實驗課程視頻和書籍等,但是要保證醫(yī)學生的替代解剖課的權利,推廣使用非動物的實驗法,使我國的科學研究有一個良好的發(fā)展方向,為人類、動物和大自然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衛(wèi)茂玲.醫(yī)學動物替代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6,29(2):304-307.
[2]王遵瓊,鄭世玲,王過渡.改進動物腸平滑肌取材進行實驗的質效比較研究[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1999(3):286-288.
(責任編輯:趙中正)